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丨重塑城市文化體系 紹興舉辦文化產業發展大會

2019-07-22     紹興新聞

悠悠鑑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秀麗的山水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聞名於世,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把歲月化作歌,留在當下。作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強市,近年來,紹興緊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八大萬億產業」目標,將文化旅遊產業列入紹興「八大千億產業」之中。如今,紹興抓住時代機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了「重塑城市文化體系,打造文化產業高地」的目標,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和文創大走廊建設,用文化的筋骨支起產業的羽翼。

文創大走廊 融入「一體化」的先鋒軍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杭紹甬一體化示範區寫入省兩會報告後,紹興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擁抱大灣區、發展大紹興」的戰略思路,積極融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紹興與杭州寧波地理接壤,人文相親,歷史淵源深厚,在文化旅遊上進行融杭聯甬,十分自然。」紹興市宣傳部文產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貫徹落實運河文化發展導向,省委、省政府創新發展重大決策和部署以及紹興城市發展戰略訴求大背景下,紹興文創大走廊的規劃逐漸形成。

紹興文創大走廊以蕭甬鐵路、古運河、新運河、鑑湖(36源)為脈絡,以錢清為起點,經過中國輕紡城、東浦、蘭亭、E游小鎮等紹興市區重要的文化節點,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文創大走廊向西對接蕭山、大江東和杭州中心城區,融杭借勢發展。向東對接餘姚慈溪和寧波城區,接甬錯位發展,可以說大走廊是一條融杭聯甬的重要通道。

在空間布局上,文創大走廊將打造柯橋、越城和上虞三大板塊。柯橋板塊依託104國道沿線打造一條國際時尚軸,重點發展時尚智造、時尚展銷等功能;依託鑑湖周邊區域打造一條休閒養生軸,重點發展休閒運動、養生度假等產業。越城板塊尋求旅遊延展與國學創新兩大發展重點,重點打造陽明故里、魯迅故里、書聖故里等五大文創街區。上虞板塊依託曹娥江和古運河兩條文創發展脈絡,打造上虞老城區、女兒紅酒廠、E 游小鎮為主的五大重點片區。

在這三大板塊中,紹興將以紡織、黃酒、書法、水鄉、青瓷這五大國字號文化資源作為產業種子,挖掘延伸產業內涵,構建時尚智造鏈、養生休閒鏈、國學文化鏈、水鄉民俗鏈、特色工藝鏈五大文創產業鏈群,共同構築一條復合生長的文創大走廊。

在具體執行上,紹興計劃三年投資近千億元,建設百個重點產業項目,具體實施四大行動。包括以產業為引擎,重點打造城、園、鎮等七類文創空間單位的文創平台建設優化活動;以發展紡織服裝、黃酒、珍珠、青瓷等傳統經典產業的文創產業發展領先行動;以加大資金、土地、房產設施等資源配套的文創要素集聚激活行動;以及打造青山綠水網、暢通交通支撐網等為代表的文創配套工程提升行動。

除了文創大走廊外,紹興還推出了輻射諸暨的古越文明文創帶和輻射嵊州新昌的唐詩之路文創帶。

黃酒小鎮 袁雲攝

產業重文化 傳統產業華麗轉身

作為製造業大市,近些年,紹興傳統產業正在加速轉型升級。除了深耕本行業外,一些傳統製造業龍頭企業通過股權投資、產品疊代等方法,涉足文化產業或者以文化推動產品創新。

今年春節期間,電影《飛馳人生》可謂是最受市場歡迎的影片之一。《飛馳人生》背後的投資方中,就有浙江紹興普華蘭亭文化投資合夥企業的身影。另外,在資本基金的出資人中,赫然出現浙江日月首飾集團有限公司這樣的傳統企業。

近年來,紹興傳統企業「觸電」已經不是新鮮事。位於諸暨的長城影視基地,多部電視劇的投資方中有富潤控股集團和上峰控股集團的身影。「富潤」的傳統產業為紡織,「上峰」的傳統產業為建築行業。

上市公司世紀華通和金科文化向影視娛樂業轉型,更被認為是紹興傳統企業進軍影視產業的長袖善舞之舉。幾年時間內,原本屬於汽配行業的世紀華通和從化工行業成長起來的金科文化通過兼并重組,全面進入文化產業等新經濟領域。目前,兩家上市公司旗下的文化遊戲公司成長迅速,對公司股價與估值起到了堅實的支撐作用。根據統計,紹興目前擁有美盛文化、古越龍山等5家主板上市的文化企業,新銳文化傳媒等8家新三板上市文化企業。

將中國山水印上襪子,清淡素雅如一幅行走的水墨畫。諸暨市金家針織廠的山水畫襪甫一面世,就吸引了眾多的目光。黃酒、珍珠、襪業,作為紹興地方特色的傳統產業,近些年通過加入各類時尚元素,直達消費者心坎。

今年5月16日,由古越龍山舉辦的「國釀1959」戰略新品上市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古越龍山通過品牌重塑、創新傳播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提升黃酒價值,重塑黃酒高端地位。去年5月,對標工業4.0模式的全新力作——「珍珠創意工坊」在諸暨揭幕。珍珠創意工坊設有生產工藝展示與手工體驗區、情景展示與自主休閒體驗區,通過現代聲光科幻技術,以圖片展示、實物陳列、場景濃縮模擬等形式,集中展示珍珠養殖、生產、加工的工藝流程,將珍珠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眼前。

近年來,柯橋區依託區內龐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優勢和中國輕紡城面料市場優勢,不斷推動文化與紡織創意的集聚發展、融合發展,以新型紡織面料、花型設計、服裝版式等設計內容為主體,通過將文化創意元素融入紡織原料、面料和服裝進行技術、外觀和品牌營銷的創意設計,不斷加強紡織設計和品牌創建,提升了紡織產品品牌知名度、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

文化強產業 打造名人城市IP

紹興歷史上人文優勢明顯,人文薈萃、名人輩出。魯迅、王陽明、陸遊等名人群星璀璨。作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紹興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名人不能只「躺」在故紙堆里,城市歷史也不能拘泥於幾個故里中。近年來,紹興以打造名人IP、古城IP為抓手,以通過歷史與現代結合的方式,盤活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符合當下時代的歷史文化名城。

今年5月18日,以「中國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在浙江紹興舉行,這是論壇永久會址落戶紹興後舉辦的首屆論壇。紹興同時發布《陽明故里項目規劃研究》。論壇以「中國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傳承弘揚以陽明心學為代表的中國智慧,契合當今世界潮流,順應歷史發展大勢。

紹興把傳承弘揚陽明文化作為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近年來,紹興對陽明先生遺蹟遺存進行了系統、立體、有序地保護修繕和開發建設,同時積極推進學術交流研究和推廣普及,努力推動陽明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開展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的同時,陽明故里、陽明洞天等一批以王陽明為IP的景區吸引著眾多遊客以及陽明心學愛好者前來參觀學習。

投資5億元,拆除第五醫院,新建蔡元培紀念館,對孑民電影院進行改造,對蔡元培廣場進行提升,總面積約21畝的書聖故里西側躍然紙上。書聖故里作為紹興市區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薈萃著影響中華文化進程的紹興名士「書聖」王羲之和「學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劉宗周、黃宗羲等歷代名士的求學聖地。通過這次改造,書聖故里整體形象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除此之外,紹興還積極推進青藤書屋改擴建項目、周恩來總理祖居改建項目等一批名人故居改造提升項目,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構建以名人資源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鏈。

漫步越城區迎恩門風情水街,看到一幢幢黃白相間的商鋪在浙東古運河兩岸拔地而起,一個獨具江南水鄉風情的商業街區初具雛形。根據規劃,以近1.5公里的浙東古運河為主線,以歷史文化、旅遊休閒為核心,以購物居住和商業觀光為軸,在沿河兩側設置精品酒店、鐘山勝境、水游城綜合體等幾大功能區塊,體量幾乎與銀泰城相當。據悉,迎恩門計劃打造成紹興的「太古里」,融合歷史文化與現代建築。

紹興古城一直缺少一條集聚人氣的美食街,成都的「寬窄巷子」為紹興提供了範本。巧合的是,成都有由寬巷子和窄巷子組成的寬窄巷子美食街,紹興也有兩條由上大路和下大路組成的上下大路歷史文化街區。經過前期的房屋徵收和綜合規劃,上下大路即將打造成為紹興版的「寬窄巷子」。

除了這些項目外,風越里建設項目、871LOOP項目等也在積極規劃建設中。紹興計劃以這些文旅項目為突破口,以文商旅結合的模式,打造古城原創IP,實現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

黃酒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節會產業化 打造文創產品

「源流與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書法與當前書法創作紹興論壇於5月27日圓滿閉幕。整個時間跨度達兩個月的文化盛會,設置了15個重量級活動,吸引上千名書界精英參與,承辦了最高級別的書法展演,持續時間之長、內容之多、規模之大、層次之高,為歷屆中國蘭亭書法節所沒有。

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以書法為媒介,以蘭亭為坐標,讓世界來傾聽,紹興用國際化的視野搭建起一個平台,讓歷史文化古城綻放出了時代光芒。擦亮文化的金名片,找准發展的突破口,擴大城市的影響力。

節會是許多城市舉行大型文藝活動的重要載體,如何突破原有格局,讓節會發揮更大效用,為千年古城增光添彩,是近些年紹興探索的主要方向。

如今紹興初步探索出「企業主辦、政府服務」的辦節模式,使文化節會成為推動紹興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

紹興各級部門堅持讓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成為文化節會活動的「主角」,今年的祭禹典禮增加民祭典禮,民祭儀式由大禹陵景區管理處、浙江大禹文化發展基金會、全國大禹後裔宗親組織、大禹文化研究機構共同策劃組織,由政府提供相應服務保障;蘭亭書法節由文旅集團為主承辦,自今年起每年集團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政府每年視情給予一定扶持,五年後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由市新聞傳媒中心(集團)承辦,既豐富其節會運營經驗,又發揮其傳媒優勢,擴大論壇的影響力。

節會帶來的爆髮式人氣,是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在節會期間,紹興積極安排相關產業活動,拓展節會產業鏈,推進紹興文旅產業發展。例如蘭亭書法節期間,主辦單位組織開展文房四寶及書畫作品交易活動,舉辦西泠(紹興)春拍書法拍賣專場等產業活動。據統計,本次蘭亭書法節博覽會共吸引近200家文房廠商和書畫家參展,布展面積約5000平方米,累計銷售及訂單總額達1000萬元以上;西泠(紹興)春拍書法拍賣共設5個專場,共計拍品1200餘件,總成交額3650餘萬元,總成交率80.41%。在書法節期間,蘭亭景區接待遊客人數增長29%。修葺一新的陽明故居、稽山書院、陽明洞天、陽明園等重點遺蹟以及經典越劇《王陽明》,吸引了數萬名旅遊者和陽明文化愛好者前來觀看、交流,追思先賢,洗滌心靈。

文創延伸品是能夠顯著提升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作品。紹興以文化節會為契機,積極推出相關文創衍生產品,讓節會參與者記得住又帶得走紹興文化元素。蘭亭景區抓住書法節契機開發文創品牌「蘭亭的故事」,包含「書法」「蘭」「竹」「鵝」「曲水流觴」等7大類1000餘種產品,廣受遊客歡迎。書法節期間,文旅集團結合「源流時代」書法紹興論壇活動,故宮藏「盡得風流——王羲之的尺牘」展、國圖藏「榮擢百代——王羲之的譜系」展等高規格書法展覽,出版論壇作品集以及珍貴書法圖錄等書法藝術衍生品,在書法節期間銷售額超過20萬元。紹興伯府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期間推出100多個品類的陽明系列文創產品,其中「君子組合杯」「知行筷」一度成為網紅產品。(本版圖片由紹興市委宣傳部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8xGWwBmyVoG_1Zjd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