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村落長峪城村。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打卡地點:長峪城村
打卡理由:昌平保存完好的傳統古村落,邊塞蒼涼之美
特色推薦:老城堡、老戲台、老梆子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距離京張高鐵八達嶺站足足有43公里,乘長途公交最少需要換乘1次,如果駕車也要1個小時才能抵達。京張高鐵沿線打卡地,昌平站周邊有點景致的小村子很多,為什麼新京報鄉村頻道還是要鄭重推薦一下「偏遠」的長峪城村?因為遊走在這個村子,有種真正時光倒流的感覺,殘斷長城、歷經歲月打磨的石板路,伸一伸手,就能觸及歷史。作為北京市首批44個市級傳統村落、有著「北京最美鄉村」稱號的長峪城村,至今仍保留著古村的村貌和生活習俗,為北京市民感受長城文化提供了「活樣本」。
明代軍事城堡變身古村落
昌流路、李流路、北禾路、禾子澗路,驅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這才算抵達長峪城,沿途的群山都還披著雪。
不知是否因寒冬的緣故,初到長峪城村有種荒涼的感覺,但家家戶戶插著五星紅旗,和村子原本的冬日黯淡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隨處可見的「豬蹄宴」招牌反倒給村子添了不少生機。然而,稍微觀察下地形就會發現,這裡海拔800米,兩山夾一谷,長峪城村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絕對是處天然的軍事要塞。
進村後的左側,就可見到一座帶有瓮城的城門,磚石混砌,表面已斑駁,右手邊便有一座斷長城「懸」在半山腰……
「在拍照啊,來旅遊?」住在村口一位80多歲的羅姓老人見記者在拍照主動打招呼。老人皮膚黝黑、滿臉褶皺,眼睛卻很有神。「四處轉轉吧,好多人都來我們村來旅遊。」羅老爺子的家就在瓮城城門附近。「在我小時候,門口的這個石牆就這樣,沒變過。」
古村風貌。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長峪城村是昌平西北端的一個村落,也是海拔最高的村落。明代,曾是京城的安全前哨。村裡較好地保留了明代城垣的風貌。2013年獲得傳統古村落的稱號,也是昌平區第一個獲此稱號的村落。
據長峪城村村委會一位趙姓工作人員介紹,根據資料記載,村內的長峪城最早是一座軍事城堡,成於明代,在明代中後期堅守了一百二十餘年,是明代主要民族矛盾的見證。「滿族人入關後,隨著大清國的建立,南北民族的和解,以長城為防禦的軍事防禦體系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在山溝里開闢出的這一方天地就轉型為生活區,利用了城堡的堅牆,利用了練兵的校場,利用了留守的兵卒,使城堡變身成了現在的村落。」
趙姓工作人員介紹,長峪城村現存兩座城,一座城為舊城、一座城為新城,舊城位北、新城靠南,是長峪城村的原形。
「舊城建於山溝的溝口,橫跨東西兩山,將山口封住,卡守兩山之沖,山溝名長峪溝,沿此溝向上走可翻越山樑通向懷來盆地。北方來敵到達懷來盆地後,很容易通過這裡進入北京,所以,明代要在此築城戍守。這個城和居庸關城的作用完全相同,就是駐防。」
長峪城。昌平區委宣傳部供圖
楊六郎剿匪故事口口相傳
在長峪城村流傳著一個關於楊家將楊六郎的傳說。宋、遼時期,在長峪城南山盤踞著一大幫土匪,總頭目王百萬無惡不作,附近百姓深受其害。「當時的皇帝知道了,就派楊六郎楊延昭到這裡來剿匪。」關於這段歷史,羅老爺子也是聽老人口口相傳而知,畢竟是鄉里傳說,難有歷史考據。
傳說的細節還挺豐富。說的是楊六郎率部隊抵達長峪城後,發現土匪不僅人多,且占據了山里險要位置,易守難攻,於是,楊六郎便令手下將領在王百萬的對面山頭安營紮寨。這安營紮寨的位置後來便被村民們稱為「六郎城」。現在的長峪城村依然可見「六郎城」遺址。遺址內,用於發號施令、觀敵了陣的台子仍保留著。
長峪城村一角。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關於楊六郎剿匪的細節,村裡也流傳著一些神話故事。相傳,當時,王百萬手裡有兩件法寶,其中一件就是一條異常兇猛的獵犬。楊六郎清剿王百萬時,王百萬的獵犬也墜入山下。王百萬見愛犬死了,轉身上馬就想要逃下山,跑了沒幾步,看見眼前的路卻被一道冒著熊熊烈火的「火牆」給擋住了。那道牆正是楊六郎士兵用煤炭築起的一座牆,為的就是斬斷王百萬的後路。「這道牆被後人稱作『攔馬牆』,現在長峪城村還能看到。此外,現在山上還有個『狗影』,相傳就是王百萬當年的那條獵犬留下的。」趙姓工作人員表示。
故事聽聽則已,每個有傳承、有歷史的中國古村落,都有這樣的美麗傳說,而作為數百年軍事堡壘,長峪城村連民間故事都打上了濃重的鐵馬金戈烙印。
村裡有昌平唯一的民間戲班
來長峪城村前一定要做足「功課」,這樣進村後才能對這個古樸、歷史感厚重的村落有更透徹的認知。
儘管長峪城是一座不大的邊城,但是,城中官署衙門、寺廟、學校一應俱全。而且,這些石木結構的建築也基本保留了下來。村裡的標誌性建築叫永興寺,位於村西的台地上。
長峪城村能把人遷回過去的遠不止這些,還有「社戲」。您或許讀過魯迅先生的《社戲》,卻不一定真的看過。長峪城村現在就仍保留著戲班子,這是昌平區內目前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個民間戲班,已經入選市級非遺。村裡的古戲台年代久遠,長峪城村的梆子戲唱腔風格也是「老梆子」,有河北、山西梆子的特點,還有本村的特色,就這麼傳唱了幾百年。逢著節日或是有到村裡來的遊客點戲,村裡的老戲骨們就會扮上,給您來上幾曲兒。
滿城春色長峪城。胡熙球 攝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峪城村附近的一段明長城,就是昌平區唯一的一段明長城,逛完了長峪城村,不妨真的登上長城,當一回「好漢」,這裡的長城遊客不算多,但老城牆一樣雄偉滄桑,四季都有四季的美景。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攝影 王巍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tNcLG8BMH2_cNUgT7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