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帶給人的作用,不言自喻
它能緩解人的壓力,帶來舒暢的心情
而花境的設計並非易事
絕非亂配,
如果想做好,必須做到夠專業
比如了解各種花類的屬性,季相
花境種植床高度多少?
土壤厚度多少?
排水坡度多少?
如何組團更具觀賞價值?
相同花期的色彩搭配?
何種空間層次會讓花鏡更加錯落有致?
花境背景如何選擇?
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考慮的
總結起來就是花境設計的原則與要求
花境設計原則
以園林美學為指導,充分表現植物本身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體美。
花境設計要求
1、植床設計
植床是帶狀的,直線或曲線。大小選擇取決於環境空間的大小,一般長軸不限,較大的可以分段(每段<20m為宜),短軸一定要有要求,視實際情況而定。種植創有2-4%的排水度。
小知識
因地制宜,因勢造景:根據地形和立地條件,首先應考慮花境的長度和寬度。花境長度一般不超過20米,對於過長的地段應進行分段處理。植物種植可採取段內變化、段間重複的手法,但要注意植物布置的韻律感。每一個花境都要有一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主題明顯的種植規則,植物景觀應隨著花境的延伸呈現有規律的變化。花境的寬度要適宜,過窄難以體現群體效應,過寬則超出視覺範圍,也不便於養護管理。
2、背景設計
以設置場所不同而異,較理想的是綠色的樹籬或主籬,也可以牆壁或棚欄為背景。背景與花境之間可以留一定的距離,也可不留。
3、邊緣設計
高床邊緣可用自然的石塊、磚塊、碎瓦,木條等壘砌,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鑲邊,以15-20cm高為宜。花境前為園路,邊緣用草坪帶鑲邊,寬度>30cm。
4、種植設計
a.植物選擇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態習性,綜合考慮植物的株興株高、花期、花色、
質地等只要觀賞特點。應注意以在當地能露地越冬,不需要特殊養護且有較長的花期和較高的觀賞價值的宿根花卉為主。
b.色彩設計
色彩設計上應巧妙地利用花色來創造空間或景觀效果。色彩設計應注意與環境、季節相協調。
小知識
花境的色彩設計主要分為3種配色方案:
分別為單色系設計、類似色設計、補色設計。單色系設計是為強調環境中的某種色及特殊情況下使用,一般較少應用。類似色設計強調季節的色彩特徵時使用,如早春的鵝黃色和秋天的金黃色,使用時要與環境相協調。補色設計多用於花境的局部配色,使色彩鮮明、艷麗。
c.空間層次
立面設計要有較好的立面效果,充分體現群落美,要求植株高低錯落有致、花色層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型、株高、花序以及質地等觀賞特性,創造出豐富美觀的裡面景觀。
小知識
搭配種植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選擇生命力強,易於養護的植物都是花境營造中植物選擇的較好方式。
平面設計平面種植採用自然塊狀混植方式,每塊為一組花叢,各花叢大小有變化,將主花材植物分為數叢種在花境不同位置。
花境營造步驟
花境一般都是在灌木種植完成後,最後一道營造,具體步驟:
1.根據花境營造場地特性(大小、重要程度、周邊植栽品種),構思方案備苗。
2.土方精細整理,根據方案高低關係,可適當做微地形。
3.確立好1個或2個或3個點,採用規格高的苗。
4.根據葉片的大小、顏色,花朵的顏色,合理搭配布置第二層次。
5.將最矮小的花卉,根據色葉區分搭配於最外層。
6.總體上把控高低層次、色塊大小、色葉變化等。
7.在營造過程中,要不停地思考,同時清理多餘的材料,保持場地乾淨整潔,有利於理清營造思路。
小知識
花境領域不僅需要技術研究,也需要實踐試錯,更需要時間和設計師的綜合素養。它不像建築,一張圖紙可以無地域差別地建造。花境的特點在於模仿自然界植物群落構成,時常會有眾多品種匯聚於有限的空間內。因此,存在諸多需要控制的因素,如空間營造、結構調整、色彩調和、體量控制、季節變化等等。對優秀設計師的要求是,在有限的空間裡,人為控制諸多變量,既有細部手法,又有整體章法。通過實踐,至少應該遵循以下邏輯:分析確定項目特徵,用基本功把花境做好,再談設計思想的表達。
花境常用植物
花境中配植多種花卉立面豐富!景觀多樣化,花色、花期、花序、葉型、葉色、質地、株型等主要觀賞對象各不相同,通過對植物這些主要觀賞對象的組合配置,可起到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結構,增加植物物候景觀變化等作用,創造出豐富美觀的立面景觀,使花境具有季相分明、色彩繽紛的多樣性植物群落景觀。
01
穗花婆婆納
形態特徵:玄參科婆婆納屬,多年生耐寒草本,花期6~8月。
生長習性:自然生長在石灰質草甸及多礫石的山地上。喜光,耐半陰,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良好,忌冬季土壤濕澇。
02
火星花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球莖植物,有紅、橙、黃3種花色,又抗酷暑,仲夏季節,花開不絕,是布置花境、花壇和做切花的好材料。一般球莖在當年
6-8月開花
,小的球莖翌年才能開花。
生長習性:喜充足陽光,耐寒。
03
假龍頭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草本,株高60~120厘米,花期持久。花色有淡紅、紫紅或斑葉變種。
生長習性: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夏季乾燥則生長不良。成株叢生狀,盛開的花穗迎風搖曳,婀娜多姿。生性強健,地下匍匐莖易生幼苗,栽培1株後,常自行繁殖無數幼株。
04
飛燕草
形態特徵:毛茛科翠雀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別致,酷似一隻只燕子故名之。
生長習性:生於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喜涼爽、通風、日照充足的乾燥環境和排水通暢的砂質壤土。
05
諸葛萊
形態特徵:二月蘭株高20-70厘米,一般多為30-50厘米。
生長習性:耐寒性強,冬季常綠。又比較耐陰,用作地被,覆蓋效果良好,葉綠蔥蔥,一片碧綠,使人喜愛。
06
小龍柏
形態特徵:樹皮呈深灰色,樹幹表面有縱裂紋。樹冠圓柱狀。葉大部分為鱗狀葉(與檜的主要區別),少量為刺形葉, 沿枝條緊密排列成十字對生。
生長習性:喜充足的陽光,適宜種植於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
07
藍羊茅
形態特徵:冷季型。叢生,株高40cm左右,植株直徑40cm左右。
開花期5月
。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耐旱,耐貧瘠。中性或弱酸性疏鬆土壤長勢最好,稍耐鹽鹼。全日照或部分蔭蔽長勢良好,忌低洼積水。耐寒至零下35攝氏度,在持續乾旱時應適當澆水。
08
羽衣甘藍
形態特徵:二年生草本,為食用甘藍(捲心菜、包菜)的園藝變種。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蓮座狀葉叢,經冬季低溫,於翌年開花、結實。總狀花序頂生,花期4-5月。
生長習性:喜冷涼氣候,極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暫的霜凍,耐熱性也很強,生長勢強,栽培容易,喜陽光,耐鹽鹼,喜肥沃土壤。生長適溫為20℃~25℃,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8℃~25℃。
09
天竺葵
形態特徵:天竺葵幼株為肉質草本,老株半木質化;其葉對生,葉片為圓形,腎形或扇形;花色有白、紅、紫、粉紅、橙等多種,為傘形花序,四季都能開花,以春季最盛。天竺葵在西方是很好的裝飾窗台的花卉,在歐洲大陸,如德奧等國,尤為常見。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差。
10
細葉針茅
形態特徵:細葉針茅為中旱生禾草,典型的草原草地植物。
生長習性:它的生態幅度較窄,一般生長在海拔1200—1700m山地較陡的大陽坡,土壤為暗栗鈣土,地表有機質較厚,保水性能也強。細葉針茅不耐乾旱,它以稈細、葉卷、生育期短的特點,在初夏很快地完成了生活史,來適應外界的乾旱氣候。細葉針茅的生育期較短,4月中旬返青,5月中旬抽穗,6月中旬成熟。種子成熟後葉片仍保持綠色。
11
蒲葦
形態特徵:莖叢生,雌雄異株,葉多聚生於基部,極狹,長約1米,寬約2厘米,下垂,邊緣具細齒,呈灰綠色,被短毛。圓錐花序大,雌花穗銀白色,具光澤,小穗軸節處密生絹絲狀毛,小穗由2-3花組成。雄穗為寬塔形,疏弱。花期9-10月。
生長習性:矮蒲葦性強健,耐寒,喜溫暖、陽光充足及濕潤氣候。
12
矮蒲葦
形態特徵:常綠多年生草本,株高120厘米,葉聚生於基部,長而狹,邊有細齒,圓錐花序大,羽毛狀,銀白色。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國外著名的觀賞草。用於園林綠化或岸邊。
13
吊鐘柳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高50厘米,全株被絨毛。叢生,莖直立。葉互生,披針形。花單生或3~4朵生於葉腋與總梗上,組成頂生長圓錐形花序,花筒狀,有紅、紫、白等多色。花期5~10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光線良好、通風的環境。忌夏季高溫、乾旱。
花境是園藝之美的縮影
對於花境的理解每個人的想法和
觀點可能都不盡相同
各種風格的花境可以造就出百態的花園美景
懂得植物的生長習性
是作出完美花境的最根本也是最基本需要掌握的
總之
一個成功的花境
植物必是有層次、有質感
注重色彩構成
多年生,四季有景的
養護便捷、
以及可持續性的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HMez3EBfwtFQPkdKM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