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G牌照正式發放,投資進度進一步加速,5G網絡的逐漸成熟將驅動新一輪的換機成長周期,明年多款晶片平台將支持5G,預計3000元級別的手機將實現5G的功能。
5G將帶動智慧型手機新一輪的創新浪潮,興業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謝恆在進門財經路演中認為其中最受益的將是生物識別和射頻。5G數據量幾何級的增長,將催生生物識別更多的場景應用,同時射頻器件也將明顯受益。
一、5G刺激手機銷量,帶動行業創新
1、智慧型手機市場重返增長軌道
由於市場日趨飽和,終端創新力度下降,消費者換機周期拉長,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18年同比下滑4.1%,2019年Q1同比下滑7%。
我們預計,在2019H2~2020年,5G技術的推進,將會拉動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國內旗艦品牌HOVM已經紛紛宣布推出5G手機,預計國際大客戶在2020年也將推出5G手機。
同時,2020年5G手機的定價區間也會從高端向中低端、千元機快速滲透,運營商也會在5G推廣上加大營銷和補貼力度,產業鏈推動供給端快速增加,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
因此,我們預計隨著5G手機的推出,消費者換機升級的需求會受刺激,智慧型手機市場將重返增長軌道。
2、5G將刺激2020年銷量回暖
根據IDC數據,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14.05億部,同比下滑4.1%。2019Q1出貨量311萬部,同比下滑7%。
我們預計,2019年5G手機商用但尚無法帶動出貨量增長,全球出貨量受大陸下滑影響,仍會有略微下滑。
2020年,隨著5G產品的起量,全球智慧型手機將回到低個位數正增長。
二、5G商用在即,通訊方案升級
1、5G引領創新熱潮,智慧型手機規格升級
智慧型手機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創新引領行業升級方向。5G智慧型手機對於電子行業的拉動不僅僅是基於出貨量的拉動,更是帶動手機設計、規格的創新升級。
2019~2020年,智慧型手機由內置4G基帶向內置4G基帶+外掛5G基帶過渡,整個射頻前端向高頻升級,天線材料升級成MPI、LCP,毫米波天線模組逐步引入,並帶動包括手機材料選擇、機身設計、結構件、EMI設計等多方面變化,牽引智慧型手機整機的升級。
同時,全面屏、生物識別、無線充電、多攝等新技術應用成熟度不斷增加,手機承載的功能模塊與日俱增。創新仍是電子行業未來重要的投資主軸之一,5G浪潮將催化更多的創新開花結果。
2、5G將推動下一波換機潮
根據Digitimes預估,2019年5G終端設備將開始試商用,出貨量預計達到數百萬台,2020~2021年才能大規模出貨,2022年放量增長。
在2018年MWC會議上,華為和Oppo均宣布2019年將發布5G手機。小米預計在2019Q1發布小米Mix3的5G版本。
Vivo已經初步完成基於VivoNEX的5G軟硬體開發。目前,Oppo、Vivo、小米均採用高通的5G方案。5G技術的商用,意味著新一波的智慧型手機換機潮將湧起。
3、基帶晶片市場微幅增長,高通保持領先優勢
根據StrategyAnalytics,2018Q1全球基帶晶片市場約49億美元,同比增長0.3%。份額前五名分別為高通、三星LSI、聯發科、海思和展銳,其中高通以52%的市占率領先於市場,其次為三星14%,聯發科13%。當前業界速率最高為LTECat21,5G毫米波會有較大拔升。
目前主流的內置基帶晶片的旗艦處理器SoC,包括麒麟980支持LTECat21,驍龍855支持LTECat20,驍龍845支持LTECat18,三星Exynos9810支持LTECat18。
三、濾波器、PA、天線均為重要機會
1、射頻前端將受益
移動數據吞吐量的每一次增長都是通過RF性能提升來實現的。通訊技術升級帶來濾波器、天線和PA的新需求,射頻前端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
5G毫米波時代功率放大器顯著受益;濾波器需求隨著頻段的增加成比例增加;多天線架構將逐漸流行。
根據QYR數據,2019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達168億美元,增速約14%,2019~2020年隨著5G逐漸滲透射頻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2、功率放大器顯著受益於5G
功率放大器(PA)一直是射頻前端的主要構成。PA在4G時代,LTE功率放大器的持續增長與2G、3G市場萎縮互相抵消,市場增長較為緩慢;隨著5G毫米波時代到來,化合物半導體的應用增加以及PA數量的提升都帶來新機會。
根據Yole數據,2015年,全球化合物半導體市場規模約240億美元,LED占比超過50%,射頻通訊組件約40%。
到2020年,化合物半導體市場將成長至440億美元,CARG為12.9%,是整個半導體市場增速6.5%的兩倍。
化合物射頻組件中主要為功率放大器,GaAs在化合物射頻組件占比94%;GaN射頻器件占比雖小,但增速較快,有望在5年內爆發,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6.3億美元。
3、濾波器逐漸成為射頻前端的重要組成
移動端的濾波器以採用半導體加工工藝的聲學濾波器為主,其中主要為表面聲波濾波器(SAW)和體聲波濾波器(BAW)。不同頻段由於使用的電磁波頻率不一樣,適用不同的濾波器。
濾波器單價較低,ASP為0.08~1美元一個,但每增加一個頻段需要增加2個濾波器。根據測算,2016年濾波器市場空間約57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到108億美元,復合增長率17%,是射頻前端增長最快的分支,市場也逐漸成長到與功率放大器相當的體量。
同樣,根據Yole數據,濾波器是射頻前端市場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2017年濾波器在射頻前端市場占比54%,2017-2023年的CAGR為19%。
4、5G時代天線價值量有望翻倍
移動端多天線的推廣將推動天線市場成長,並且帶動主天線和分集天線都需要使用的天線調諧器。其中,天線調諧器受益於多天線架構,2016年市場僅有3600萬美元,到2022年將達到2.72億美元。
終端天線先後經歷外置天線、彈片天線、FPC天線、LDS天線。Sub-6GHz的天線主要變化是基材從PI向MPI或LCP改變,已承載更高頻率的信號。
進一步升級成5G毫米波天線,單個天線的體積大幅縮小,並以模塊化形式出現,與其他晶片和器件集成,諸如高通的QTM525毫米波天線模組。
基材性能升級,天線價值大幅提升。傳統的FPC天線是以PI(聚醯亞胺)作為基材,廣泛應用於2G/3G/4G手機天線中。
由於5G高頻高速需求,以PI為基材的天線傳輸損耗過大,PI天線將無法應用於5G毫米波頻段。LCP(液晶聚合物)具有較低的介電常數和損耗因子,LCPFPC天線一方面能降低損耗,另一方面更適應於手機輕薄化的狹小空間。
多層LCPFPC可以同時傳輸多種射頻、電路信號,實現更好的集成效果。iPhoneX中使用了四片LCPFPC,其中兩個同時承擔天線和傳輸功能,另兩個承擔傳輸功能。
除了LCP材料之外,5G天線還可能使用ModifiedPI作為軟板的基材。改良PI通過調整配方,性能可以逐漸提升至接近LCP,並且價格比LCP便宜,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商投入於該材料的研發和生產,未來也有一定的使用空間。
四、屏下指紋放量在即,關注生物識別
屏下光學式指紋方案採用率較高,超聲波也開始商用化。由於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無法穿透蓋板與螢幕,因此指紋識別技術朝著屏下光學式和屏下超聲波式發展。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屏下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採用率較高。
光學指紋:
1)經過商用和技術更迭,技術成熟度高;
2)Sensor較為簡單,晶片成本低;
3)但是識別時干擾較多,需要算法和硬體設計高度配合;
4)OLED產能配套完善。
而超聲波屏下指紋:
1)商用品牌僅有三星;
2)Sensor製造難度大,晶片成本高;
3)算法相對簡單;
4)穿透性較弱,無法穿過剛性OLED封裝層氮氣和LCD背光模組,因此需要柔性OLED配套。
光學和超聲波未來都可以實現大面積區域的識別,體驗要優於電容指紋。
預估2019年屏下指紋識別機型出貨量達到1.5億台,滲透率達到10%。2018年屏下方案以國產旗艦機部分機型使用為主,其大多為Q3推出的機型,我們預估總體市場出貨量在3000萬。
2019年國產旗艦機有望繼續擴大屏下指紋技術的滲透率,以及三星的大量使用,預估2019年整體出貨量將在1.5億台,滲透率10%。
3DSensing獲取的是3D人臉圖像,未來還可以用於獲取其他3D信息,信息量豐富,應用場景也更為廣闊。根據Yole數據,3DSensing應用市場規模2023年將成長至185.2億美元,17-23年復合增速44%,消費、汽車、工商業為主要應用領域。
五、關注5G、生物識別投資機遇
我們看好明後年5G投資邏輯線,換機需求增長,創新周期到來,建議左側布局。智慧型手機在5G時代迎來創新,從通訊方案到射頻前端、材料、機身設計都會有較大變化,以5G為代表的技術引領零部件產業進入新一輪創新期,建議積極把握5G創新主軸。
此外,隨著生物識別在消費電子領域使用日漸廣泛,屏下指紋進入放量期,3DSensing應用越來越廣泛,生物識別應用領域也會向智能家居、教育、安保、零售等更多場景擴散,建議重點關注。
匯頂科技(603160):
三季度毛利率反轉,高度受益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晶片商機
2018年四季度業績開始爆發,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晶片驅動2019年二季度業績延續高增長。
從18Q4開始,匯頂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晶片開始放量,手機終端廠商開始大量採用匯頂獨家供應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晶片,公司因此開始重新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時期。
18Q4單季度匯頂收入和利潤達到13.56億、4.24億,收入和利潤均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增速為64%、241%。19Q1延續了高增長的態勢,收入、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14%、2040%,同比增速相當高。
利潤快速增長受益於匯頂在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晶片領域的領先地位,其毛利率在18Q4-19Q1分別達到為65%、61%,也是歷史最高水平。
目前市面最新的主流旗艦機型如華為P30、VivoX27、OPPOReno和小米9採用的指紋識別晶片均是由匯頂獨供,領先的技術實力使得匯頂在新一代產品爆發的初期能夠獲得較高的盈利能力,隨著終端廠商產品大規模上市,預計19Q2匯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持續高研發投入挖掘未來增長動力,新一輪股權激勵綁定人才: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達到8.38億元,同比增加40.50%,研發開支占收入比重為 23%,研發費用的增加,能夠在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為公司的持續增長提供更有力的動力。
除了在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晶片技術上投入較多,在3D人臉識別領域和IoT領域,公司都在積極為未來發展做儲備研發。公司再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計劃擬授予權益總計314萬股,通過大範圍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分享公司長期成長回報來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
我們上調公司2019/2020年凈利潤為13.25/17.50億元,對應EPS為2.88/3.81元。匯頂已確立在屏下指紋領域的領先地位,可望較大程度受益於國產品牌廠商在指紋識別應用上的積極態勢,維持「審慎增持」評級。
文章內容為興業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謝恆在進門財經路演核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