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詩壇方向——中華文化

2019-12-10     問香號

文(劉濤)《來函照登》

近日,我在翻看《今日頭條》新聞時,偶遇一篇好文章,即《在全國詩歌座談會上,詩歌界代表談到——用星空般的詩篇照亮靈魂》。

寫這篇文章的人,是《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在《今日頭條》上,由問香號轉發的。

何為「星空般的詩篇」?怎樣才能「照亮靈魂」?

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語文老師教過我的詩《天上的街市》: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街上閒遊/不信,你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這首耳熟能詳的現代詩,是20年代時,一位名叫郭沫若的青年詩人寫的。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狼子野心和張牙舞爪,面對統治政府的喪權辱國,詩人悲憤交加,大聲疾呼。用詩表達,渴望自由,心向光明!

時至今日,過去多年。我都能回憶起在課堂上,老師用渾厚的聲音,抑揚頓挫地帶領同學們進行朗讀時的感人情景。

後來畢業步入社會,雖工作繁忙壓力較大,但我一直堅持著喜愛詩歌的習慣。遇見好詩,喜出望外。

感謝中國政府改革開放好政策,所取得舉世注目輝煌成就。只是個人感覺美中不足,就是我的業餘愛好即詩歌創作前景不盡人意。不知從何時起,「詩若迷霧遮星空,作品平庸厚臉捧。梨花詩體淡如水,熱炒現賣為了誰?秀華睡詩變網紅,詩刊首推波瀾洶。更有甚者下流風,不知羞恥反為榮。」

詩在蒙難,代人受過;利益驅動壑難平,邪氣猖獗歪詩風。這裡我得鄭重聲明:詩歌隊伍里的害群之馬只是少數,奉勸你們及早改弦更張,回頭是岸……

當然最讓人不解或痛心的是,有些網友固執己見。看到自己喜歡的「名人」作品,毫無戒備,從頭到尾悉數家珍,如獲至寶。當有人苦口婆心善意提示他時,他會立馬翻臉,並找種種不恰當的藉口為作者進行開脫。明知「香水有毒」,偏要抹在臉上。珠不知罌粟花奇香,身上毒性危害社會。不健康的下流詩,也是一樣。

如今的中國,變得更加自信。中國的詩壇,將蔚然成風。詩友和氣交流,詩人勇於擔當。

在全國詩歌座談會上,與會者葉玉琳的發言我選一段:「現在有一些人憑藉網絡和自媒體的自由與便捷,要麼無病呻吟、矯揉造作;要麼描寫暴力、刻畫色情之惡俗,將無恥視為高尚、將低級視為趣味,對那些真正健康向上、充滿生機的詩歌滿懷鄙夷和不屑。」可謂震耳欲聾,直擊要害。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錢小芊在會上說得好:「以詩歌書寫人民,把詩歌寫給人民,由人民評判詩歌」,「好的詩歌應當傳頌在人民的口頭,涌動在人民的心裡,成為廣大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對此觀點,值得肯定。

如果把中國詩壇,比喻成一棵參天大樹;我尊重那些天天養護它的人,更喜歡這棵樹上出現的啄木鳥,因為它是害蟲的天敵!

親愛的詩友們,讓我們張開雙臂,共同擁抱中國詩歌界春天的到來。早看日出迎朝霞,夜觀星空北斗明。詩壇群雄勇逐鹿,百家爭鳴百花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Wl78m4BMH2_cNUgi8G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