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醫藥能否再度證明自己?

疫情暴發後,西醫沖了上去,後來,中醫也沖了上去。特別是中醫上去之後,已經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有一部分人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中——中醫。

鍾南山團隊開出新冠肺炎預防涼茶處方;肺炎一號方3天內獲廣東藥監局臨床應用研究應急審批;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總有效率達90%以上……

2月以來,各級衛生部門紛紛要求,確保患者第一時間用上中藥。新冠肺炎「戰疫」,是否會成為中醫藥再度證明自己的機會?

剛剛率醫療團隊進駐武漢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表示,武漢市的醫院、隔離區、方艙醫院中醫藥治療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不過,我多次提到,中藥治療是對症,目的是調節機體的免疫狀態,而不是針對病毒本身。雖有一些中藥經過體外實驗證實了具有抗病毒功效,但尚缺少臨床評價的證據,應該加快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開展臨床循證評價。」

記者:武漢市要求所有醫院新冠肺炎患者都必須服用中藥,是這樣嗎?目前效果如何?

張伯禮:

目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大多都在接受規範的西醫支持和對症治療。前段約有30%的患者採用了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低於全國的85%水平。

近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發布了《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中推薦使用中藥協定方的通知》,要求對在院確診和疑似病人輕症和普通症患者都服用中藥。

中醫藥不僅在一些醫院和隔離區、方艙醫院發揮了重要作用,參與廣度和深度均前所未有,同時,在武漢各個區的集中隔離點的發熱患者和居家隔離有需求人員也都服用了中藥。九州通、天濟等藥企及時提供煎好的藥液和中成藥。

從目前反饋來看,服用中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病人總體感覺症狀改善。

武漢兩家中醫定點醫院均採用了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症狀改善明顯,病人痊癒及轉為重症比率均明顯優於不用中藥者。至今已經有百餘名患者治癒出院。

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逐漸成為目前普遍的治法。

全國有24個省區發布了各自的中醫藥防治方案,截止到目前,除湖北省外其他省市中醫和中西結合救治了一萬多患者,占確診病患的80%以上,已經有一千多患者治癒出院。

記者:中醫在重大傳染病防治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與西醫配合?

張伯禮: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中,可以說中醫藥在疫病防治全過程、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對於普通型患者可改善症狀,縮短療程,促進痊癒;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可減輕肺部滲出,控制炎症過度反應,防止病情惡化;對於恢復期患者,可促進康復進程等。

中西醫是兩套不同的醫學體系,各有優勢,應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協作攻關。經驗表明,中西醫結合救治療效更加明顯。

具體來說,西醫主要是支持療法,包括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營養支持等生命保障;而中醫藥在對症治療、改善症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控制病情進展等方面發揮作用。

具體療法則有湯劑、中成藥以及一些理療方法,對部分重症患者還普遍使用了中藥注射劑。

對普通型患者,中醫應該發揮主要作用;重症患者,肯定要上呼吸、循環支持,以西醫為主,中醫做配合。而恢復期康復中醫藥更有優勢。

對於新冠肺炎尚無有效藥物的時候,更應發揮中西結合的優勢,救治更多病患,打贏抗疫阻擊戰。

文章節選於:中國科學網

根據《中國科學報》的採訪及張院士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在此次疫情中中醫和西醫做到了相輔相成的效果,中醫在治療疾病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次治療疫情的成功,給了中醫人更多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醫能重新走上輝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