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舞女王」劉真走了。
據台媒報道,中國台灣藝人、國標舞演員劉真,已於3月22日晚在醫院病逝,享年44歲。
劉真參與錄製的最後一檔綜藝《女人我最大》
聞此噩耗,曾和劉真在《康熙來了》有過多次合作的小S,在接受電話採訪時泣不成聲地回應:
「實在是太難過了,最懷念的當然是,她每次上我們節目很可愛的樣子, 還有我們鬥嘴的時候她的反應,現在只能希望她在天堂,有很多很漂亮的鞋子讓她穿,她可以一直跳著舞。」
許多網友也紛紛在網上悼念劉真,並遺憾地表示:「再也看不到劉真和小S鬥嘴了。」
喜歡看《康熙來了》的觀眾,一定對劉真這個名字不會感到陌生。
擁有台灣「國標女王」稱號的劉真,絕對算得上是這檔老牌綜藝的常客。
劉真與小S在節目裡互損、斗舞的場面,也曾一度被網友津津樂道。
那些畫面還都歷歷在目,然而一轉眼,卻已是物是人非。
倏忽之間,才發現曾經常出現在《康熙來了》的嘉賓藝人,已經離開了一位又一位。
就連節目本尊,不知不覺竟也已經「謝幕」了整整四年。
「娛樂圈大型編年史」
《康熙來了》誕生於2004年,原名叫做《奇怪十點鐘之康熙來了》。
起初,節目製作人王偉忠找到蔡康永,希望由他來擔任節目的主持人。
蔡康永在答應節目邀約之後,又請來了風格互補的小S,做自己的主持搭檔。
主持陣容定下來後,節目也順勢更名為《康熙來了》。(「康熙」二字分別取自兩位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的名字)
《康熙來了》第一集
最初,節目內容以趣味性訪談社會新奇、冷門職業的從業者為主。
就是在那一年,劉真以「最美麗的拉丁女王」,完成了她的「康熙」首秀。
而蔡康永和小S,更是以自由開放的主持風格獨樹一幟。
譬如,以國標舞見長的劉真,總是在節目裡被小S「揶揄」舞技不行。
劉真出了舞蹈教學DVD,小S懟她:「舞蹈本來是需要教學,可重點是你又不厲害,我到時出一張專門教你的好不好?」
劉真介紹她的流蘇鞋子:「流蘇你知道穿在腳上,走動之間會多麼有態度。」
小S又會馬上「懟」她:「問題是你走路又沒有態度,你要穿這個幹嘛?」
當然,平時被損只懂得可愛地跺跺腳的劉真,偶爾也會適當「反擊」小S。
有一次,小S又在吐槽現場示範走台步的劉真走得像驢一樣,劉真便立馬回敬:「你走得也很像馬啊。」
更不要說,還有兩人為了斗舞,斗到快要跑出鏡頭的名場面。
劉真(左)和小S
後來,節目組發現有藝人參與的訪談收視率會比較高,於是便順勢轉型為以訪問熱門新聞人物,或是藝人為主的娛樂綜藝節目。
開播有12年之久的《康熙來了》,可以說是一部「娛樂圈大型編年史」。
按主持人黃子佼的話說就是:「華人綜藝史上,如果沒有上過《康熙來了》,還算一個藝人嗎?」
無數當紅偶像、大牌明星、時尚名媛乃至政界人物,都曾先後參與過這檔節目的錄製。
在那些年的節目裡,《康熙來了》以其大膽辛辣的犀利風格,不知替熒幕前的觀眾問出了多少明星的隱私八卦,曝光了多少藝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而那些直白露骨的問題,恐怕也只有在《康熙來了》,才能堂而皇之地被擺在檯面上。
諸如小S會直接問陳冠希,如果電腦再次壞掉,會不會讓別人拿去修?會不會和現女友拍比較親密的照片?
以及當著林志穎和林心如的面追問:有沒有復合的可能?
又或者是讓謝霆鋒回答:王菲和張柏芝誰的身材比較好?
於《康熙來了》而言,這種如今與「觸雷」無異的問題,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
「康熙」組合
對於「康熙」二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是不敢問的。
而更加奇妙的是,許多藝人嘉賓來到這裡,面對多才多藝豪放不羈的小S,和學識淵博溫柔儒雅的蔡康永。
他們仿佛會自動卸下防備一樣,很快便與主持人一起融入節目的跳脫氛圍。
於是,《康熙來了》讓藝人甩掉偶像包袱的同時,也一度成為獲悉眾多明星「黑歷史」的重要發源地。
它不只是下飯綜藝
除了挖掘藝人們的私密猛料,《康熙來了》好像自帶「流量因子」一般,通過節目捧紅了不少綜藝咖。
比如以「人肉背景板」身份出現的陳漢典。
他可能是除了蔡康永和小S之外,在《康熙來了》露面次數最多的人了。
雖然陳漢典總是在節目裡以耍寶搞怪,甚至是扮丑的形象出現。
可這位最擅長模仿別人的金牌「綠葉」,仍然讓很多「康熙粉」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
而有《康熙來了》年度通告王之稱的沈玉琳,無疑也從這檔節目,開掘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綜藝之路。
「綜藝鬼才」、「荒謬大師」,這些都是網友對他的愛稱。
用李誕的話來形容:「他怎麼每句話都那麼好笑,說的話那麼荒唐,但是總有道理,笑完還能感覺一絲心酸。」
同樣有著製作人經歷的趙正平,也是從《康熙來了》走出來的又一位活寶。
他與小S互虧的「蛤蟆梗」,算得上是《康熙來了》的眾多名場面之一。
包括在《康熙來了》留下金句的曲家瑞、夏克立、謝依霖等,都曾借著「康熙」的東風,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作為一檔曾經的王牌綜藝,《康熙來了》有的不止是這些一出場就自帶笑點的嘉賓,和那些開得起玩笑的明星。
它涉及了交友、時尚、美妝、美食等諸多五花八門豐富多元的主題,也涵蓋了年輕人的生活理念、審美價值等大膽出位的話題。
這些都是《康熙來了》頻頻挑撥觀眾神經的必殺技。
用娛樂與逗趣的方式,來反映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多元奇趣內核,使得《康熙來了》不光停留在下飯綜藝的維度。
敢於打破規則逾越界限,放肆乃至出格的節目畫風,甚至還改變了一代人的話語體系。
小S在《康熙來了》里的大膽畫風,就曾被電視製作人詹仁雄這樣評價:
「節目裡,她坐過馬英九的大腿,剪過費翔的胸毛,關懷過李敖的前列腺和連戰的內褲顏色,創造了『新鮮肉體』和『鮮肉』等後來廣為流傳的詞語。
「並在電視里暴露對美女的刻薄,對猛男的貪圖,那肆意於雄性肌肉的上下其手,不正是她代表東方女性出了一口怨氣的方式?這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偽裝與允許,只有男人可以做的事,S大剌剌地干給你們看。」
小S顯然是那個年代裡,少數具備先鋒氣質的主持人之一。
她反應迅速、幽默無厘頭的主持風格,固然是觀眾喜歡她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她敢於在節目裡,狠狠甩開社會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束縛,赤裸裸地對男明星進行調侃的另類與狂放,也讓不少觀眾倍感驚喜。
就像《康熙來了》有一條豆瓣熱評說的:「小S對推動內地女性的思想進步,多少起了點效果。」
小S和吳奇隆
而蔡康永和小S之間的特殊化學反應,無疑也是《康熙來了》成為國民領跑綜藝的催化劑。
正如小S所說,蔡康永總會在適當的時機給她畫上一個句點。
以至於只要有蔡康永這條「安全帶」在,小S總是可以盡情地釋放自己的能量。
甚至於面對前任黃子佼,也能上演「世紀大和解」的名場面,若不是蔡康永的守護,或許就連小S也邁不出這一步吧。
「康熙時代」的終結
可以說,《康熙來了》是台灣綜藝鼎盛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從開播到停播的十二年里,它一直保持著驚人的高收視率。
因為善於產梗、產表情包,一度成為不少台灣藝人走向大陸的平台,很多名場面至今仍在抖音風靡。
而蔡康永與小S的相互成就,也讓《康熙來了》從一檔綜藝節目,逐漸演化成一個超級IP。
然而,曾經創造出無數次輝煌,見證了一代人成長的《康熙來了》,最終也沒有逃過「日落西山」的命運。
隨著網絡時代的新生,大陸娛樂產業的崛起,加上節目本身創意能力的日漸跌落,觀眾也逐漸開始出現了審美疲勞。
即便是擅長把沒有營養的話題,聊成爆點的《康熙來了》,也終究無力扭轉乾坤。
在最後一期之前,《康熙來了》的收視率持續低迷
2015年,蔡康永在微博宣布自己將要離開《康熙來了》。
「十二年來,有笑淚,有陰晴,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我的康熙時光,再見啦。」
隨後,小S也立刻在微博上宣告自己將與蔡康永共同進退。
2016年1月14日,隨著最後一期節目的播出,歷時12年的《康熙來了》正式宣告結束,從此成為了一段歷史。
《康熙來了》最後一期
對於制霸熒幕多年的《康熙來了》,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曾如此解讀:「時勢造英雄。」
他說:「什麼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很多節目就是試,它剛好碰到這個潮流,然後就出現了紅的狀態。」
在王偉忠看來,順應了時代潮流,締造了「敢說文化」的《康熙來了》,可以算作是時代的產物。
然而之後脫離《康熙來了》的蔡康永和小S,在2018年再度合體錄製的真人秀節目《真相吧!花花萬物》,卻遭遇了滑鐵盧,觀眾反響大不如前。
似乎在抹去時代的光環之後,「康熙」這對黃金搭檔也不再靈驗了。
直至今年2月開播的《花花萬物2020》,最近兩期才和比較有梗的飛輪海碰撞出了火花。
一直水土不服的「康熙」組合,終於慢慢開始被網友接受——「越來越有《康熙來了》內味兒了」。
《花花萬物2020》
但《花花萬物》終究不是《康熙來了》。
儘管它從一定形式上在向曾經的「康熙」靠攏,但《康熙來了》的終結,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獨屬於節目的那份創意一旦消失,再想依樣畫葫蘆地複製曾經的成功,始終是黃粱一夢。
就像王偉忠說的「創意這東西,心要大,人要乏。心安穩了,人不乏了,又何來創意」。
在《康熙來了》與我們漸行漸遠的同時,與它一同遠去的,還有那些曾經常出現在《康熙來了》的嘉賓。
李敖、高凌風、安鈞璨、大炳、歡歡、高以翔,再到如今的劉真……
也許正應了那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屬於昨日的歡樂,大概終將伴隨時間,一寸一寸地停留在那些記憶的角落。
不過,仍然感謝他們曾出現在我們的青春,給予過大家歡笑,陪伴了一代人成長。
至少這樣,在曲終人散之後,還有回憶仍閃閃發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Oa4DnEBfwtFQPkdBq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