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所建在海邊的學校!它承載了厚重的歷史,也記載了一代青春

2019-05-26     微觀泉州

學校建在海邊是一種什麼體驗?

是走出校門就能擁抱碧海藍天?

還是打開宿舍的窗戶就能面朝大海?

這些美好的願景

每個南僑人在踏入校園的前一刻

或許都有過



-「在南僑的三年里,你去踩過那片細膩的沙灘嗎?」

-「沒有。」

-「那你去玩過碧藍清涼的海水嗎?」

-「……也沒有。」

儘管它與學校只隔了一條馬路。




儘管每個早晨,你都能從宿舍看到海面上緩緩升起的日出。



拍攝於女生宿舍樓

然而,除了被海風吹得日益粗糙的皮膚之外,也只有每個晚自習夾著悶熱的夏風吹來的「海的味道」時刻提醒著我們——

南僑,就建在海邊啊!



南僑中學,在整個大泉州地區名頭並不響。一部分是因為泉州「名牌高中」太多,被掩蓋了光芒,另一部分是因為它地處晉江龍湖,和市區相隔甚遠。

但是對於從這裡走出去的學子來說,南僑仍然代表著無限的光榮和自豪。



1946年創辦。

20世紀五十年代發展為泉南名牌完中校之一,被譽為「東海明珠」。

1956年十周年校慶,宋慶齡、何香凝、李維漢、葉飛等相繼題詞勉勵。

2006年躍升為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



73年悠悠歲月,它承載了厚重的歷史,也記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南僑真的很小。

但是,在每一個早自習鈴聲響起,而你還沒到教室的時候;在每一次放學,舊校門緊閉只能走到新校門的時候;在每一次跑完800米,還要走到教學樓的時候……

都會不禁抱怨,南僑真的太大了!



那年,學校門口「人類推動時代巨輪」的雕塑,被我們戲稱為「拿破輪」。




那年,我們調侃辦公樓簡直就是土豪建築,不是因為樓層高,而是因為裡面有電梯。




那年,我們把課程分為「好課」和「壞課」。期待了一個禮拜,終於可以去音樂教室上一節「好課」,卻在英語老師的微笑和我們的哀嚎中,只能把希望寄託於下一個禮拜。





那年的操場,我們頂著烈日,聽著校長「國旗下講話」,只要揪到不標準的發音,就要分享給前後左右的小夥伴,然後大家一起偷偷地笑。




那年的大禮堂,我們看過十佳歌手,給班上那個說話聲音甜甜的女生投了一票;我們參加過義賣活動,買了一堆一次也沒用上的東西;我們猜過謎語,獎品已經記不得了,倒是記得猜對的那一刻,笑得像個傻子……



那年的圖書館,我們苦於教室沒有空調,偷偷溜到裡面蹭冷氣,順便也借了幾本書。然而,名著沒看幾本,小說倒是看了不少。



那年的科學樓,我們在梯形教室聽過講座,在實驗室做過實驗。

很多人不知道,科學樓二樓有兩個很大的空地,我們利用了好幾個午休時間,在那裡排練藝術節的節目,雖然最後節目被斃沒能上台,也依然歡喜。



那年的教室,沒有空調,只靠風扇就度過了一整個夏天。下課後男生喜歡靠在欄杆上聊天,偶爾還會在狹窄的走廊里跑鬧。

如今新建的教學樓已經有了空調,但是除了夏天不熱反而有點冷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不一樣。



舊教學樓



新教學樓

那年的園丁園,有一汪不太清澈的水池和一座假山,現在換成了宋慶齡的雕像,旁邊還新設了一個涼亭,微分吹來,柵欄上的藤蔓輕輕搖晃,特別好看。



via@南僑中學學生會

以前的園丁園




新的園丁園

那年的食堂三樓,不出意外的話,每次考試,年級前50都會被安排到這裡。



那年的宿舍,從一開始晚自習結束趴在床上和室友聊八卦,到後來挑燈夜戰只為了再多背幾個單詞……隨著高考逼近,我們的生活習慣也在發生著變化。



-「去食堂嗎?」

-「不去。」

-「我請你吃雞腿。」

-「走啊!」

那年,我們嫌棄著老食堂軟爛的米飯,嫌棄著新食堂亘古不變的菜色,卻拒絕不了老食堂的雞腿、雞排、串串香,也拒絕不了新食堂玉米味和黑胡椒味的烤腸。




那年,學校校門口的小吃和飯店拯救了我們無數個不想吃食堂的夜晚。在周圍的店鋪不斷倒閉又重新開張的反覆中,奶茶大叔、老黑阿、晨光文具、南僑購物中心堅守了好多年。



那年,無論學習時間有多緊張,班上的男生也總能騰出時間去打籃球。

那年,一到下午4點,體育生就遍布操場的各個角落。

那年……高中的那三年……




我們就像被抽出的時光切片里的旁觀者,站在青春的終點,看著曾經的自己。



那年的我們穿著整齊的校服,留著寸頭或扎著馬尾辮,做著當時那個年紀無法參透它真實意義的事。

啼笑皆非,卻一腔熱血。



從前的日子很慢,慢到800米的跑圈,總覺得怎麼也跑不完。

從前的時間很快,快到高中三年,彈指一揮間。



好像不久前還踏著鈴聲跑進教室,高興地跟同桌說還好沒有遲到,一扭頭,發現班主任站在後門對你微笑,讓你「出來一趟」。



好像不久前還拉著好朋友一起去上廁所,一起繞著操場走了一圈又一圈,從聊八卦到聊高考志願。



好像不久前我們還在百日誓師,每天看著貼在黑板旁邊的高考倒計時日曆,一邊緊張著時間越來越近,一邊激動著馬上就要脫離苦海。



好像不久前還坐在教室里,看學長學姐的加油視頻,還站在走廊里,看著學弟學妹們熱血沸騰地為我們喊樓,隨著孔明燈飛向高空,在心裡對自己說「高考加油」!



via@南僑中學學生會

明明那段時光還歷歷在目,可是怎麼一轉眼,就只剩10天,1天,過去1年,4年……



還記得高考前幾天,我們把一箱又一箱的書,從教學樓搬到了科學樓,把我們的教室,布置成了考場。



科學樓前面的鳳凰花沉寂了許久,直到高考結束,才火紅了一片。

一直沒有說話的班主任,最後還是沒忍住煽情,指著樹說了一句:「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終於,也送走了你們。」



via.@南僑中學學生會

6月8日那天,沒有我們以為的瘋狂扔書、抱頭痛哭。只是快速地收拾著記載了三年青春的課本,沒有多餘的客套,也沒有不舍的擁抱。

好像只是在放一個不長不短的暑假,好像,9月1日那天,陪在身邊的還會是你們。




校園的時光一再倒回,故事一再重演。

還會有人偷偷改窄腳褲,還會有人上課偷吃零食,還會有人偷帶智慧型手機,還會有人偷牽手在操場散步……



沒有人永遠18歲,但是永遠有人18歲。

青春一直都在,老去的,只有我們……



南僑再見,即使不見面,也會常常想念……

來源|微泉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e4fGGwBmyVoG_1ZLD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