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省管一條街,一個家有三省人

2019-10-26     聚焦汕尾百德

三個省管一條街,一個家有三省人

36年前的1983年,31歲的陝西作家賈平凹沿著丹江來到陝西商洛一帶遊歷,到了商州的邊緣,只見一片繁華地面,不禁文思泉湧,寫下一篇風情萬種、搖曳生姿的散文《白浪街》:

一條白浪街,成為三省邊街,三省的省長他們沒有見過,三縣的縣長也從未到過這裡,但他們各自不僅熟知本省,更熟知別省。街上有三份報紙,流傳閱讀,一家報上登了不正之風的罪惡,秦人罵「瞎?」,楚人罵「操蛋」,豫人罵「狗球」;一家報上刊了振興新聞,秦人說「燎」,楚人叫「美」,豫人喊「中」。


賈平凹筆下的白浪街,位於河南、陝西、湖北的交界處。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光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就有40多處,俗稱「一雞鳴三省」。可是,像白浪街這麼奇特的地方,還是極為罕見。

一方面,是河南、陝西、湖北三省,都在這裡設置了基層政府。

陝西和湖北都叫白浪鎮,一個隸屬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南縣,一個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河南的叫荊紫關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3個鎮政府所在地離白浪街都不遠,最遠不過兩公里左右,最近的陝西白浪鎮就在白浪街上。


這就意味著,小小一條不到500米長的街道,被3個省同時管了起來,不像有的三省交匯處,處於「三不管」狀態。

另一方面,白浪街有一塊神奇的三棱石,站在上面就等於「一腳踏三省」。

這塊神奇的三棱石叫「三省石」,位於白浪街街心的「三省亭」。一面朝西,一面朝東南,一面朝東北。朝西的一面歸陝西管,朝東南的一面歸湖北管,朝東北的一面歸河南管。遊客到了此處,往往會站在三棱石上,「到此一游」,體驗一把「一腳踏三省」的豪氣。


現在,「三省石」朝向陝西的一面,是陝西的兩層樓民居;朝向湖北的一面,是湖北的「農家小屋」;朝向河南的一面,是河南的「三省客棧」。賈平凹《白浪街》全文就刻在「三省客棧」的外牆上。

昔日的白浪街,位於河南、陝西、湖北三省的交通要道,被湖北人稱為「鄂之門戶」,被河南稱為「豫之屏障」,被陝西人稱為「陝之咽喉」。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形成一幅熱鬧繁榮景象。同時,以古都洛陽為代表的黃河文化、以雄奇三峽為代表的荊楚文化、以古都西安為代表的秦川文化在這裡匯聚、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因此,白浪街還得到了一個外號:「小香港。」


不過,這些年來,由於交通、政策、資源等的邊緣化,白浪街逐漸沉默下來,多少變得有些冷冷清清。如果不是旅遊旺季,幾乎很少有遊客前來參觀。少有的幾個遊客,往往也只是踩到「三省石」上拍幾張照片,然後匆匆離去。

好在白浪街的居民已經習慣了這種從喧鬧到寂寞的變化。他們有自己的生活。


其實,對於居住在白浪街上的居民而言,他們並沒有很刻意地去區分自己是哪省的人。因為,三省居民彼此通婚已經很常見。如今在白浪街,有不少人家只有幾口人,卻來自3個不同的省份,說著3種不同的方言。好在這3個省的方言差距不大,交流起來並不困難。

河南、陝西、湖北三省都是歷史文化沉澱很深的省份,有豐富的文化。逢年過節時,白浪街的三省居民會齊心協力搭建一個戲台子,輪翻上台表演漢調、秦腔、豫劇。

每當看到這種動人的場景,就會想起一首民謠:「雞鳴犬吠聽三省,土地毗鄰屋相鄰,百姓同飲丹江水,同舟共濟一家親。」沒錯,這首民謠說的就是白浪街。


參考資料:《白浪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vzTB24BMH2_cNUgzN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