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20年非主流相聲的于謙,馬上要和主流相聲界合作啦?
確實,于謙將主演由北京市曲藝家協會組織創作的相聲劇《依然美麗》,5月份就要在北京的劇場亮相。
我們都知道,于謙原是院團相聲演員出身,最早在北京曲藝團學員班學習相聲,後來就進了北京市曲藝團,再後來進入中國鐵路文工團,其間與郭德綱開始合作,而後成為德雲社的中流砥柱,與郭德綱一起成為國內最具市場號召力的相聲演員。
這20年來,于謙一直在德雲社與郭德綱合作,而這一次又要回老東家主演正能量的相聲劇,到底是怎麼回事?
01
這就要從於謙當年開始學相聲的時期說起。于謙是天津人,但從小在北京跟著親戚長大。由於喜歡相聲,1982年他在13歲的時候,就考入了北京市曲藝團的學員班,也叫團帶班,從此與相聲結緣。
學習幾年之後,于謙就順利進入曲藝團成為專業相聲演員。按理說八十年代是相聲的中興時期,很多相聲演員都很受歡迎,但對於于謙他們這樣的小字輩演員來說,根本找不到演出的機會。
於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于謙就開始混影視圈,在《編輯部的故事》、《小龍人》等多部影視劇中出演配角,還在一些電視綜藝節目中露面,後來還進修了編導專業。
在後來零星的相聲演出當中,于謙遇到了郭德綱,而後又合作多次,互相感覺表演起來很舒服,脾氣也相投,才下定決心加盟德雲社。而後,兩人便迎來了德雲社的春天。
德雲社走紅之後的這十幾年裡,于謙都是郭德綱配合最為默契的搭檔,在德雲社的地位舉足輕重。儘管左右逢源的于謙,這些年和主流相聲圈依然保持著親近的關係,但一般都是私下交往,公開合作演出的機會極少。
02
而這一次,于謙為什麼選擇出山了呢?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和這部戲的演員們感情深厚。說起來是一次演出,其實更有點兒像于謙和當年學員們的一次同學會。
于謙和相聲劇中的其他演員,包括李偉建、武賓、劉穎等人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主演許娣是長他們十幾歲的學長。雖然後來大家在不同的院團工作和發展,但講究情義的于謙和這些「發小」的感情卻依然濃厚。這一次,北京市曲協主席李偉建策劃組織相聲劇《依然美麗》,邀請眾位同學加盟,包括于謙在內大家都非常痛快地答應了。馬上,就是于謙他們進學員班40周年了。
其中,劉穎如今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工作,是李金斗的大徒弟,1982年于謙進學員班,從一開始就是與劉穎搭檔,兩人一起合作了十年。而武賓和李偉建,是1984年進入學員班,算是于謙和劉穎的師弟。
03
另外對於謙來說,參演相聲劇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當年于謙他們在北京曲藝團學習時,相聲劇這種形式風靡全國,于謙他們都是看著陳湧泉等那些老先生演,如今他們這一代曲藝人還能在台上用北京話演繹北京題材的相聲劇,也算是一種傳承。
由此也能看出,九十年代曾經從相聲「脫隊」的于謙,當年在內心其實還是愛相聲的,不想讓相聲在他們這一代手裡丟掉,只不過由於那時相聲實在不景氣,每月到手區區幾塊十幾塊錢工資,為了掙錢養家,才不得不忍痛割捨,投身到其他領域。
好在多年之後他遇到了愛相聲、會相聲的郭德綱,兩人堅持多年之後終於功成名就,在讓更多人走進劇場聽相聲的同時,自己在台上說相聲,也能享受到相聲藝術帶來的無限愉悅。
04
今年也是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成立25周年,也就是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于謙和郭德綱也會在五月份舉行相聲專場。除此之外,他也將主演這部他「重回」主流相聲圈的新作品。
充滿正能量的主流作品往往不足夠精彩,這次被于謙演出來,會不會不太一樣?到時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