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倫思博:當我們遇見同類

2019-09-11     明星資本論

當滑水比賽亞洲冠軍、創業者、時尚KOL等標籤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時,就好像一個滿身珠寶的人站在你面前,真實的氣息被折射出的炫光所掩蓋。只有當他將閃耀一件件摘下,用最誠懇的面貌來到你面前,你才能聽到這個年輕人心底的願望:

我叫倫思博,我希望做New Generation 這一代的時尚從業者。

New Generation

偉大的英倫搖滾樂隊Suede在他們的第二張專輯《Dog Man Star》中這樣形容New Generation:「在地基之下猛烈晃動,就像新生代冉冉升起」。用這句歌詞來形容倫思博的成長經歷和他創辦的BOBOSNAP,再合適不過。

在大學畢業之前,倫思博的家人就給他築起了穩固的「人生地基」:訓練小眾體育項目——進入名牌大學——學習金融專業——從事體面工作。一步一步穩固向前,從「別人家的孩子」成長為「別人家的家長」。整個流程在他商界中摸爬滾打的父輩眼中,就像是一個可操作的商業項目,有計劃,有預算,有發展。

他也確實按照這樣的設計在成長:訓練了15年的滑水,獲得滑水項目的亞洲冠軍,以特長生身份進入上海交大學習金融專業,畢業後拿到國內頂級律所的offer。外人看來日益增厚的地基之下,隱藏著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細微萌動。

「我是射手座,我是很要自由的人。前15年,我被壓抑得太久了。

就像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的地基,有一天被深埋在土壤下的種子衝破一樣。對他來說,這顆衝破地基的種子,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種下。

「我從小翻雜誌的時候,看到裡面有許多時尚名人的介紹。當時我就覺得自己喜歡這樣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就屬於這樣的地方。」

18歲之前的倫思博,只能在訓練之餘偷偷幻想著自己和時尚的交集。大三的時候,舍友都搬出去租房子住了,他就窩在空蕩蕩的宿舍里,註冊了自己的第一個設計師品牌。然後拿著自己設計的作品,找到了一份工作室的實習。

「實習那半年,工作室每個月只給我1000塊錢。我所有的生活開銷都從這1000塊錢里出,除了吃飯,我沒有買過任何東西。

就這樣「熬」到了大學畢業,他也如家人所願拿到了頂級律所的offer。眼看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就要到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將那顆「礙眼」的嫩芽拔掉,沒有什麼比起高樓更加重要,哪怕那顆種子已經破土而出。

但倫思博沒有這麼做,他看到了地基和生長出的幼苗,決定索性蓋一座花園。之後他去了紐約時裝學院,在那裡看到了正在興起的Fashion Film,於是就有了他如今的時尚欄目——BOBOSNAP。

「很多人以為我們的『Snap』是街拍的意思。其實不是,這是相機定格瞬間時『咔嚓』一聲的意思。那一刻,我希望是最真實自然的狀態。」

Old School

喜歡將自己稱為「New Generation」的倫思博,也喜歡用「Old School」的方式去經營他的欄目:

不拿投資人的錢,只因為想保持自己創作的獨立性;不根據流量選擇藝人做嘉賓,是因為想要保持節目的審美和調性;不營造自己的個人人設,只想讓別人通過作品來認識自己。

凡是涉及到內容創作的,倫思博都會毫不迴避地展示出他的野心:「和我們合作的明星,都是與我們氣質相符的。因為我知道,我們在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

2016年拍攝第一期欄目的時候,因為沒有找到發布平台。倫思博就跑到PPTV的辦公樓下,等主編下班從樓里走出來的時候,上前推銷自己的欄目。「我記得特別清楚,就在遠洋國際的樓下。當時還是2月份,天氣特別冷,我等了四個小時才等到他,最終敲定了一張焦點圖的位置。」

「凡是和我們合作的明星,一定是要有態度的」,倫思博這樣描述他眼中「相符」氣質的定義。「因為BOBOSNAP的DNA就是先鋒和極致,我們不做平平淡淡的東西,儘管有的人會覺得我們誇張,但我們一定要有態度。」

如今共有100多期BOBOSNAP上線,倪妮、周冬雨、馬思純等明星都在BOBOSNAP中奉獻出自己的影像。「我覺得能來拍攝的人都是勇敢的,因為他們都願意嘗試。易洋千璽第一次帶耳環拍攝就在我們這裡。還有前段時間拍攝的宋祖兒,她特別想讓大家看到她的照片,因為那是大家沒見過的,是不一樣的。」

「我永遠能給到你不一樣的」,倫思博對自己欄目的要求一貫如此。從Fashion Film 到街拍,再到BOBO電聯室,又到今天的『90+1』紀錄片。都源於剛開始「Old School」般的執著和追求,這也給了他兌現野心的信心和勇氣:

「不會有別人比我們做得更好的,我們總會比別人快半步。」

『90+1』

『90+1』是BOBOSNAP的新欄目,也是倫思博用紀錄片的形式去記錄當下時代的新嘗試。「90「意味著記錄20歲、30歲、40歲左右的人群,「+1」則是倫思博自己和每一個觀眾的代稱。

「紀錄片不是假的,它不只是和明星的合作,而是帶大家看不同人群的世界觀。明星是一個特別神奇的『物種』,普通人身上經歷過的,明星也經歷過,普通人身上沒經歷過的,明星還經歷過。他們的世界觀,是我們想展示出來的。」

在『90+1』前兩集中,歐陽娜娜第一次吐露了不演戲了要去上學的決定,熱依扎展示了身患抑鬱症無戲可演的瓶頸生活。這樣真實的感受,也時刻衝擊著倫思博的感官:

「我站在那個場景下,空氣中的味道,還有面前的人,都在刺激我的感官。我跟著自己的心去做,只有我自己滿意了,才能讓觀眾覺得滿意。如果你們問我為什麼要看,只有一個字,就是『真』。

在首集『90+1』紀錄片收穫了1.7億的播放量之後,倫思博選擇了熱依扎作為第二部記錄片的主角。有人問他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當下更火的明星時,他的回答依然是「氣質相符」。「我不想做一個快速利用快速消費的人,這不是我們節目的價值觀。我希望能通過節目,把好的東西傳遞給更多人,哪怕一次只能傳遞給一個人。」

9月8日,第三集『90+1』紀錄片在北京三里屯的一處獨立影院舉辦觀影會。影廳內座無虛席,人們隨著畫面中的情緒起伏或靜默。化用一句電影台詞來形容這樣的時刻:「那天我們都喝醉了,也都哭了。互相說了很多肝膽相照的話。北疆穿越完了,我很懷念它。」

而在影院外,一位觀眾沒找到放映地點,而此時已經過了放映時間,她只好在微博上給製片人發消息,希望能得到幫助。

沒過多久,她收到了倫思博回復的消息:

「你來就好了,我給你再單獨放一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qXRJm0BJleJMoPMdT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