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聲稱要買卻遭拒絕的格陵蘭島 除了面積世界最大還有啥特色

2019-08-24   掌心春秋

近日,一條名為「買格陵蘭島不成 特朗普取消訪問丹麥」的媒體報道,很吸人眼球。

報道說:「這幾天,美國與丹麥的關係,正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突發奇想」,而突然緊張起來…..

原來,特朗普在訪問丹麥前夕,突然提出想讓美國花錢買下丹麥的格陵蘭島。

但這個想法立刻就遭到了丹麥政府和格陵蘭民眾的反對乃至吐槽,覺得特朗普的想法很「荒謬」。

可誰知特朗普卻反而因此發怒了,稱丹麥這是對美國人民不敬,並直接取消了對丹麥的訪問。」

··· ···

這個格陵蘭島可絕非一般,它的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是全世界最大島嶼。

史料介紹,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人開始遷至格陵蘭定居,世世代代以捕魚狩獵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島挪威人發現了格陵蘭,於是在1261年使之成為挪威的殖民地。

從1261年起,格陵蘭即臣屬於挪威國王。在這之前,諾爾斯格陵蘭一直是共和政體。最初的諾爾斯殖民地消失後,格陵蘭許久未見殖民活動。

1380年丹麥與挪威聯盟,格陵蘭轉由丹麥、挪威共同管轄。

1721年,埃格德經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允許,於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貿易公司和信義會傳道會,標誌著格陵蘭開始再次進入殖民時代。

半個世紀後的1776年,丹麥政府獨攬了格陵蘭的貿易活動。此後格陵蘭的海岸對外關閉。1841年丹麥、挪威分治後,格陵蘭島成為丹麥的殖民地。後挪威與丹麥為該島歸屬問題發生爭端。

1933年,丹麥和挪威兩國同意將此爭端提交國聯下屬的常設國際法院訟裁,根據仲裁結果,丹麥獲得了格陵蘭島的全部主權。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約81.7%的面積被冰雪覆蓋,氣候嚴寒,冰雪茫茫。全島約四分之三的地區在北極圈內,全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內陸地區最低可達到零下70℃。

格陵蘭島的冰層平均厚度達到2300米,與南極大陸冰蓋的平均厚度差不多。島上所含有的冰雪總量為300萬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總量的5.4%。有專家稱,如果格陵蘭島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7米。

儘管格陵蘭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鑽石在內的資源,都埋藏在北極圈厚厚的冰層下面,開採極其不易。

格陵蘭島也是世界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的家園,還有狼、北極狐、北極兔、馴鹿和旅鼠等。島的北部有大批麝牛,它靠極厚的外皮保護身體免受北極風凍害。在沿岸水域常見鯨和海豹。主要鹹水魚有鱈魚、鮭魚、比目魚和大比目魚。河流中則有鮭魚和鱒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0至1945年,格陵蘭島一度由美國代管,戰後歸還丹麥。1953年丹麥修改憲法,格陵蘭成為丹麥的一個州,與法羅群島一樣,它在丹麥議會中也擁有兩個席位。

格陵蘭島人口總數為7.83萬,其中土生的格陵蘭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1979年5月1日起,格陵蘭正式實行內部自治,但外交、防務和司法仍由丹麥掌管。此前的1973年,格陵蘭隨丹麥一起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然而,作為一個經濟和生存都完全依賴海洋資源的北美島嶼,受歐洲管理似乎完全沒有必要。1985年2目1日,格陵蘭通過全民投票表決,終於成功地將自己從歐共體中解脫出來。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們不久前研究發現,格陵蘭島形成於38億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陸,由於大陸板塊碰撞而形成。這一發現,使得格陵蘭島迅即成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島嶼。

還有科學家因此認為,這一研究發現表明,地球大陸的板塊運動比人們想像的還要早許多。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