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知識,了解以下幾點,就不會再被騙了

2019-07-24     車圈財技

了解汽車保養知識,別再挨坑了

一、洗車像洗澡——害空調

遇上天氣氣溫升高,灰塵加大,車身容易髒,車主洗車的頻率也開始上升,很多車主在洗車時也希望像給自己洗澡一樣弄得徹徹底底。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車空調外表的乾爽,如果汽車空調不小心被弄濕,會影響到汽車空調的壽命。

二、進口輪胎——不適用

有些人買輪胎特別喜歡強調「進口」。國外推的新款輪胎對國內的用戶來說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適用。

歐洲平整的路面與北京二環、三環的路況有較大區別,適合歐洲路況的輪胎在北京就難有上佳表現,特別是胎側的耐衝擊力方面顯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義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側起包在所難免。

一些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後,都根據國內道路狀況在輪胎側面增加了一層帘子布,從而大大增強了胎側的抗衝擊力,合資生產的輪胎從性能上講完全能夠替代進口貨。

三、新蓄電池不充電——縮短壽命

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次充電,初次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極大的影響。

若不充電,即加「水」直接使用,蓄電池的容量不高,壽命將縮短;若直接充電,也會縮短壽命。

通常蓄電池的初次充電是在加註完電解液後,用小電流充電大約1小時左右即可安裝使用。

四、圓圈方式打蠟——效果差

很多人給車身打蠟都習慣性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

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五、機油太多——出故障

當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摩擦會因機油的量少而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程度,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

但是,如果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杆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而且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

因此,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為好。

六、冷卻水溫度太低——磨損發動機

天氣炎熱的時候,有的司機為了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一味要求冷卻水溫度儘可能的低;有的司機為了達到降溫的目的,乾脆把節溫器拆去,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

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

試驗表明,汽車行駛時冷卻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時,發動機磨損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並非越低越好,一般應控制在80-90攝氏度之間。

七、螺栓過緊——永久變形

皮帶的緊度,可以提高發動機冷卻效果,因此便一個勁地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造成風扇皮帶過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風扇皮帶應該保持鬆緊適當,因為過緊會使軸承負荷過大,磨損加劇,功率消耗增加,同時也會使水泵軸彎曲,皮帶拉長變形,壽命縮短。

八、水箱「開鍋」速加水——氣缸開裂

天氣熱的時候,有的司機一看見水箱出現「開鍋」現象,就擔心發動機溫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它極可能造成氣缸蓋因為突然受冷而出現開裂現象。

如果碰見水箱「開鍋」,一般正確的方法是:立即停車,讓發動機保持怠速空轉繼續散熱;同時打開發動機罩,提高散熱速度。待冷卻水溫度降低後,再將發動機熄火。

此時如果冷卻水數量不足時,應緩緩添加,以防氣缸蓋因驟然受冷而出現開裂。

九、車內設備隨意加——影響行車安全

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設備,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性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行車安全。

十、忽略後視鏡清晰度——行車安全沒保障

雖然雨水能讓空氣保持一定濕度,但也給開車的朋友們帶來一些煩惱,比如很多車友抱怨,一到下雨時,車外後視鏡和側窗就掛滿了雨滴,非常影響後方視線。


以上就是汽車保養知識,了解以下幾點,就不會再被騙了的講解了,希望可以幫到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9VFMmwB8g2yegNDwC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