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小紐美國法律諮詢
旨在消除綠卡國別限制的S.386最近還在參議院持續掰扯中,Mike Lee和他背後強大的印度後援團並未放棄努力,對於想留美發展的小夥伴們來說,申請職業移民綠卡很大幾率會是一個奮鬥目標,如果在行動開始之初做好了各項研究準備,有針對性地選擇行業、僱主,最後獲得的回報將比盲目亂投一氣豐厚很多!
近日,美國勞工部下屬的外籍勞工證辦公室OFLC(The Office of Foreign Labor Certification)每個季度都會統計職業移民申請數據,從截止到2019財年第三季度的數據中,我們來感受一下美國僱主為外籍員工申請職業移民的整體形勢,哪些熱門行業/職位/公司/地區職業移民綠卡申請比較扎堆。
如果你有意長久留在美國,而現在所處的地區、所就職的公司不是那麼「職業移民友好型」,那麼看完今天的數據統計是不是可以考慮搬個家、換個工作、甚至轉個行了。
美國勞工部負責美國職業移民申請非常關鍵的兩步:現行工資標準(Prevailing Wage Determination,通常簡稱為PWD),以及PERM(勞工證),這兩份申請可以算是美國職業移民申請的「晴雨表」,兩步都是必不可少直接反映了美國僱主為外籍員工申請職業移民綠卡的意向決心。
*註:今天文章里分享的所有數據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年10月1日-2019年6月30日,即2019財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數據來源於美國勞工部下屬的外籍勞工證辦公室OFLC(The Office of Foreign Labor Certification)。
PERM是美國職業移民綠卡申請的關鍵步驟之一,只有PERM獲得批准後才可以繼續向美國移民局遞交職業移民資格申請,所以對PERM的統計有效反應出了職業移民綠卡申請情況。
總是讓人提心弔膽。因為在這一過程中,申請人的申請會被抽查審計,勞工部會隨機審查PWD申請和公司發布的招聘廣告是否完全匹配。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從申請數量上來看,2019財年前三季度美國勞工部一共收到了81,450份PERM申請,數量上比2018財年同期增長了0.6%。其中正在審理中的有70%,正在審計的有19%,正在上訴的占4%。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從申請結果來看,每個季度都會有4%-7%的申請被拒,不過這並不是最終的拒批率,因為還有一部分申請還在pending處理中,最終的拒批率可能會略高於這個水平。而且在申請過程中僱主撤銷申請的情況也不少見,不過這些數據都與往年水平持平。
職業移民綠卡申請前五大熱門職業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上圖中直觀地反映出,從事什麼樣職業的外籍員工有更高的幾率被申請綠卡申請。與H-1B申請非常相似的是,從事電腦與數學相關的職業員工申請綠卡的比率高達58.9%。
不過,捫心自問真不是所有人都學得好數學和電腦啊...另外排名第二及之後的職業申請比率就被第一名差出去了好遠好遠:
建築與工程相關、商業與金融業相關、管理相關、教育相關也都是申請綠卡的熱門職業,同學們在選擇專業和求職時都儘量往這些方向靠靠吧。
職業移民綠卡申請前五大熱門行業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與熱門崗位相對應的是熱門行業,高科技行業自然在榜單上排名第一,另外製造業、信息產業、零售業、金融保險行業也都榜上有名。
高科技行業在榜單上顯示出絕對優勢,平時大家口中高大上、人人嚮往的金融業只有高科技行業的七分之一。
申請職業移民的主要身份
有意思的是這份統計中還提供了所有申請職業移民綠卡的外籍移民中,大家都主要是用什麼類別的簽證。
其中H-1B當之無愧地成為主力軍,所以想申請美國職業移民綠卡大家還需要首先攻克H-1B申請的這個難題!其次L-1和F-1也都有很高的申請可能性。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想了解L-1、或F-1期間申請綠卡可能性的小夥伴,歡迎撥打小紐的熱線電話800-685-6947免費諮詢,讓小紐為你的美國移民申請出謀劃策!
申請職業移民移民來源國
職業移民申請人來源國人數最多的毫無意外依舊是印度人,印度人的申請比例高達53.4%,中國11.1%,從第三位開始直接下滑到個位數。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申請職業移民移民公司所在州
職業移民綠卡提交大戶公司也主要集中在:加州、德州、紐約州、華盛頓州和新澤西州。美國的大西部果真是技術移民的天堂,東部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總和加一塊都敵不過一個加州的申請數量。
截圖來源於美國勞工部報告,版權屬於原作者
小紐時不時地會出來提醒大家一件事:美國法律中對僱主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外籍員工申請職業移民綠卡並無任何限制,所以是否給你辦理綠卡、何時開始申請流程完全取決於僱主的內部規定。
所以下次如果你再聽到小夥伴疑惑「美國法律規定到底要H-1B工作幾年公司才可以給申請職業移民綠卡啊?」 你就可以快速告訴TA:別再擔心這個根本不存在的法律規定了,快去和僱主直接對話吧!
說到公司綠卡申請政策,各個公司、各個行業之間真是天差地別:
有的公司覺得在外籍員工在OPT期間已經充分展現出其能力和潛質,願意為員工在H-1B生效後立即開始辦理綠卡;
有的公司的政策是需要在H-1B生效後,該員工入職1-2年後,可以開始綠卡申請流程;
還有的公司會在外籍員工H-1B使用的第五個年來一次綜合考核,通過考核後,公司才會卡在H-1B失效之前為該員工申請綠卡...
高科技公司
從大家分享的經驗來看,相對而言高科技公司的綠卡申請速度要快一些,有很多就職於高科技公司的外籍員工表示自己入職後較短時間內就能向公司提出申請辦理綠卡。
就職於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表示自己在入職四個月後,公司就積極為他申請職業綠卡,但這自然得益於優異的工作表現。
圖片來源於quora,版權屬於原作者
下面這位網友提到自己好朋友的弟弟已經在Amazon工作了七年,Amazon為外籍員工辦理綠卡還是很支持的。公司在他入職一年後就兌現了申請EB-2的承諾,他的許多同事也都成功拿到了綠卡。
圖片來源於quora,版權屬於原作者
當然也並不是每個高科技公司都是這麼其樂融融,下面這位網友分享了他在Yahoo申請職業移民綠卡的「糟心」經歷,儘管公司承諾他入職三個月後就開始辦理綠卡,但卻有HR從中作梗導致整個申請流程十分拖沓,另外公司也不允許自己花錢辦理I-140加急。
截圖來源於glassdoor,版權屬於原作者
金融行業
相對於高科技公司的友好,金融行業就對支持職業移民比較冷感。一般在就職者工作多年後,甚至是H-1B快到期前的一兩年才開始提供移民申請,前提條件員工還要通過相關評估考核。
基於五年的投行工作經驗,有網友表示投行的移民申請政策並不十分積極;另一位JP Morgan的員工表示雖然公司支持綠卡申請,但只有在H-1B的最後兩年才開始流程。
圖片來源於quora,版權屬於原作者
另一條來自於Goldman Sachs的員工也發表了類似看法:如果需要從公司獲得綠卡申請,請再三考慮時間成本以免為時已晚。Goldman Sachs只有在H-1B到期前的最後一年才會提供移民支持,耗時耗力的移民申請很有可能導致入不敷出。
截圖來源於glassdoor,版權屬於原作者
四大
向來H-1B友好(這兩年也開始不那麼友好了)的四大對於支持綠卡申請則並沒有想像中的積極。四大中的外籍員工分享,只有做到較高職位才能獲得綠卡申請支持,否則申請幾率比較渺茫。
這位德勤現員工表示不要寄希望於公司會支持遞交移民申請,並稱德勤現在只支持EB-3類別。
截圖來源於glassdoor,版權屬於原作者
這位正在辦理綠卡申請的安永員工表示,自己在安永工作四年後才開始申請綠卡,整個過程也是身心俱疲、超級緩慢,即使無需排期也要等到他的工資達到現行工資標準之後才給辦理I-485。
圖片來源於quora,版權屬於原作者
下面這位網友是普華永道的前員工,他也表示對於公司的移民政策十分失望。
截圖來源於glassdoor,版權屬於原作者
可見,是否能夠向公司遞交移民申請與入職後的時間長短並無直接關係,主要還是根據個人所在的公司所屬行業、職位等級。與公司的溝通等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