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全世界都重視的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
近些年,3月8日慢慢地被我們稱為女神節。何謂「女神」?也許每個歷史時期,由於社會文化和風俗的差異,人們對女神的評判標準都不一樣。比方說,古代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大美女,她們或俊俏,或明媚,或恬靜,或圓潤,各有各的美法。
古代也有很多愛茶的女神,好茶和好看的女子從來相似,所以北宋詩人蘇東坡有詩曰:「從來佳茗似佳人」。今天女神節,跟著十三夷來了解有哪些對茶愛得痴狂的女神吧。
宋代,山野林中、茅亭野店、勾欄茶肆、明軒雅室甚至殿堂宮苑,只要有一隻茶盞就能開啟一場茶的競技。有資料顯示,鬥茶「始於唐,興於宋」,多半受了「梅妃」的影響。梅妃,原名叫江采萍,是個能文能舞的才女,喜愛梅花被唐玄宗封為梅妃。
《梅妃傳》中就有關於她與玄宗鬥茶的記載:玄宗在皇家家宴上與梅妃鬥茶作樂,不料不敵鬥茶高手梅妃,於是玄宗對諸王誇讚梅妃道:「她是梅花精,吹白玉笛,像驚鴻般起舞,使得滿座光輝,如今鬥茶又贏了我。」
聽了盛讚,梅妃機智回答:「草木遊戲,這般草木遊戲,是臣妾誤贏皇上,跟皇上鎮撫天下的千秋大業比,臣妾哪能跟皇上比出勝負來。」聽了這話,玄宗大悅。不得不說,梅妃真是才華洋溢,知書達理。
說到古代茶人,我們常常想到茶聖陸羽,卻不常聽聞陸羽的紅顏知己——李季蘭。李季蘭也是唐代的才女,出生於官宦家庭,6歲時父親抱她到薔薇架下,讓她作一首詩,她便作出一首《薔薇詩》:「經時不架卻,心緒亂縱橫。」意為薔薇的架子沒搭好,枝葉和花就出格亂飛了,從此聲名大噪。
李季蘭才華橫溢,茶藝也很精通,常常和朱放、皎然、崔煥等名士一起喝茶作詩。後來深受茶聖陸羽飲茶論茶的影響,不僅和陸羽成了惺惺相惜的茶藝紅顏知己,還在茶道歷史上有不小的成就,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女茶師便是她。
相信大家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並不陌生,那不知你對《鷓鴣天》「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里熱愛茶的李清照是否也一樣熟悉呢?在詞里,李清照酒後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醇苦味,夢醒後又覺得特別適宜回味沁人心脾的余香味。
除《鷓鴣天》外,李清照的《<金石錄>後序》還記載了她與丈夫趙明誠之間用來決定「烹茶後誰先飲茶」的茶遊戲:夫妻之間,一人問一個典故是哪本書里的情節,並且說出在具體的哪一卷的哪一頁哪一行,答出來的一方就可以先喝茶。勝者往往欣喜過望,激動地把茶水灑一身,所以遊戲才叫「賭書潑茶」,而且這個詞後來也被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清朝文學家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記錄了他與妻子陳芸娘樸素的居家生活。其中有一段記載:芸娘在春天青梅結果時,喜歡將其摘下釀成青梅酒;還喜歡在夏天荷花初開時,將茶葉與荷花融合,做成荷花茶。
「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量,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這麼熱愛茶又喜好研究的陳芸娘便創作出了荷花茶這一新奇的喝法。
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布拉甘扎在1662年嫁入英國皇室,帶去英國的嫁妝,不是什麼金銀財寶和現錢,而是食糖、香料和在那個時代與金銀財寶一樣貴重的221磅紅茶和中國茶具。
凱薩琳•布拉甘扎結婚後常在自己後宮喝紅茶,就算是在宴會上,人們向她敬酒時,她也是用她那獨有的杯子,喝上一口琥珀色的紅茶。後來,因為這紅茶比起酒來更能讓人精神飽滿,飲紅茶的宮廷風尚便開始在英國皇室中盛行起來,最後又流傳到了中產階級的家庭中去。所以,英國人熱愛紅茶舉世聞名,是源起英國王后凱薩琳•布拉甘扎。
古代女人喝茶,輕吹茶湯,吐氣如蘭,小酌一口,眉宇舒展,宛如女神下凡。聽完十三夷的介紹,大家是否又多認識了幾位愛茶的女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