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中生的家長?資深班主任的演講,讓你明白咋樣教育

2019-09-19   教育志願者

本文主要內容來自於,一位從教二十多年的資深高中班主任的演講。無論你的孩子是高中幾年級學生,你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有益的幫助。

上了高中就意味著臨近高考,而高考又是人生的第一大關,所有家長和考生們都為之努力和奮鬥。隨著學生的越來越長大,家長們對他們的教育也越發的吃力,對學習多數甚至根本幫不上忙。那麼在這是時候大家應該如果做好高中生的家長呢?

01、要做善於思考和學習的家長

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在長大在變化,他們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家長。學生已上高中了家長還用小學時的教育方式,奧無疑問沒有任何作用,有時你還在給學生拖後腿。長大後的他們不再需要家長淺層次的給予,而是深層次的幫助。

所以,家長們在忙完工作以後,還要努力學習和思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感情等,既要有正確的認知和引導還要仔細的分析,才能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糾正和幫助。家長的進步不止可以幫助到學生,還能成為他們的驕傲。

莫言曾說:想要把一個有思想有叛逆又聰明的孩子引向正道,就必須有一個前提:父母必須具有相當的質量。所以,我們家長要努力學習才能提升自身的質量。

02、停止嘮叨多些欣賞和關注

習慣嘮叨的家長不在少數,一個小問題他們往往都能嘮叨半天,而學生最反感的就是無休止的嘮叨。因為是父母乖學生都會選擇沉默不頂嘴,而那些調皮敢頂嘴的時間長了也不願意再說話。但是家長卻乖孩子少言、不溝通、不聽話和有事不說等等,這些都是不對的。

上了高中身體和思想的成長讓學生們都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我建議家長們如果在學生遇到困難無法幫助和解決時,最好是給予關注和守望就好。微笑著給孩子戰勝挫折的動力,有的時候無聲的教育會比其他方式更好。

​03、什麼樣的學生需要補課

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們起早貪黑的努力學習,一個知識點會複習三遍以上,重點難點更是達到五遍以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孩子還需要補習,那你就需要弄清楚是學生的態度不行、方法不對還是知識不夠,只有弄清楚以後才能對症下藥。

學習懶不愛動腦思考的學生是態度問題;同樣的知識別人一兩次就記下你需要四五次或者更多,那就是方法不對;總是跟不上老師和同學,基礎知識都沒有完全掌握的,那是知識不夠。你的孩子對應著那個問題就補那個,如果高三了還是啦下太多,也可以考慮再補習一年。

04、要做先能吃苦後在享受的家長

一些家長把孩子從小送去讓爺爺奶奶帶,自己是輕鬆了但上小學後家長更苦。一些家長沒時間管學生,就把他們送到一些民辦學校裡面,長時間的不管不問。表面上學生的成績上去了,但是許多品質和意志等問題卻被隱藏了起來。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早期教育。如果在早期教育家長們輕鬆了,那在後期的教育中家長就會更加的辛苦。相對於初中繁重的學習學生真正需要的是家長們的陪伴,相比於分數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做人的品質等,對他們的影響將會是一生。

05、高一要比高三重要

為什麼說高一就比高三要重要呢?首先是學習習慣和方法,如果在高一的時候沒有培養好,那麼等到了高三你技術上的落後就沒時間彌補了。其次是學習內容,因為高三一般都會進入到總複習階段所以高一的知識會占到整個高中的二分之一,高一不用功高三會更忙。

許多學生對高一不夠重視,雖然初三努力了一年考取了一個不錯的高中,但是到了高三基礎太差就跟不上總複習的節奏。別刷一套題用40分鐘,他半小時只做了一道題,先苦後甜誰都懂不要輕視了每一個階段的重要性。高一成績穩定了,家長高三就能鬆口氣。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如何做好高中生家長的一些方法。方法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大家在學習使用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調整,不是最好的方法就一定有用只有最適合的方法才有幫助。謝謝大家的閱讀,想學習更多教育和學習方法的朋友,關注一下我們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