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每一種生意都有危險,怕就走開,如果有更好機會不是問題,可把握第二次,但如果每一次膽量太小,永遠是窮人。」
放出此等豪言壯語的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享有「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之稱。
在馬來西亞,他得到過企業界的最高榮耀「金字塔獎」;在新加坡,他被媒體譽為「新加坡著名企業家」;在中國香港,他排進「百位香港富豪名單」。
郭鶴年的名字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已成為財富和成功的代名詞。
郭鶴年位列馬來西亞富豪榜榜首20多年,控制了馬來西亞原糖市場的80%、世界糖市場的20%。
20世紀70年代,「亞洲糖王」郭鶴年進軍酒店業,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團。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已成為世界上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全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遍布世界各地,他也隨之被冠以「酒店大王」稱號。
郭鶴年雖是馬來西亞首富,但旗下資產的最大部分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室、南華早報集團(2016年賣給了馬雲)、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等。
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
此外,郭鶴年長居香港,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在香港號稱「富人聚集地」的深水灣和淺水灣,郭鶴年都買下了豪宅,其中一幢豪宅就是「深水灣道35號」,市價18億。
來源:明報
深水灣(Deep Water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據說深水灣氣足靈厚,結穴甚多,猶如遍地黃金。
在當今社會,富豪們對風水的重視以及追求更是有增無減,他們越是有錢,就越講究風水的作用,越信風水似乎又使他們變得更加有錢。
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南洋網
而郭鶴年長居香港,事實上還有開拓中國內地企業版圖的原因。
1980年代,國門打開、招商引資,面對著略顯寒酸的家當,國家領導人提出:我們要建一個拿得出手貿易中心。
可錢從哪裡來?國外財團有錢,但附加了許多苛刻的條件,讓領導人們很生氣。
關鍵時刻,一個人站了出來:「我們要爭志氣,不要給外面人看不起我們華人,這個事情,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
說這句話的人,還是郭鶴年。
而早在1973年,郭鶴年已經給北京的領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物資匱乏的中國十分需要白糖,郭鶴年毅然接受委託,為中國購買了30萬噸白糖,為國家緩解了燃眉之急。
1984年,中國需要建設國貿的時候,嚴重缺乏資金,面臨著國外財團漫天要價的窘境。郭鶴年再次不計得失地站了出來,攬下了這個工程。
郭鶴年四處籌集資金,在許多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仍然毫不猶豫地將整整5億美金的巨款全部投入國貿的建設之中。
1990年中國國貿一期建成開業
今天在寸土寸金的北京CBD,國貿中心總建築面積達110萬平方米,而且只租不賣,郭鶴年成了國貿的金牌「包租公」。
國貿商城,2016年營業額就高達56.5億元,相當於每天收入1500多萬元,是個「超級印鈔機」。
有家國情懷的商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鶴年的赤子之心得到了鄧公的讚賞,並親自接見他,花了40分鐘時間專門接見他。
那是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的最後一次正式對外會見。
那天,鄧小平握著他的手,高興地拍照、交談,盛讚他為中國改革開放和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說:「你和我一樣,都是引路人的角色」。
這次談話,被收入由中國官方出版的《鄧小平文選》中。
其他的領導人也記住了這位在中國困窘時施以援手的愛國華僑,這給他後來在中國內地的生意帶來了許多便利。
郭鶴年祖籍為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祖父郭欽鑒在20世紀初才來到馬來西亞謀生,所以郭鶴年是一位純正的華人,他也從未忘記自己海外華人的身份。
郭鶴年說「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馬來西亞,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中國。」
霸占著食用油市場龍頭地位的「金龍魚」,相信內地人都不陌生,這個品牌也是郭氏家族的。
2020年8月6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1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均獲通過。
近幾年 ,益海嘉里業績表現不俗。2017-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1707.4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01億元、51.28億元和54.08億元。
郭鶴年在自傳中有一句總結:郭氏的基因,是商人和營商賺錢的基因。
他熟練運用金錢和政商關係,構築起龐大的商業帝國。
「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這是郭鶴年家族的家訓。
如今的郭鶴年已有96歲高齡,千億帝國誰來繼承,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大家族總少不了是是非非,郭氏家族也不例外。據已公開的資料顯示,郭鶴年有兩房太太、三子五女。原配夫人謝碧蓉,育有兩子郭孔丞、郭孔演;二太太何寶蓮,育有一子郭孔華。
長子郭孔丞現年65歲,曾被正式指定為郭鶴年的接班人。
1999年8月,年近76歲的郭鶴年決定從郭氏集團的前線退下來,站在另一邊觀察繼任人,也就是他的大公子郭孔丞。
郭孔丞在包括嘉里集團(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等中國內地9家重要公司任職。但不知是何原因,郭孔丞目前已陸續退出這些公司,主要負責中國香港區域。
郭孔演比郭孔丞小1歲,英國諾丁漢大學畢業後主要負責新馬業務。與哥哥相似的是,郭孔演同樣曾在嘉里(瀋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中國內地公司任職,如今也先後辭去相關職務,退居中國香港。
郭孔華年紀最小,他生於1979年,200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年41歲,郭氏集團旗下12家公司的董事部成員,且多為酒店、地產等業務,註冊資本也都在千萬乃至上億級別。
然而,郭鶴年曾在家族會議上提到,侄兒郭孔豐是更好的接班人。
「有者愚蠢,有者卑鄙,但他是最聰明的。」這便是郭鶴年對侄兒的評價。
郭孔豐在中國內地名下共有6家公司,其中就包括即將上市的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而郭孔豐便在這家公司任法人與董事長之位,可見郭鶴年對他的信任。
在金龍魚發展中,郭孔豐曾一度離開郭氏集團,另立門戶。不過,他並沒有離開糧油行業。2007年,叔侄兩人又將業務合併,便誕生了巨頭豐益國際,即益海嘉里的母公司。
叔侄二人的業務合併之後,變得更加壯大,益海嘉里在糧油市場的領先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事實上,千億帝國傳承的關鍵在郭鶴年。
過去兩年,他只是看似退位了,實際上還駕馭著公司的所有業務,甚至參與決定員工獎金。儘管他不再去辦公室,但是他住的地方很近,很多人還是去家裡找他。
到底誰接班?郭鶴年沒有表態,答案越來越模糊。
眼下,香港四大家族紛紛交棒下一代,郭鶴年的千億帝國,是三位兒子與侄兒各司其職,還是遵從家訓將資產留給有能力之人?
對於96歲的郭鶴年來說,留給他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公眾號同名:銀河港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