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阜陽人的你,吃過鏊子饃嗎?

2019-09-18     聚安徽

我們安徽阜陽也有一種古老的器具-----鏊子,勤勞的人們從2000多年前開始延續下來的。為人們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增加了食物的豐富性。

鏊子是由生鐵鑄制圓板,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它是烙饃的利器。鏊子饃作為一種源自皖北的麵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是用未發酵的麵粉和成柔軟的麵糰,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在一塊圓形中間稍微突起的鐵板上烙熟的,一般管這種鐵板叫做「鏊子」。

鏊子饃有明確記載的是唐朝,那時候叫石鏊饃,是向皇上進貢的地方特色食品,皇帝嘗後覺此餅面香濃郁,做法古樸,外酥里嫩,久儲不壞,作為獎賞分發給一些大臣品嘗。

石子饃的發源地是陝西,在河南和山東一些麵食大省也有分布,在古代,陝西人出遠門時,包袱里必備一些乾燥抗餓的乾糧,石子饃無疑是首選,和新疆的饢一樣,個把月都不會霉變。

鏊子饃吃起來非常的「得勁」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也有健齒作用。吃烙饃練口腔肌肉,牙口好。其特點是溫時柔軟,軟柔勁道,薄而有韌性,不易破損,透光度低,可搭配各種干、濕食材卷著吃。

一、 鏊子饃饃卷豆芽、鹹鴨蛋

1. 把面和成麵糰,放至一旁醒發10分鐘。

2.把鹹鴨蛋煮好,放到冷水裡過涼 。

3.把豆芽焯熟,香蔥和姜蒜切碎。熱鍋涼油,把蔥姜蒜爆香後,倒入豆芽放調料翻炒均勻即可。

4. 把麵糰分成一個個小份,在案板上擀成薄餅狀,放在鏊子上烙制。

5. 平鋪一張鏊子饃,把豆芽、鹹鴨蛋放進去。卷在烙饃中,即可食用。

二、鏊子饃卷蜆子肉

1.把面和好,放旁邊靜置一會 。

2.把蜆子肉去除泥沙清洗乾淨 ,青紅椒切絲。

3.熱鍋涼油,小蔥姜蒜爆香後,到蜆子肉,放白鬍椒粉(驅寒)、花椒粉(去腥)、干辣椒反側、料酒進行翻炒。

4.倒入青紅椒絲炒制二分鐘即可出鍋。

5.放一張鏊子饃,把蜆子肉放上去,卷好即可開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cU6Q20BJleJMoPMCe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