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lobal News和CTV等多家媒體報道,溫哥華警方於當地時間5月5日公布了三段監控視頻,顯示的是今年4月12日發生在溫哥華市中心Grandville和West Pender街附近的一起針對亞裔女性的襲擊事件。
視頻來源:VPD
視頻中一個中等偏瘦身材的白人男子,頭戴灰黃色相間的針織帽,身穿胸前有雄鹿圖案的T恤和長褲,在市中心公交車站附近經過時,突然動手毆打一名身穿hoodie面戴口罩的年輕女性(警方透露是名亞裔),一拳打在她的臉上致使其摔倒在地。隨後該名男子跳上公交車快速逃離現場。
視頻來源:VPD
由警方公布的視頻可以看出,事件發生在大白天!還是在市中心的繁華地段!什麼時候起溫哥華的治安變成了這樣?
而根據警方透露的消息,他們認為該名男子並不認識被打女子,二人之間也並無交流,「我們認為這起襲擊是無差別攻擊事件,目前嫌疑人動機不明,」溫哥華警察局的Aaron Roed警官對媒體表示。
那麼是什麼原因激怒了他?這名女子又做錯了什麼?
還有前不久溫哥華發生了一起亞裔92歲老人被人惡意推倒的案件,據警方透露,被推倒的老人患有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綜合症,而推人的男子不但行為粗魯蠻橫,期間還不斷曝出歧視性詞彙,警方目前已根據「仇恨犯罪」的罪名立案調查。
還有溫哥華亞洲文化中心,溫哥華警方公布稱,在4月12日的同一天(女孩在公車站被打的那天)4面玻璃窗被人塗上了針對亞裔的仇恨塗鴉。
溫哥華警方稱自從COVID-19以來,明顯發現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有增多的趨勢,僅3月份一個月的仇恨犯罪相關報警記錄就快要趕上去年一整年的數量了。
一項由加拿大華裔國立委員會發起的調查發現:1/5的加拿大人覺得和華人一起坐公車不安全;半數加拿大人如果在公車上發現身邊有華裔不戴口罩就會不安;還有24%的人不知道安全不安全。
雖然加拿大早已公布過造成加拿大疫情爆發的最主要病毒來源是來自歐洲,但是仍然不能改變很多人的觀念,他們認為疫情最早發生在中國,所以華人都帶「毒」。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煽風點火下,這種認知反而更加根深蒂固。
於是就在4月30日,加拿大《環球新聞》Global News這樣的主流媒體上,竟然出現了這樣一篇文章,把華人自發組織的捐款捐物支援武漢的行為上升為國家統戰部暗中指揮的一場陰謀,目的就是把全世界的口罩搬空,好讓中國從中牟利。雖然通篇都是推測和似是而非的結論,但是卻在網上得到非常多的關注,溫哥華頭條今天第二篇文章就詳細分析了這篇文章作者驚人的腦洞。
「因為疫情最早發生在中國所以病毒就是華人帶來的」這樣經不起推敲的邏輯卻在現代西方社會擁有一席之地,想必讓很多人感到無語,但是近日的一則新聞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看肯定會讓保持這種觀念的人大吃一驚。
據nj.com4月30日的報道,美國伊利諾州Belleville市的市長聲稱自己於去年11月得的感冒實際是COVID-19,因為他在最近的抗體檢測中呈陽性,而他唯一有印象的生病經歷就是去年11月的時候。
Michael Melham市長在4月30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堅持認為自己當時是在新澤西州參加會議時感染的,但是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新澤西州在3月份才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而且雖然他出現高燒、畏寒等症狀,但是並未出現其他COVID-19的典型上呼吸道症狀,因此有媒體認為他並沒有感染COVID-19,也許只是重感冒。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美國去年秋冬時出現的嚴重流感實際上有可能已經混有COVID-19病例,除非將當時患流感的6000萬患者都排查一遍抗體,否則將無法了解真相。
溫哥華頭條(ID:vancouverheadline)特約評論員風滿山認為,無論美國這名市長是否真的感染過,將疫情最早出現地點作為病毒來源地的說法不僅是不科學的,還會為無辜者帶來深重的災難。
武漢上千萬人經歷的那一切早已不堪回首,如今更多海外華人還要繼續背負著這樣的誤解,成為疫情次生災難的受害者。比如那個被推倒的老人,還有那個被一拳打倒的女孩,又或者是自發援助武漢疫情的那些華僑,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在意你到底是不是中國人,也沒有人在意你到底是不是有病毒,人們根本不在意真相是什麼。
雖然不能否認這些專挑老人和女人下手的人原本就是人渣,但是華裔軟弱可欺的印象才是如此多襲擊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加拿大已經足夠多元化了,但是多元化的社會也必然能夠容忍偏見。海外華人們不能抱著受害者心態等官方出面保護自己,而應該主動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法律、經濟、媒體曝光等手段都要用起來,積極參政成為加拿大社會的中堅力量。華人只有融入主流,才能真正終結族裔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NxO6HEBnkjnB-0zeZ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