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一家店鋪里看到一隻色彩亮麗的筆筒,上手一瞧,原來是近現代景德鎮制瓷大師余翰青之作。雖年代不是很久遠,但出於對余翰青大師的仰慕,筆者和店鋪老闆討價還價後將其收入囊中,高興而歸。
余翰青是近現代著名陶瓷藝術家、國畫家,他十多歲到景德鎮,拜到陶瓷花鳥名家陳德明門下學藝,特別注重寫生。他收藏曆代名人畫稿,對詩文、金石、書法更是悉心研究。他的陶瓷作品以工整典雅、精細縝密見長。他能自畫自填色自題詩,作品融詩、書、畫、印於一體,自成一家。余翰青的創作注重觀察體驗生活和自然,他經常折草養枝,栽花捉蝶,陳列案頭細細揣摩,所以他的花鳥作品形象逼真、設色幽雅,畫面氣韻生動,用筆十分老辣。余翰青在花頭熟練地使用沒骨洗染法,畫面顯得生意盎然。
余翰青的傳世作品不多,但幾乎每一件都是精品。我收藏的這隻筆筒,高為18厘米,直徑為12.5厘米。釉面畫一棵柿子樹,樹枝上枝繁葉茂,濃密的葉子下結著兩個通紅的柿子,一隻鳥兒斜立於枝頭,望著眼前火紅成熟的柿子,欲上前啄食,鳥兒神態逼真,蠢蠢欲動,躍然於畫面中。
「柿」與「事」諧音,在古代都用作事事平安之意。柿子成熟了,一般樹葉都會掉光,但藝術大師卻不想表達蕭瑟蒼涼的感覺,在樹枝上描畫了不少樹葉,以襯托這兩隻火紅的柿子,這樣既顯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又帶來喜氣,讓人看過之後愛不釋手。邊上有題款:「小園新雨余,丹柿共風味」,落款為:「乙未年冬,翳山余翰青寫於珠山」,加蓋鈐印兩枚,其一為「翰青」,其二為「清平」,後者為余翰青畫室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