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他說自己的家訓是:
「不要把錢借給別人,也不借別人的錢。」
他雖然捐了120多億現金出去,但他堅決不擔保不借錢,也堅決不借錢給別人。
- 借出去的錢,潑出去的水。
錢,借給人家就等於丟了,什麼時候還給你,就是撿了。
你先掂量一下,是否丟得起,丟得起就借,那就不要在乎人家是否還得起。
關於借錢,學者劉馨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
借錢後足額歸還的人,只占到24.2%,不到四分之一。借錢後,「表面還好,但已經不再相信對方」的人,竟然高達八成。有7.2%的人選擇了斷絕關係。
所以,決定借錢出去的時候,第一原則就是時刻記住:
必須是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借錢,永遠不要超越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如果,因為把錢借給別人,而使自己陷入深淵,那實際上是你自己太蠢。
沒有金剛鑽偏攬瓷器活,做的是傻瓜才做的事,永遠怪不得別人。
我見過為朋友擔保借錢,結果反而為朋友還債的事例;
也見過為了朋友借錢而借錢,結果朋友無力償還,那些幫他借的錢全壓到自己身上,導致下半生落在一直為他人還債的境況里。
要記住:做好人也是需要實力的,否則你不但幫不上大忙,反而把自己繞進去。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永遠不要做。
有能力借錢出去的時候,就得想著:
借出去的錢,潑出去的水。借出去的錢已經不屬於你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心態,那千萬不要借錢給別人。
莎士比亞說:
「不要把錢借給別人,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也不要向別人借錢,借進來會使你失掉自尊!」
- 站著借錢,跪著要債。
我想很多人都幫助過別人,借錢給朋友或親戚。
我也不例外,幾年前借了些錢給朋友,目前還有大幾十萬沒要回來。
借錢的時候,借錢人往往打著友情牌,什麼好兄弟啦,發小閨蜜啦。
再一頂頂高帽子給戴上:豪爽啦,大氣啦,夠朋友啦!
但是,等到要他們還錢的時候,臉色就不好看了。
「你就缺這幾個錢?」
「急什麼?不會少你的!」
還有電話不接,簡訊不回。
最後就是翻臉不認人:
「你去告我好了!」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你拿去吧!」
我覺得有句俗話說得特別對:
借出去是感情,收回來是仇人。借錢就是花錢買仇人。
借出去的錢,想收回來,實在是太太太難啦!
你好心幫別人,借了錢後變了質,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所以,最好錢不要借給別人,確實覺得很可憐,那就送給他。
特別是大數額的錢,一定不要借,借了,那麼收回來的可能性也只有1%不到吧。
畢竟現在的人啊,沒良心的太多,借錢之前你是「爸爸」,借錢之後,他是「大爺」。
千年不賴,萬年不還。
站著借錢,跪著要債。
借錢出去是老爺,出去要債是孫子。
去要債比什麼都難,還得看人臉色,真的很難受,所以儘可能的不借錢,也是一種自保。
劉墉說:
「每一次借錢給朋友,就是把信任一起借出去,並且不抱有可以拿回來的期望,直到拿回來的那天,會有收穫信任的驚喜。」
- 不義之財不能取,橫財必有橫禍。
在這個世間,哪個人不喜歡財?
可是要知道,不義之財,絕不可以取。
因為不義之財不僅留不住,往往還會有很難想像的災難。
世間人無明,以為欠錢不還就是自己的了,自己就能發財了,殊不知,頭頂三尺有神明,因果一分一豪都不會錯亂呀。
《禮記·大學》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意思是說: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財物,會通過非常不好的途徑失去。
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錢財,往往是加倍出的,並且附帶著災難。
大家留意一下就會發現:
那些欠債不還的人,做生意要麼巨虧,打工的要麼失業,總之混的都是越來越災!
因為,每一分錢上都駐著一位財神。
《阿育王經》說:錢即是神,通靈性,遇善則生,碰惡則滅。
錢財是世間唯一沒有生命,卻能生能滅的。
欠人錢的就是借了別人的財神度日,那財神到期是要回家的。
到期了,財神想回家,欠錢者卻阻攔著財神不讓回家,財神必生怨恨,日久生怨,必遭大難,家敗也是必然,子孫後代也跟著受累。
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
意思是說:又有各種利用自己的威勢蠻橫霸占他人財物的人,上天就會估算他的妻子、子女和家人的情況,來讓他遭受相等的報應,漸漸至於死亡。
因果輪迴,有因必有果,害人終害己,借錢不還者,不管有怎樣的念頭,還是想勸一句: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人生中能遇見雪中送炭的朋友,那是上天賜予你的福氣,一定要珍惜,不要揮霍。
再濃厚的感情,也經不起隨意揮霍;再生死的情誼,也經不起金錢的打磨。
錢如鍊金爐,能檢驗人心。
真朋友真感情如真金,愈煉愈純粹,最後收穫真朋友;
假朋友假感情,愈煉愈消融,最後無影無蹤。
人世間知交無幾,知己更零落。
願你我,都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