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上墳不小心說出真心話,網友:這要把老祖宗氣醒了咋辦

2021-02-21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小男孩上墳不小心說出真心話,網友:這要把老祖宗氣醒了咋辦

--01-- 小男孩的真實心愿

小男孩給祖先上墳,一邊磕頭,一邊念叨著心裡話:「恭喜發財呀!老祖宗,保佑我天天玩手機,又不做作業,又不遭打。」正念叨起勁的時候,旁邊一根竹棍悄然舉起……

網友們紛紛說,這要是把老祖宗氣醒了咋辦?

這孩子的心愿也是最真實的心聲了:不想寫作業,只想玩手機,還不會因為玩手機挨打,這幾點不光是這個孩子的心愿,也可能是所有小孩子的心愿,甚至包括很多大人的心愿也是如此,不信你們拍拍自己的良心,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願望?

人大博士,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褚殷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教孩子自律,怎麼自律?手機在手裡抓著,我自己一刷刷到半夜。我連沙子都搭不起來,你還讓我找岩石?

所有的社交媒體都在用算法和我們爭奪孩子,那都是人力學家開發出來的,是北大清華的人開發出來的。他們讓孩子上癮,然後告訴我們要教孩子自律。

我高考都沒斗過他們,我現在怎麼斗過他們?」

很多成人都沉浸在手機里無法自拔,反過來要求孩子做到自律,這事不光是難,底氣也不夠足!

--02-- 手機的危害

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做過一項研究發現:

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的一項測試也顯示,兒童對於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比成人多60%。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孩子每天對著手機,會對發育中的神經系統,造成比成年人更大的傷害。

除了對大腦發育的潛在傷害,長期使用手機還會造成:

  • 頸椎容易出現問題:當一個人的頭部保持45度傾斜時,頸椎將承受20多公斤的重量,而隨著低頭姿勢的變化,頸椎需要承受的重量也會越來越高,已經相當於一個5歲孩子的重量,或者一個裝滿東西的大號行李箱;
  • 對眼睛傷害極大: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家介紹說,手機輻射對於水分越多的器官傷害越大,之前曾經有過報道,一個2歲多的孩子,因為長期看手機,眼睛已經達到近千度的近視,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
  • 性格變得孤僻: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宅,不願意出去面對外界,性格也變得孤僻不合群;
  • 容易情緒化:從虛幻的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中,人容易變得無聊,易怒,脾氣暴躁

--03-- 學校採取的措施

近日,北京市教委對各區學校提出了「北京版」手機管理要求。

要求合理設置校內統一集中保管學生手機的必要設施設備,將這項事務變成一項專項事件,要求明確手機保管的責任人,確立手機保管的工作制度和規範,避免手機丟失或者損壞。

同時希望獲得家長們的理解和贊同,實現家校合一。

這個要求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家長們是舉雙手同意的。

jason所在的班裡學生們一般是佩戴電話手錶上學的,也有一些孩子有手機,對於手機管理,學校沒有統一規定,是由班主任自行制定的,有的班主任要求是不准攜帶手機和電話手錶上學,有的班主任允許學生帶,不過會要求學生們到校後,主動把電話手錶和手機都交給老師,由老師統一保管,放學後再拿回。

--04-- 作為家長的職責

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做到不沉迷手機?

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以身作則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一條人人皆知卻人人很難做到的一條原則。

曾經看過一期樊登採訪暢銷書作家張萌的視頻,張萌曾經寫過《人生效率手冊》,我讀過之後很受啟發。在被採訪時她提到,自己受影響最深的就是自己的媽媽,在她18歲之前她一直認為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是不可能逾越的存在。

她的媽媽每日工作很忙,但是每天一定會堅持回家吃晚飯,同時在晚飯後,全家都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看1小時的書,在看完書後要相互討論一下書的內容和收穫。最初張萌不會說,但是爸爸媽媽一直鼓勵她說,這樣長年累月的培養下,張萌變得越來越優秀。

詩詞才女武亦姝,爸媽最初和其他父母一樣,也是把武亦姝放學後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要求她背詩看書,但是發現武亦姝對此非常敷衍,他們試圖用高壓政策時,又引發了武亦姝的更加反感,直到後來他們請教了一位朋友,才明白,只有父母先去熱愛那件事,孩子才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模仿。

於是,武亦姝的父母下班後不再讓孩子獨自面對,而是一起看書,或者一起陪著她背詩詞,玩成語接龍等遊戲,慢慢地,武亦姝也真的愛上了詩詞。

很多人都知道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但是很難做到,做不到可以嘗試著去做,就像要求孩子去自律一樣,先嘗試要求自己自律

轉移注意力

就像那個有名的棉花糖實驗,科學家給一群3、4歲的孩子糖果,告訴他們如果能忍住不吃,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如果忍不住吃了,那就只有那些了,這個實驗是想證明孩子如果能夠管控好自己,就能管控好未來。

但是幾歲的孩子自控力真的不高,那些最後忍住不吃的孩子,多半採用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看向糖果,和別的孩子聊天等方式來控制自己。

這種方式也可以運用在沉迷手機上。

看過一句話說,如果孩子沉迷手機,那是因為他身邊沒有比手機更有意思的生活

從小就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而不光是學習,可以是棋類益智遊戲,也可以打球等運動,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有鑽研的樂趣,孩子的注意力有被吸引到其他地方,才會不容易只沉迷虛幻的世界。

--05-- 結語

大道至簡,孩子沉迷手機,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從親子關係,溝通方式以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父母做到榜樣作用,同時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著手,只要這些做到了,孩子對手機就不會過於沉迷,因為,「有比手機更有意思的事情」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