摩納哥元首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多國病例過萬
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萬
……
隨著疫情在海外持續擴散
3月19日起,
上海又新增8國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國家。
「防輸入」
已成為上海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之前張文宏醫生就說了,
預計疫情持續時間較長,
大家要有
「邊復工、邊與病毒鬥爭」的覺悟!
「防輸入」怎麼防?
對入境人員有何建議?
「防輸入」 時期,民眾應該怎麼做?
對於大家的疑惑,
張文宏醫生又通過一檔科普節目
說起了「大實話」
「我們現在防的不是同胞,
我們防的是輸入性的疾病」
(戳視頻)
張文宏主任說:
大家都覺得好像好日子又來了,
又開始回到了
春暖花開、歲月靜好的時代~
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非常焦慮的,
我們的節奏其實一點都沒有慢下來,
是什麼原因?
現在的重點實際上就是在「防輸入」
「防輸入」不是說
我們現在反對一些同胞回來。
我們現在防的不是同胞,
而是輸入性的疾病。
如果輸入性的病例一旦感染人,
它的擴散速度會非常快,
我們就會前功盡棄。
只要把「防輸入」這個工作給做好了,
這場「仗」我們就一定能打得贏,
無非是時間的長短。
在這裡,
張文宏醫生給出重要判斷:
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年底,
我估計「防輸入」的工作,
我們是一刻都不能放鬆。
「防輸入」時期的防控,
取決於民眾自己的衛生習慣
張文宏主任表示:
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有兩個方面:
一是在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下,
開展自己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二是要抓好「防輸入」。
這不是政府單方面就能做得到的,
普通老百姓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我們認為
我們可以為所欲為,
比如說大型的聚會,
把養成的衛生習慣全部又給放棄了,
那還是有風險的。
乘公交、乘地鐵時戴口罩;
回家首先洗手;
先暫時保持一段社交的距離
這些在疫情當中形成的良好衛生習慣,
還是可以繼續保留。
被張文宏醫生表揚,
就問你驕傲不驕傲?
我相信中國的人民
在這一塊配合永遠是做得最好的。
疫情何時結束取決於
新冠病毒跟人類互相鬥爭的結果
關於疫情何時結束,
如何進行科學研判?
張文宏主任這樣說——
這次疫情的走向,
在整個歷史上
沒有出現過跟它一模一樣的。
現在時間過去了,
世界上其他地方並沒有管控好,
那麼疫情管控的時間肯定要延長。
夏天過掉以後,
我們就要再做第二次的研判,
看這次疫情可以維持多長時間。
那麼到年底我們會再做一次研判,
來研判這個病毒
有沒有成為一個常駐人間的病毒。
張文宏:明年春天疫情或還有小高峰
近期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國呈現多點暴發和擴散態勢。為幫助領區同胞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更好地同當地民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在上海市外辦協助下,特別邀請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張文宏教授於3月17日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專題講座。
視頻連線活動現場照片
問:新冠肺炎屬於什麼樣一個病呢?它的特點是什麼?
答:人類對疾病的控制經驗是慢慢積累的。到今天為止,我們對這個疾病總結的經驗是,請大家記住,這個病毒沒有SARS厲害,如果我們給予病人最好的治療。SARS的病死率是多少呢?10%左右,也就是說10個人當中有1個人死亡,100個人當中有10個人死亡。
那麼新冠病毒病死率是多少?按照德國現在的數據,100個人當中不足1人。這是德國今天的數據,但是你說義大利好像不是這樣的,我今天先不談義大利,義大利的情況和德國不一樣。
現在中國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上海病死率也是這個數據,中國的病死率現在基本上達到這個水平,100人當中最多1至2人死亡(湖北以外)。
日本100個人當中死亡病例多少呢?1.5個。新加坡、馬來西亞無死亡病例。馬來西亞現在400多例確診病例,你可以說是因為那邊天氣炎熱。上海有350多例,死亡3例,而且這三個的病人年齡有多大?第1個89歲,第2個78歲,第3個病人是重度肥胖合併心臟病。舉這些例子是想說明什麼問題呢?跟SARS比起來,這個病的級別真的很小。
問:新冠肺炎病毒的危害在哪裡?
答:因為它沒有SARS厲害,所以在早期根本無法識別。有可能症狀很輕微,你根本感覺不到,所以你會在你的周邊看到一些人可能沒有症狀,或者有很輕微的症狀,比如低燒,用體溫計可能都不一定量的清楚。這會導致什麼情況?
因為症狀不明顯,所以患者會四處走動,比如剛才說到的在德國前段時間一個室內的活動,參與人數達1000多,當中就混有了這樣的病例。可能他當天去的時候,已經稍感不適,但是他覺得症狀不明顯仍然堅持去參加了,繼而傳染給更多人,因為這個時候它的傳播性仍然是非常大的。
但如果是SARS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因為2至3天內即會出現較為嚴重症狀,從生病到重症的時間很短,因此一患病基本就無法出門行動,還怎麼傳染?
所以特別厲害的病毒反而傳播性沒有這麼快、沒有這麼廣。新冠病毒的特點在於它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厲害,但是它的傳播性極強,強到什麼程度呢?
2009年爆發的美國和墨西哥的大流感,當時也波及到歐洲。美國幾千萬人感染,但病死率很低,是新冠肺炎病死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至 0.2%。當時全球一開始也是十分恐懼,採取了非常積極的防控措施,後來覺得病死率不高,很快就放棄積極的防控措施了。當時很多人感染,但是感染了以後大部分都沒事。這樣你就能理解這次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自相矛盾的看法。有些國家覺得很兇猛,有些國家覺得還可以,更多的國家一開始覺得沒什麼,但是現在覺得不行,於是就開始採取更加積極的防控措施了。
問:這些病例什麼時候能得到大幅度的控制?
答:預計今年夏天大多數病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疫情會經歷一個低谷。但是過了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是不是再復發,現在不好說。過了夏天以後病人會減少,但是一直會有散發的零星病人出現,延續到今年冬天,然後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個小的高峰,然後慢慢再下來。這當中還不排除和對面的南半球進行交流,因為北半球夏天病例變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會相互輸送病例。來來回回,就算持續一兩年也是正常的。但我們要相信這麼多年這麼多次,我們都過來了。所以這一次一定也會挺過來的,肯定的。
問:還有就是如果我生病了以後,我的風險有多高,我怎麼辦?
答:這是今天大家極為關注的問題。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你不生病。不生病的可能性有多大?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儘量做到不生病。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正確地做好了自身的防護,我認為感染的風險是極低的。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只出現在密切接觸時,不接觸就沒有風險。請大家自問:在這個時間節點,你能不能避免掉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如果你說你不能避免社交活動,那你又談什麼回國呢?回國不是更和德國的社會關係、交往都斷掉了嗎?因此減少接觸頻度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風險。
問:疫情高峰何時到來?
答:我判斷疫情高峰會出現在4月份到5、6月份!在夏天會得到比較好的控制,但是控制好以後這個病是不是就沒了?從今天我們對這個疾病的了解來講,這個比較困難。因為跟每個地方採取的措施有關,跟國際疫情的走勢走向有關,這是我可以提供給大家的一些參考。
問:我們具體要怎麼去做?
答:第一,吃飯要分餐,各吃各的。第二,聚會要戴口罩,兩個人非常近距離接觸,互相戴口罩是有價值的。一個人悶在宿舍里不出來是會瘋掉的,小範圍接觸並佩戴口罩是沒有問題的。第三,要儘量減少社交。在德國認真讀書的同學很多,期末考試壓力也很大,大家要好好利用時間多讀點書,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社交。現在大量娛樂場所停止營業,如果外出去餐館吃飯是可以的,但我建議戴口罩去華裔餐館並分餐。外出回去後的第一件事情是洗手。只要少社交、戴口罩、洗手,就可以基本上避免感染。
這個病要防止密切接觸帶來的風險。如果你不能特別確信你的女朋友是不是感染了,你就要堅持戴口罩。你如果買機票回家了,你不也見不到你女朋友嗎。所以現在至少還能見面,雖然見面熱聊時戴著口罩。所以一定要佩戴口罩的。避免密切接觸、洗手、戴口罩、少社交,你在德國是安全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OrJFXEBfwtFQPkdyH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