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幸福源於藝術

2020-04-25   中國家永遠愛你


王一涵,北京中藝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執行董事。

她不到25歲就將索卡藝術中心打造成了京城最有錢的畫廊,未滿30歲成為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的執行董事,成功策劃並舉辦了中國最高級別的畫廊博覽會。一個外表柔弱的美女,如此一帆風順地行走在藝術殿堂,面對質疑聲,王一涵不發一言。她有著獨特的魅力!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王一涵是幸運的,研究生還未畢業的她,和索卡經理見過一面之後,就被定為接班人,而這幾乎改變她的一生。每每面對質疑之聲,她都不予回答。

王一涵籌辦的2006年中國畫廊國際博覽會,保守統計總成交金額達到了1.6億元人民幣。簡單的經歷,30歲不到的王一涵引來了很大關注,仍然遭到不少質疑。

2005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人事風波將王一涵推上了風口浪尖——突然離職的職員捲走了所有國際畫廊博覽會前期招展的資料,並給各個畫廊發信,企圖另立山頭。留給她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工作組。此後,王一涵做了兩件事:一個是重新招人;另一個是給畫廊發律師函,證明中藝博和自己在畫廊博覽會組織工作中的合法地位與身份,並立即恢復與畫廊的全面聯繫,果斷而強硬。

「按說我應該很鬱悶,但當時我就想,我本身是女生,再加上年輕、又沒有經驗,別人也不了解我,難免會對我產生不信任感。我對自己說:你憑什麼沒有做出成績的時候,就要求別人去信任你?所以那些流言蜚語都是很正常的,想通了,也就不感到委屈了。我的確陷入過很多紛爭,不過我並沒有出來辯解,我不是一個喜歡多說話的人。」王一涵始終堅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古話。

每每聽到有人用「柔弱」來形容自己,王一涵一定會回答:「你去看看小草,它是最柔弱的,好像誰都能把它踩死。但事實上,誰又真的能踩死它呢?」一個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帶領一群年輕人撐起國內級別最高的畫廊博覽會的女人,的確與「柔弱」無緣。



享受和繪畫有關的事

關於夢想,王一涵喜歡用「擁有夢想」來形容自己。

一直夢想成為畫家的王一涵,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會離開畫筆,「坦白講,我從籌備畫廊博覽會後,再也沒有時間去畫畫了。」王一涵顯得有些沮喪。

當然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很多笑話。享受工作的王一涵笑著說,這些東西讓她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了不少樂趣。

王一涵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台灣著名詞作家姚謙、主持人蔡康永一起「爭奪」同一幅作品。「記得當時季大純畫了一幅名為《他不愛我》的作品,畫卷上面是一隻昂著頭的小鳥。我看到後,非常喜歡,就收藏起來,並不打算掛到畫廊出售。」後來姚謙到索卡藝術空間淘寶,王一涵便神秘地對姚謙說:「我有一幅好畫,你想看嗎?」這句話,激起了姚謙的好奇心,馬上點頭。「但是看可以,我可是不會賣的。」王一涵事先聲明。「可沒想到,姚謙看了以後,也不管我們事先的約定,一個勁兒地說服我賣給他,但我就是不答應。見我態度堅決,姚謙也沒再說什麼,本以為他會就此放棄,結果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姚謙又開始發動新一輪的搶畫攻勢,還拉其他朋友一起勸我。最後姚謙還是如願以償了。」說到此,王一涵像個孩子似的笑,「其實這幅畫,蔡康永也看中了,多次打電話給我,說要買這幅畫,但我都成功化解了危機,一直保存著它。無奈後來還是被姚謙搶走了。」

當初那麼喜歡《他不愛我》這幅作品,為什麼又要拿給姚謙看呢?王一涵說:「當你擁有一幅好作品的時候,你會非常想跟你的朋友,跟那些懂畫的人分享和交流。」



穿古董衫的女人

王一涵的著裝風格自成一家,亦是特別得很。她愛古董衫裙——幾乎成為各種場合中她的Logo。

這些古董衫,都是王一涵在某個時期集中買回來的,和它們結緣也是巧合。一次她去逛古董店,剛好店主收集了一些清代的古董衫裙,她覺得很漂亮,就饒有興趣地試試看。沒想一下子就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而她淡然如菊又充滿書卷氣的復古氣質和南方女子玲瓏姣好的容貌身形,的確是最適合這些沉寂了百年的碧衫羅裙。那些衣服像畫一樣美麗,卻像玻璃一樣脆弱,尤其是那些有很多釘珠繡片的款式,每穿一次都要拿去裁縫那裡修一次。

日常生活中的王一涵穿一件古董裝,配一條時尚感強的三宅一生褶皺長褲,平底涼拖——古董裝配現代衫是她最喜歡的著裝方式,而三宅一生是她最喜歡的設計師。

王一涵習慣憑直覺去選衣服而不考慮搭配,所以買起來很快,因為時間少所以一次也會買上很多,買回家再慢慢搭配。著裝上她有著自己的原則——隨意但絕不隨便。

用藝術的眼光看事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已經潛移默化到並不需要花費腦筋去想怎樣搭配衣服才好看,別人眼中的品位只是她看起來舒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