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太「任性」
它說熱就熱,說涼就涼
一點都不含糊
真是娃娃臉,說變就變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愛就像藍天白雲
晴空萬里,突然暴風雨
(其實是要下雨)
下雨就下雨吧
還偏要下一周
你說是不是心塞
每天打開天氣預報
看見雨 頓時心涼半截
周內又又又有雨
這是天氣預報說的
這可不是小編說的
周末天氣怎麼樣
來看最新預報
周六下雨
周日轉晴
周末天氣也是夠反轉!
除了天氣之外
這些事情還需注意
如何過好三伏?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
入伏後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伏天裡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錯,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趕緊往下看!
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
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
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你沒聽過「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積累的嗎?」
這是因為你可能在伏天時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導致了寒氣入體: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等,常吃冰涼的食物,如冷飲、冰鎮水果等。
10個禁忌千萬別犯,
小心落下病根!
忌
1.不開窗通風
三伏天不少人怕熱,閉窗室內吹空調。
其實,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而且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品質會變差,反而致病。
建 議
每天開窗通風2次以上,每次15-30分鐘。
忌
2.只吃果蔬
三伏天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不少人選擇吃點果蔬了事。吃不好,營養不夠,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導致疾病。
天再熱,飲食搭配也不能少:
果蔬不能少:多吃點富含鉀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紅柿、南瓜、豆類、土豆及芹菜等。
來點湯開胃:菜湯、肉湯、魚湯、蛋湯等,餐前少量飲用還能增加食慾。
蛋白質一定有:適當吃些瘦肉、魚、豆奶、雞蛋等。
穀物不可少:出汗會丟失B族維生素,而穀類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
忌
3.冷風對著吹
空調冷風,頸椎對著空調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
建 議
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6℃,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或者搭個披肩。
忌
4.大口急喝水傷心臟
大口大量喝水,水分會快速稀釋血液,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對於冠心病患者尤為危險。
建 議
每次喝水別超200毫升左右,以溫開水為佳,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而是少量多次補水為宜。
忌
5.冷飲不離手
冰淇淋、冷飲適當吃解暑,大量吃會傷身。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粘膜層變薄,出現粘膜水腫和糜爛。
且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食用冰飲,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忌
6.直接沖冷水
老年人在炎熱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體經過冷水的刺激,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一系列刺激反應,對心臟、血壓產生不利影響。
忌
7.整天不出汗
養生要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該出汗的時就出汗,因為出汗既能排走體內毒素,又能調節體溫。
建 議
傍晚出門走一走,微微出汗對身體好。
忌
8.飲料代替水
夏天飲料是不能代替水的。因為此時人體的排汗量和水分蒸發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謝物質不能很好稀釋,晶體沉積,很容易會形成結石。而且長期攝入含糖飲料,容易變胖。
建 議
每天喝夠1200ml以上水,飲料適度。
忌
9.中午不休息
三伏時節應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點前。因天氣炎熱,睡眠會受到一定影響,建議有條件最好睡個午覺,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
建 議
午睡以15-30分鐘為宜,午睡後可以輕微活動,喝一杯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
忌
10.情緒激動
炎炎夏日,人難免會心浮氣躁,但激動情緒傷身體。比如生氣時,血壓會上升我們的臉會漲紅。血管以及心臟部位所承受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高出3倍以上。過分激動,對心臟也是有傷害的。
伏天養生
八
重點
1
養氣
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西洋參泡茶
夏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這是人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乾口渴的問題,西洋參也照樣適用。
因為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黃鱔
入伏的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2
養心
夏季宜注重護心養心。夏天出汗多,傷心陰、耗心陽,是心臟最累的季節,人五臟之中的心與夏相應,故夏季人們當以養心為主。有心臟病史的朋友們尤其要提高警惕。
常吃紅色食物
國家高級營養師李永華介紹,中醫認為,夏季養心,而心最喜歡的是紅色,所以,夏季宜多吃紅色食物。
比如紅棗、櫻桃、葡萄柚、藏紅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養心、溫陽、助眠的功效。
3
健脾
夏天沒胃口、沒有食慾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為後天之本,吃不好就會引發很多問題。
陳皮茶
【食材及做法】
可以在藥店買制好的陳皮,每次取 10 克、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
【功效】
這道橘皮茶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暑天肚子脹氣、消化不好,或者吃飯沒胃口時飲用。
山藥玉米糊
【食材及做法】
買點玉米粉和山藥粉,然後按 3:1 的比例煮成糊狀,食用後對脾胃很好。
【功效】
玉米屬於平補的食物,無論是哪種體質的人,都可以適當吃一些。玉米可調中健胃、益肺寧心,夏天很多人食慾不好,經常吃點玉米很好。
4
祛濕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症狀。
暑濕之氣乘虛而入,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很容易心氣虧耗,出現中暑症狀。
冬瓜蓮子粥
【食材及做法】
冬瓜 100 克,蓮子 80 克,水適量。冬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蓮子洗凈,同煮成粥。
赤小豆薏米粥
【食材及做法】
赤小豆 50 克,薏米 50 克,水適量。將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 2 小時左右,同煮成粥。
5
解暑
三伏天溫度高、濕氣重,解暑祛濕不可少。
豆蔻煮水
【食材及做法】
將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涼解暑,又不損傷脾胃的好飲品,三伏天裡可以適當喝一些。
【功效】
豆蔻發散鬱熱、祛濕的作用不錯。夏季炎熱,貪食瓜果冷飲,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豆蔻性溫,歸脾、胃經,有溫脾胃陽氣的作用。
香荷飲
【食材及做法】
取香薷 10 克,荷葉 10 克(或鮮荷葉 30 克),陳皮 10 克,薄荷 5 克,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藥煎煮 30 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代茶飲。
【功效】
具有消暑理氣、祛濕解表的功效。
6
清火
夏天與「心」相應,人到夏天都上「心火」,而這也是對身體最大的消耗。這個心火有時會導致口瘡、心煩、失眠等病症。
蓮子心
【食材及做法】
如果心煩、失眠、舌尖上還有口瘡,可以用蓮子心 20 顆,也可以加上綠茶,用開水沖泡後飲用。
【功效】
伏天養生必備蓮子心,就是蓮子中間的綠芯,能清熱去火,主要清的是心火。
7
清熱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熱毒過盛,養生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清熱解毒。
綠豆湯
【食材及做法】
如果要喝綠豆湯,煮的時間就應加長,以 30 分鐘到 1 小時為宜,豆子煮爛到開花,湯變得渾濁,喝起來有沙沙的感覺,這樣的綠豆湯清熱解毒的功效才好。
【功效】
綠豆湯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等症狀具有較好的作用。
8
安眠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得不好。根據中醫的說法,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蜜汁藕
【食材及做法】
將鮮藕用小火煨爛後,切片後加適量蜂蜜當涼菜吃,暑天吃藕有安神和幫助睡眠的作用。
【功效】
很多地區有暑天吃蜜汁藕的習慣,有清熱、養血和除煩的多重功效。
(來源:渭南氣象、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