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漸冷,但沒想到最近的新聞也一則比一則令人發顫。
昨天,具荷拉出殯,我們還沒有從這個花季女愛豆的悲傷中緩過來。就又傳來了高以翔在錄製綜藝《追我吧》時猝死。
事情是從昨天清晨的一則爆料開始的,微博網友在網上公布了高以翔在節目錄製現場暈倒,情況嚴重。
根據其發布的爆料來看,高以翔在節目暈倒後就一直做了15分鐘的心肺復甦,節目嘉賓一直在喊著醫生呢,但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後來被緊急送醫。
扒一姐在早上醒來看到微博上的「爆」的時候,還在祈禱這是個假料。
但不幸的是,中午的時候,還是傳來了不好的消息,高以翔去世了。
明星們紛紛發博悼念他。
剛如徐崢,更是直接質疑節目組。
出於好奇,扒一姐去看了一下這個節目,運動強度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一共兩千米的跑道,期間各種障礙賽。
轉動的錐形通道
高空滑索
飛檐走壁
徒手爬高樓
一檔綜藝而已,不知道的還以為拍武俠片呢!
就連專業運動員,一場下來也累得夠嗆,更別說只是平常偶爾運動的明星了。
世界拳王鄒市明這段,相信很多人在微博上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細細琢磨還是覺得很恐怖呀。
鄒市明經過一段時間的奔跑,在轉盤上,可能是因為沒有把握好平衡又或者是體力不支,跌入海洋球池子,半天都沒有爬起來。
宋祖兒最先發現不對勁,一直用話筒喊著:「市明哥,你還好嗎?」
其他嘉賓也在說著:「要不要找人去看一下。」
直到主持人華少強調了幾次:「真的找個人去看一下。」
節目工作人員才上去查看,螢幕前的我們通過節目剪輯,能聽到鄒市明在海洋球中說的:「我的腿抽筋了,腿沒力了」。
但在現場,環境嘈雜,估計誰也聽不到他這句話,如果不是明星嘉賓發現不對勁,再晚一段時間去查看,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扒一姐不想評判節目組是否存在過失。
只是因為現在的綜藝節目,不僅僅是極限運動類,而是幾乎所有的不管是戶內戶外,任何性質的節目,這種抓眼球的環節設計是常態。
而看客也習以為常,如果明星嘉賓沒有按照預期去做,就一定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評價。
前不久播出的《奇遇人生》第二季第一期嘉賓Angelababy,節目安排阿雅和Baby跟著一位在世界騎行12年的72歲老人徐玉坤,完成一段騎行。
節目裡Baby與阿雅跟著這位老人騎行一段時間後,開始體力不支,坐車前往目的地,Baby在節目裡說:自己當天生理期,身體不適。
就因為這一句話,節目結束後,網上評論開始說Baby毀了這檔高分節目,那麼嬌氣怎麼不在家呆著,參加節目又不是讓你看風景的。
扒一姐當時看完評論就很奇怪,女生生理期本身體質就會下降,為什麼要強迫別人一定要怎麼做呢?
之後阿雅也在節目裡說了:「你不用一直保持最好的狀態。」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中,空中跳傘環節,只有張嘉倪放棄了沒跳,就被全網群嘲。
扒一姐印象最深的就是但凡到澳門錄製的節目,一定會被要求跳一次澳門塔,如果你猶豫了,常見的勸說就是:「來都來了,不要為自己留遺憾。」
當然,這類環節的設置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但道德綁架就有點過了。
就像吃辣的人永遠無法理解不吃辣的人,不恐高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恐高的人站在高處的感覺,當下的感覺永遠只有自己知道,看客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價別人,但真的沒必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掀起一股競技運動類綜藝節目熱潮,或許是受到國外綜藝的影響吧!
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綜藝節目,要求明星嘉賓要在短時間內達到專業運動員可能幾年才能達到的標準,這其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2013年的《中國星跳躍》,專業的跳水節目,節目中的多名藝人受傷,當時也出現了釋小龍助理溺亡的新聞,或許是因為沒有流量,這件事的輿論沒多久就消失了。
2016年《了不起的挑戰》中,某期挑戰消防員實訓訓練中,樂嘉重要部位受傷。
國外像這樣專業的競技節目也有,2011年《金妍兒的KISS&Cry》是一檔專業的花樣滑冰節目,節目的中的藝人也多有受傷,鄭秀晶曾經在節目中說:自己差點「殺」了搭檔,她們穿的冰刀滑冰鞋,在練某一套動作時,差點滑到搭檔脖子上的,幸虧搭檔躲了一下。
種種事故顯示,這種專業的競技類節目,對於非專業的明星藝人來說,是存在一定危險性的。
更何況是像《追我吧》這樣的極限競技類綜藝節目。
昨天事件爆發後,有網友爆料一張這檔節目的節目理念照片,上面赫然寫著「挑戰遊戲」+「瞬間死亡」。
當挑戰人體極限成為節目的追求,當生命被排在節目效果之後,這樣的節目所傳遞的價值觀是什麼呢?呼籲大家都來挑戰人體的極限嘛?而這樣挑戰極限的節目環節還不在少數。
光腳挑戰雪天吃冰棍
臉上夾夾子
拉飛機
彭彭背兩筐蘿蔔
這些挑戰人體極限的環節,對於明星嘉賓身體的損害是不言而喻的,那為什麼這些環節還是會屢屢出現呢,答案是一個詞:「節目效果」。
有衝突點,明星痛苦的瞬間可以通過剪輯變成笑點,觀眾愛看,節目就做,這是娛樂至死時代最大的痛點。
綜藝節目想要節目效果無可厚非,但有一個原則是在生命面前,任何東西都是要往後排的。
觀眾也不要以尋求刺激來要求明星,因為生命和健康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希望下一次,不是再以生命的代價來給我們帶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