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中國歷史上的驚人巧合之漢朝與唐朝的巧合

2019-10-20     萌小糸說歷史

我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個特彆強悍的王朝,唐朝和漢朝,漢朝滅匈奴,平百越,唐朝滅突,平高句麗,這兩個王朝在我們現在看來,無一不是強大的存在,如果兩個王朝能同在一個時代,那誰會更勝一籌呢?今天我們說一說中國歷史上的十大驚人巧合之漢朝與唐朝的巧合。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之為兩漢。西漢的創建者是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東漢的創建者是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篡漢自立的短暫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兩漢是中國在世界上非常輝煌的歷史時期。漢高祖至文景兩帝時期的漢朝,經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成為東方第一經濟強國,與西羅馬並稱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匈奴戰敗後被迫向北逃竄。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大通道,中國從此成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後蒙古人發生叛亂。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將中國人稱為「漢人」,而漢朝人對這樣的稱謂也很滿意,「漢」從此成為偉大的華夏民族恆久的代號。

而多年以後,中國又出現了一個唐朝,也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首都。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控制。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稱神都,史稱武周,也稱「大周」。「大周」國號一直延用到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唐朝在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後日漸衰落,至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朝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唐朝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這兩個強盛的帝國之間有很多巧合之處:都前承一個強大而短命的王朝,都繼承了其豐富的遺產,並且除名義上的改朝換代外,實質上都幾乎是前朝的延續;都有一個中興的過程,東西漢的承接與安史之亂前後的唐朝,都歷盡艱險而不亡;在開國初期,都有一個女人掌握朝政大權(漢朝是呂雉,唐朝是武則天),並且在權力回歸後,都有一個中興時期(文景之治和開元之治);都面對一個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而且都在軍事上處於優勢地位,並最終迫使北方民族走向衰敗;都大力發展西域,並統治西域廣大地區。

漢唐在我國歷史上都是當時極為強盛的朝代,通過以上的對比不難發現,唐朝軍隊的軍力比漢朝的要更加強大,但是漢唐兩個朝代相差了一千多年,時間是無法改變的,唐朝的人口、生產力水平、以及經濟實力是漢朝無法相比的。但漢朝對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我們稱自己為漢人、我們把說的話稱之為漢語,寫的字稱之為漢字。

這是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所不能比擬的,當然,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也難以逾越,唐朝的對外交流更加的廣泛,把中國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地,時至今日,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要說兩個朝代真正的差距,那可能就是時間上的差距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L9e520BMH2_cNUg4M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