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後的高曉攀不僅堅持上場演出,還堅持原創,數易其稿精益求精

2020-03-12   影視凌凌漆

2008年,年僅23歲的高曉攀,組建了自己的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並擔任班主,開始創業。

如今,經過12年的艱辛創業,他們已經有了近百名相聲演員和專業團隊,也從以往的單純相聲演出,成長為集相聲,小品,話劇,網劇等於一身的專業化團隊,不僅在北京有4家小劇場,還在其他城市開有分鋪。

他們裡面的知名演員,除了高曉攀,尤憲超,還有金霏,陳曦,陳印泉,侯振鵬,徐濤等,他們五個號稱「嘻哈五虎」,各有所長,多才多藝。

他們既堅持傳承傳統相聲藝術,又敢於創新,堅持創新,創作了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的好作品,也是相聲界一支實力強勁的有生力量。

現在,他們又在今日頭條,西瓜頻道,抖音等推出的線上喜劇場,開始了新年的首演。

傳奇人生

高曉攀,80後,河北定州人,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顏值超高,氣定神閒,榮辱不驚,完全具有明星氣質,可以說算是一個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的人吧!

其實,他的早年生活也是非常坎坷,在成名之前,不僅憑藉流利的口才與帥氣的儀表,當過婚禮司儀、主持人,還做過售貨員、推銷員,以及油漆工等,可以說,這些平凡,普通,樸實的工作,既是對他性格的一種修煉,也是一種人生的積澱,更為他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了很多豐富,接地氣,有人情味的寶貴素材。

在聽他的相聲,看他演的小品,或者觀看他的訪談節目時,總能感覺背後那種樸實,真摯,以及靈活,機靈勁,情商很高,這些都是他的生活積澱,是歲月賜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這一行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再苦再累,他也始終沒有放棄,而是靠著對相聲的熱愛,大伙兒的支持,一路向前,最終堅持了下來,並在相聲界真正站穩了腳跟。

2015年,他整整30歲,這一年可謂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年初,他首次走上春晚的舞台,與馮鞏、尤憲超等合作小品《小棉襖》,在裡面扮演一個上門拜見老丈人的福建女婿,他的台詞,神態,動作,以及呆萌呆萌的表情,都非常精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個月後,高曉攀參加了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總決賽,他和尤憲超說的相聲《論捧逗》,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最終遺憾落敗,但是,人們卻從此記住了這個又帥又有才的高曉攀。

3個月後,他的個人自傳《別慫》正式出版。不僅郭德綱親自為其作序,還有多位名人大力推薦,書里既有關於他本人的一些成長故事,也有關於相聲界的傳奇故事,用書里的話說就是,「慫是一種病,本書是一劑良藥」。可見他的直言,真誠,執著。

從此,人們也稱呼他為「80後相聲代言人」。

對相聲的熱愛

其實,高曉攀的成功,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對於相聲這門藝術的熱愛。

他和尤憲超的黃金搭檔,配合默契,精彩紛呈。

他在說相聲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對相聲這門古老藝術的傳承,不僅自己成名後還堅持上場說相聲,還經常邀請老前輩一起登台說相聲,這裡都能夠看出來他對於相聲這門藝術的真正熱愛。

一方面注重傳承優秀藝術文化,一方面也注重與時俱進地創新,尤其是把80後、90後等喜歡的新潮流,新時尚等,巧妙加工後融入到相聲作品中,既富有時代感,又具有傳播力,這也是他一直在堅持做的一件事情。

在他的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里,絕大多數都是80後和90後的青年相聲演員,他是他們的老闆,也是他們的支持者,培養者,同行者。

而且最重要的是,高曉攀的很多作品,都是他自己親自創作,反覆打磨,這背後也浸透著多少的淚水與汗水,我們可想而知。從2008年至今,他已經創作了近百個作品,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相當高,從來沒有一刻鬆懈過。

他的經典作品《小先生》,就是他翻閱了上百本書,創作了47稿,最終才形成的劇本,也是他把文言文與喜劇相結合,從而推出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在突破中有創新,整部作品更是古色古香,充滿韻味,令人難忘。

小品有人情味

看高曉攀的小品,也是極其接地氣,富有人情味,笑過之後會讓人想一想,悟一悟,能夠留下很多思考。

在小品《上課請聽話》中,高曉攀表演的校園生活,幽默風趣,懸念迭起,富有趣味性,又有啟迪性,也引起了人們對於教育的關注,以及教育方式的反思。

在小品《80 90 00》中,高曉攀飾演的00後嘉賓,也憑藉精彩的表演,讓人捧腹大笑,印象深刻。尤其是他提到的「我來自南方河北保定市」等台詞,妙趣橫生,又透出一股子無厘頭的味道。這裡面不僅表現了三個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之間的語言,思維,文化等方面上的差異,還有對於這種現象的一種探討在裡面,留下很多思考。

毫無疑問,高曉攀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人,而且始終堅守初心,堅持原創,並在相信,小品,影視等多方面齊頭並進,相信他的演藝之路也會越來越好,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