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紛紛發現之前一直被網友嘲諷的「佛系」防疫居然有效果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新加坡目前的情況:
- 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總數:91例
- 累計治癒:58例
- 重症:7例
- 政府疫情應對級別:橙色
當地時間2月23日,新加坡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病例零增長。24日也僅增長了1例。新加坡政府終於把疫情控住在發展階段,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擴散,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次點名表揚。
那麼新加坡真的防住了嗎?有BC省資深醫護專家認為,世界範圍內的疫情還在發展中,目前下結論說新加坡已經防住了為時尚早。但是不得不說新加坡的做法有借鑑參考意義,但是中國、新加坡、北美三個地方的國情和醫療體系存在很大差異,醫療理念也不同,借鑑意義是十分有限的,用拿來主義抄功課的做法不可取。
首先要聲明,新加坡的方法和中國的方法都是符合各自國情的,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比誰更好,筆者在此不打算多做比較,只說對加拿大有參考意義的部分。
咱們先來看一下文章開頭的那篇文章里,新加坡哪些事做對了?
- 收緊簽證政策,堵住外來輸入;
- 強制休假和居家隔離制度;
- 避免大型聚集公眾活動;
- 為民眾提供符合循證醫學的公共衛生建議;
- 全力保障充沛的診斷和臨床醫療資源;
- 對每一個病例按流行病學標準,全力追逐傳播鏈;
- 新加坡版的應收盡收(PHPC、充足的試劑盒,財政補貼鼓勵病人儘快看病)
- 良好的公眾溝通解釋和信息披露
大刀闊斧堵住源頭
與加拿大相同,新加坡的首發病例也是輸入型的,因此「收緊」、「強制」、「避免」這三條政策對於堵住病例源頭來說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了。
新加坡在當地時間1月23日發現第一起病例,然後緊接著1月27日政府就發布了「缺席假」Leave of Absence (LOA),要求從中國回來的員工在家休假。對於由此導致的誤工,政府會補貼給當地企業。2月18日更是頒布了「居家隔離令」,對於曾經到訪過中國的外國人,如果不遵守在家隔離14天規定,將受到懲罰。對於嚴刑重典的新加坡來說,這一規定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已經有人因此受罰。
一個字:嚴!
表面寬鬆的新加坡,實際上實行了外松內緊的政策。在動不動就給個鞭刑的國際認知下,任誰在新加坡,都不敢不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規。所以,大家在一團和氣下,認真地遵守著「佛系」反腐敗疫,將抗疫的社會成本降到了最低。
新加坡政府發布的缺席假定位報告系統
而加拿大到目前為止,尚未採取任何強制性的隔離措施,所謂「來自湖北地區的旅客進行居家隔離14天」僅是建議。就連已經診斷的患者也是在家隔離治療(但是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後面會重點談到)。政府也沒有相對應的隔離場所或隔離服務提供,全靠旅客自覺,靠本地華人志願者們自發地提供隔離服務。這些志願者們既沒有專業的隔離防護措施,也沒有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完全是冒著風險在用愛發電。
新加坡發布「強制休假計劃」的5天之後,2月1日新加坡宣布收緊入關政策,凡是在過去14天內曾訪問中國大陸的旅客,禁止入境或過境新加坡。這招可以說非常狠了,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的淵源,新加坡公民人口中四分之三是華人,30%的常住居民持有外國護照。可以說中國和新加坡打斷骨頭還連著筋,這種自斷經脈的做法你們管這叫「佛系」?
而在收緊簽證方面,加拿大雖然已經暫停了11個駐華使館簽證處,經溫哥華頭條向移民機構了解到的情況表明,目前的加拿大短期臨時簽證已經基本停頓。但是對於免簽入境以及此前持加拿大簽證從國內返回加拿大的這部分群體,由於情況複雜且數量巨大,加拿大官方目前並未有相應的政策出台。
但是,隨著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擴散開來,新加坡的這套政策還能不能有效,需要時間來檢驗。而對於加拿大來說,多個病毒來源國的出現,已經很難再從收緊簽證政策上得到任何好處了。
新加坡還有一點堪稱各國防疫工作的表率,那就是循證溯源。
新加坡從確診第一例感染者之後就堅持每日發布感染者相關信息,試圖找出感染者互相之間的關聯,確定傳播途徑和感染源,而這些信息,不管公眾想不想知道都會發布出來。
2月15日新加坡新增病例的來龍去脈(圖片來源:新加坡獅城新聞)
2月15日新加坡新增病例的來龍去脈(圖源:聯合早報)
在這裡可能有槓精要出來說侵犯人權云云,但是這個邏輯就好像辦理貸款時不許銀行問個人收入情況一樣,把風險交給了公眾去平攤,這樣的確保證了個人自由和人權,但是公眾的知情權和人身安全呢?誰來保證?自由與公平在關係公眾安全時是不可能兼顧的,而政府要做的就是決定犧牲哪一部分人的利益以保障公眾利益,反著來的都是耍流氓。
說它侵犯人權也好,但新加坡的防疫成效切切實實擺在面前,無可爭辯。而最重要的恐怕是,這樣一來,媒體不需要捕風捉影,民眾也不用在微信群里大開腦洞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猜測了,謠言反而從源頭上被控制住了。
民眾害怕的是病毒,而不應該是某個群體,反觀加拿大確診的這12例,除了BC省第7例之外,有哪一例公布了往返的航班信息?這些病例之間彼此是否有聯繫?對於這些民眾一無所知。人類的本性就是恐懼未知的事物,你能讓他們不去恐懼嗎?無法掌控病毒散播軌跡的結果,就是民眾會把華裔整體當做一個可怕的事物去恐懼。
再回到前面所說的確診患者在家隔離的事,其實這方面很多不了解公共衛生的朋友們可能會存在誤區,而且這也是為什麼加拿大抄不了中國和新加坡作業的原因。
新加坡能夠控制住疫情,歸功於完善的醫療體系和豐富的醫療資源。
開篇那篇文章中也指出了,同樣一種疾病,在不同的醫療資源面前完全是兩種結局。醫療資源豐富的國家,這個病毒可能就是個比流感稍微厲害一點的病,但是醫療資源緊張的國家,卻是另一幅景象了。
據這篇文章介紹,新加坡(國土面積相當於上海市)全國有800個發熱門診(PHPC)專門用來接收疑似感染者,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有症狀就去做檢測,還特別規定單次檢測僅10元。而且只要有感冒症狀就可以檢測,不需要去過武漢或湖北。
全民免費醫療的加拿大呢?首先我們從一線診所得到的消息是,診所是不能接收疑似感染者的,如果民眾感覺有症狀,要先打電話給811,然後如果症狀嚴重才需要去急診。那麼急診都在哪裡呢?都在醫院裡。那麼大溫地區有多少家醫院呢?到了醫院就能做檢測嗎?
防疫這件事在加拿大現有的醫療體系下看似無解,但是根據BC省一名資深醫護專家的說法,「很多不了解公共衛生的朋友們可能都一致依賴醫療系統和醫務人員來抗疫。其實在公共衛生防疫中最重要的防線不是醫務人員和醫療系統,而是公眾群體和公共衛生體系。」
醫護專家認為,加拿大注重有公共衛生和社區服務及分診制度。注重預防勝於治療。例如各專科腫瘤和腎臟專科透析都是在社區不在醫院裡。如果疫情爆發救治床位儘可能不會影響到這些慢性病等專科服務。
而中國國內都是最缺乏這些環節和基礎設備的。國內的醫療理念追求特效藥,這一點和北美以預防為主的思路也大相逕庭。
醫護專家指出,即使是最精湛的防疫系統也無法抵禦群眾恐慌造成的醫療資源擠兌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再精密的防疫措施也抵禦不了不配合防疫的個人。
所以按照加拿大現有的條件,防疫若想有效,只能靠民眾誠實上報症狀,冷靜按照指示就醫,配合現有的醫療體系自覺在家做好隔離。而其他民眾,如非急症請致電811 telehealth 官方免費24小時130種語言醫療熱線。常備應急物品保持至少1星期分量(溫哥華也在地震帶上)。
要明白恐慌比病毒造成的傷害威力更大。大愛和利他精神才是抗疫最佳良藥也是唯一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