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嚯嚯
編輯|文刀
1月10日,號稱總部位於中國台灣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Cobinhood宣布暫時關停。有投資者發現,他們的幣資產被鎖在了平台里無法提走。
如今,登陸Cobinhood,官網頁面上僅存一則關停公告,該平台稱,會在2月10日重新開放,所有用戶仍可取回資金。臨時的關停措施引發用戶不安,有人擔心,這是Cobinhood的「跑路」前兆。
蜂巢財經通過電郵、微信等渠道聯繫Cobinhood工作人員,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公開信息可查,Cobinhood的幕後團隊兩度發幣融資,不僅有平台幣,還有公鏈Dexon幣,均以破發告終。
近日,主動關停的交易平台不止Cobinhood一家。1月8日,自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交易所COSS也暫停了交易及存取款功能3至4周時間。
除了關停,「強制置換用戶資產」也成了一些小交易平台的截留資產的招數。去年11月11日,牛頓平台曾要求用戶將USDT置換成平台幣NT。11月21日,IDAX平台則想讓用戶將平台幣IT轉換為「IDAX股權」。
「市場不需要這麼多交易所,小平台只能變著法兒地留人。」有交易所從業人員預測,2019年那波借IEO掙扎過的小平台,將在2020年陸續死去。
Cobinhood臨停 用戶恐慌
1月1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Cobinhood突然宣布將關停1個月,一同關閉的還有官方電報群。很快,有投資者發現,他們的幣被鎖在平台,無法提走。
「我們必須做出關閉COBINHOOD這樣的艱難決定。」官方公告中,Cobinhood並未說明暫停平台運營的具體原因,但其稱會在2月10日重新開放,用戶可以在重開後取回資金。
Cobinhood自稱總部位於中國台灣,號稱是幣圈首家徹底免除用戶交易手續費的平台,曾吸引過一批華語地區的幣圈用戶。非小號數據顯示,去年10月時,其站內日交易量一度高達4405萬美元,全球排名第60位。
Cobinhood關停公告
截至1月15日,Cobinhood的交易業務仍處於關停狀態,官網頁面僅存關停公告。事發突然,不少用戶還沒來得及把資產提走,就被堵上了提幣入口。眼下,他們只好寄望於Cobinhood能信守諾言,如期開放,「我現在只想把NEO要回來。」投資者Maggy說。
有用戶擔憂,這種暫停策略和說辭都是Cobinhood的跑路前兆,「官方沒有事先發布關停公告,還關閉了7000多人的官方電報群。」
原先的官方電報群已被管理員禁言,聊天記錄也被清空。5000多名用戶聚集在 一個名為「Cobinhood Unofficial」的非官方電報群里。自1月10日之後,每天都有用戶在群里詢問Cobinhood的最新動態,有人稱,他曾嘗試聯繫工作人員,但沒有人答覆。
突發關停公告,關閉電報群,沒有解釋原因的Cobinhood開始招致猜疑,包括跑路、資產被盜等說法。蜂巢財經通過電郵、微信等渠道聯繫Cobinhood交易所工作人員,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幕後團隊兩度發幣融資
Cobinhood團隊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去年7月份。當時,該平台的CTO黃偉寧曾在求職資訊平台CakeResume上大談企業使命。「Cobinhood會讓台灣成為下一個世界級區塊鏈研發重鎮,以及科技金融中心。」
不到半年時間,使命伴隨著Cobinhood團隊的默不作聲成了泡影,而停運在這個平台不僅發生過一次。
去年5月,Cobinhood就發生過停運事件。當時,創始人陳泰元向《數位時代》證實,於5月20日上午向有關機構申請停業Cobinhood運營主體柯賓漢數位金融公司,並向台灣地方勞工局備案,處理員工遣散事宜。
不過幾天後,Cobinhood的交易業務又恢復如初。對於當時的停業原因,陳泰元表示,目的是縮小團隊規模、提升經營效率。之後的8個月里,網絡上有關Cobinhood跑路的傳聞一直存在。
2019年4月,在柯賓漢數位金融公司停業前一個月,Cobinhood平台宣布啟動Dexon公鏈網絡,並在其交易平台上為DXN Token完成了350萬美元的融資。
DXN融資不久後,Cobinhood團隊在5月爆發了「內訌」。當時,該交易平台CTO黃偉寧宣布,CEO陳泰元「因情緒不穩定」被解除一切職務。隨後,陳泰元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稱,會與黃偉寧達成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DXN的白皮書上,陳泰元和黃偉寧都是該項目的核心成員,前者是創始人兼CEO,後者是CTO。兩人同樣也是交易平台Cobinhood的創始人員。
這個交易所人員發行的公鏈幣,在去年5月登陸Cobinhood,最高價為0.29美元後,5月20日一度跌破0.02美元,跌幅達97%,不少投資者在Twitter與Telegram上大罵團隊為「騙子」。
DXN破發後,Cobinhood平台幣COB的破發史被用戶揪出來。
2017年11月,Cobinhood上線,其籌備初期,曾以超1千萬美元的融資額「刷屏」幣圈。Sanbase數據平台曾統計,Cobinhood平台幣COB曾在2017年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募資,總計籌集了45254枚以太坊(ETH),以當時ETH價值230美元計算,COB總募資金額超1千萬美元。COB的發行價格大約為0.041美元。
2017年10月3日,COB正式開啟交易,一年後的6月14日,COB首次跌發,至去年5月9日,COB跌至歷史低點0.0075美元,與其發行價相比,跌幅超80%。
COB價格屢創新低
非小號數據顯示,Cobinhood的日交易量在2018年中旬達到高點4405萬美元;到了2019年,其全年的日均交易額已不到250萬美元。
左手平台幣、右手公鏈幣的黃偉寧和陳泰元,兩度發幣融資,兩個幣均破發,也難怪用戶以「騙局」指責他們的團隊。
多家小平台截留用戶幣
臨近中國的農曆年,選擇主動關停的交易所不止Cobinhood一家。
就在Cobinhood關停前兩天,1月8日,自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交易所COSS宣布暫停所有交易和存取款功能,將進行「3至4 周的維護」。
COSS公告顯示,在維護期間,平台會把所有用戶遷移到一個全新的平台,所有未完成的訂單將被取消,餘額和帳戶也會被轉移。
「說停就停,說取消就取消,完全不管用戶行為?」COSS的臨時維護引發用戶不滿,不少人擔心他們的資產會被永久凍結。對此,COSS否認稱,關停因「平台升級」。
COSS的闢謠未能解決用戶的不滿,「升級前,平台也不提前發通知,我們的幣只能白白被凍結。」有用戶對蜂巢財經表示。
Cobinhood和COSS選擇採取「臨停一段時間後會重開」的迂迴策略,另一些平台的做法更加「直接」。
去年11月,在幣股交易平台BISS被調查後,同樣存在幣股業務的「HOX(幣股世界)」和「大滿貫」兩家平台直接關閉了,兩個網站均已無法打開。
Hox交易所已無法打開
除了「關」這一招,「強制用戶置換資產」則是一些小平台的「截幣」招數。
去年11月11日,牛頓交易所發布公告,要求用戶將存放在平台的USDT置換成平台幣NT。之後,多名用戶反映,自己的USDT被平台私自凍結。他們組建了維權群,想向牛頓要個說法。
11月21日,IDAX交易所公告稱要下架平台幣IT的交易,用戶未賣出的IT,將按照0.4USDT的價格轉換為「IDAX股權」,這種強制用戶置換資產的做法同樣將平台送上了用戶維權的暴風眼。
「偷了你的錢,還說是為你好。」有投資者如此總結牛頓平台之流的行為,「這種說辭就好像是『我們沒有關停,但你們的幣確實被我們換走了』,簡直是睜著眼說瞎話,都要跑路了還詭辯。」
截幣、留人,這些聽上去不太符合自由交易原則的事兒,從去年11月起輪番在一些小交易平台上演。
「市場不需要這麼多的交易所,一旦幣市熊了,小平台想求活,變著花樣地留人。」有交易所從業人員預測,去年借著IEO掙扎了一輪的中小平台,將在2020年死去,「如果上一輪機會沒能積澱用戶、產生品牌效應,恐怕很難在當下格局固化的交易所賽道里出頭了。」
互動時間
你遭遇過交易平台跑路嗎?
對區塊鏈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蜂巢財經News」,在文章末尾進行投票。或直接搜索「fengchaocaijing」添加好友,解鎖更多新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