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本報主辦的「滄州驕傲」2019年十大新聞人物評選圓滿結束。評委會以評委投票和讀者投票相結合的方式,最終在本報推出的20名候選人中,選出10人(群體)為2019年的「滄州驕傲」十大新聞人物。
10名當選者是:王紅心、劉格格、律慶堂、滄州一中機器人代表隊、水浩南和商文達、石炳啟、韓芳、朱秀全、《凌雲獅秀——流星》節目組、黃濤。20名候選人中的另外10人(群體)獲提名獎,他們是:王少傑、張軍建、吳玉良、朱寧、趙文嶺、吳桐、黃驊夕陽紅藝術團、王玲、郭自然、張利偉。
從2005年開始,滄州晚報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五屆「滄州驕傲」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在滄州大地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滄州驕傲」已經成為滄州的一個精神品牌,催人奮進。入選「滄州驕傲」的新聞人物,是好人之城的風向標,是當之無愧的「滄州驕傲」!他們可信、可敬、可親、可學,生活在我們身邊,平凡而又偉大。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傳播滄州精神,給人以強大的正能量。
市民王先生說:「每次讀『滄州驕傲』人物的事跡,都會心裡一熱。他們有情懷、有擔當,溫暖著滄州,感動著我們。」
市民劉先生說,2019年「滄州驕傲」十大新聞人物的事跡,記錄了時代的進步,傳遞著人性的溫暖,洋溢著道德的光芒。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普通人也能引領風尚,一件平凡事也會感動滄州。
讀者紛紛表示,「滄州驕傲」十大新聞人物來自各個行業,他們的事跡都很突出。他們雖然平凡,但是都在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和生態宜居美麗滄州的征途中體現了自身的價值。他們身上迸發出的愛崗敬業、甘願奉獻、誠信做人、關愛社會等精神,讓我們每一個滄州人都感到驕傲和自豪。
閃亮的警徽,照亮她29年助人路。
全國道德模範,是她令人仰慕的高度。
風雨無法阻止她助學的腳步;歲月無法磨滅她幫扶的熱情。
她把流浪的孩子摟在懷裡,她為英烈家屬擦去淚水……
她以慈心如海,成為數百名孩子的「媽媽」,她以無聲之愛,成為孤寡老人的「閨女」。
她無怨無悔,努力前行,又以一己之風範,帶動數千人舉起志願服務大旗。
一片丹心分外紅,她捧出的是一顆紅心,更是一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個打工妹,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了助學之中。
攀山越嶺,風餐露宿,何懼山高路遠,哪怕形單影隻。
數千名孩子,因她有了人生的溫暖。
許多個家庭,因她有了年節的盼望。
她是孩子們的「格格姐姐」,鄉親們嘴裡的「獻縣格格」。
她的青春,疊印著大山里跋涉的身影,她的笑臉,映襯著孩子們最真的笑容。
她也因付出,收穫了「網紅」的熱度和「滄州好人」的讚頌。
雪域高原,是雄鷹展翅的地方。
肩負重託,他拋家舍業支邊赴藏。
空氣稀薄,呼吸困難,他視若等閒。
氣候惡劣,條件艱苦,他以苦為樂。
打擊犯罪,他千里追蹤,終讓嫌犯無處遁形。
鬥智斗勇,他實戰練兵,終讓貪腐者膽戰心驚。
他是檢察官,一身俠肝義膽守正義。
他是支邊人,用擔當和奉獻寫忠誠。
課堂上,他們博採古今,遨遊知識海洋。
賽場上,他們智慧超群,指揮若定。
一個個零件,在他們的手裡,有了生命的律動。
一個個編碼,在他們的眼裡,成了百變的精靈。
共同的愛好,讓他們把求知的觸角,伸向科技的星空。
測試程序、調整結構、修改方案、精益求精、百遍千遍萬遍,絕不懈怠放鬆。
敢於挑戰,敢於探索,新時代的好少年,他們站上了世界舞台,他們贏得了世界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冠軍的光榮。
警笛就是命令,他們毫不猶豫,冒死衝鋒。
駕起紅色的戰車,升起高高的雲梯,擎起一條條水龍,面對熊熊大火,他們是天降神兵……
房子著火了,梁架隨時坍塌。
液化罐噴著火苗,隨時可能爆炸。
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們用行動書寫消防戰士的忠勇。
衝進火海,徒手拎起了滾燙的罐體。
在濃煙與烈火中,他們把安全留給別人,把自己置於死神的掌中。
火海逆行,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報效國家,是軍人的職責。
一位退休大校,用另一種選擇,給自己的人生定義了報效的永無止境。
面對村莊破落的街巷,面對依然困頓的鄉親,他選擇了挑起重擔。
制定村規民約,化解積怨矛盾,破舊俗樹新風,他鐵腕治村雷厲風行。
搞綠化,優環境,拆違建……村容換新顏,民心沐春風。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這是一位大校「村官」永不褪色的黨員本色。
談「艾」色變,多少人為「艾」驚恐。
她卻走入患者之中,與他們做心貼心的交流,以無畏化解恐懼的堅冰。
有人調走,她選擇堅守。
有人迴避,她選擇坦誠。
不歧視,不鄙視,平和相待,那是職業的操守和醫者的精誠。
三十年,她一絲不苟調查病患,以關懷挽救心灰意冷。
三十年,她握手的姿勢,成為一位「戰士」最美的風景。
她伸出去的手,握住的不僅是理解,更是一位「戰士」的大愛深情。
他是一個經營者,更是一位技術專家。
他是企業負責人,更是一位創新「藍領」。
高效、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那是企業立足和發展的核心支撐。
埋首實驗室,十年磨一劍,「綠色催化合成技術應用」終獲成功。
這是滄州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這是對創新者汗水的饋贈。
從間歇性生產到連續化生產,工藝升級令同行震驚。
高效、綠色、安全,他讓企業生產工藝站上國際領先水平。
驚險奇絕,是他們奉獻給觀眾的視覺盛宴。
小小年紀,汗灑舞台,翻滾騰躍,剛柔萬變。
以「獅」送吉祥,以「獅」鎮海吼,以「獅」展威武,他們是20名滄州獅,騰躍在國際舞台。
舞流星、蹬人、抖轎子、騰空……
獅文化融入雜技技巧,每一個動作都精妙絕倫。
底座和尖兒配合默契,每一個對接都令人眼花繚亂。
他們是滄州娃,他們是雜技娃,他們把絕活演成了地域文化。
列車轟鳴,生死時速。
狀況突發,箭在弦上。
危急關頭,他縱身一躍,把輕生女拽離了鐵軌。
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數秒之中,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輕生女得救了。列車安全抵達。
他以縱身一躍,成為時代「網紅」明星。
忠於職守,捨生忘死,當它成為一種救人本能,他那縱身一躍,註定成為這個時代最美的剪影。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鄧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