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縣塗坊鎮洋坑村:鄉村振興 煥發新氣象

2019-11-29     閩西日報


初冬時節,長汀縣塗坊鎮洋坑村馬齊湖崗坑村檳榔芋銷售大戶曹永德投資300餘萬元新建廠房和購置設備,由洋坑村提供加工場地、大門圍牆、道路硬化、保安環境,一年可為村財增收3萬元。村民說,這是村黨支書李秋生為村裡辦的一件實事,既發展了檳榔芋產業,又增加村財收入。

日前,筆者來到洋坑村採訪,進農戶,聽民聲,看現場,聽村民們訴說鄉村振興給洋坑帶來的新氣象。

今年31歲的李秋生,在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投筆從戎,2010年在部隊入黨,2013年從廈門武警支隊退伍回到家鄉洋坑,2015年6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上馬擔任黨支書,李秋生躊躇滿志,很想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村民李煥祥瞄準江西綠殼蛋特色養殖,想辦一個養雞場,李秋生幫忙出主意,動員他開辦景丞家庭農場。李秋生又積極向鎮黨委、政府彙報,將景丞家庭農場列入激勵性扶貧項目,由鎮里支持搭建雞舍,鋪300米水泥路。如今,景丞農場養殖綠殼蛋雞8000羽,河田雞3000羽,四棟雞舍,帶動15個村45戶貧困戶,每戶年增收至少5000元以上。

洋坑村窮,除了轉移支付外,沒有什麼村集體收入。李秋生千方百計,投入資金20萬元興建一個20千瓦的光伏電站。他還引進元坑村專業大戶曹永德興辦檳榔芋加工廠,村裡提供要素保障,還有生態公益林、烤煙稅返還,加上上級轉移支付,一年村財收入可以上15萬元大關。

為村民辦實事,特別是解決村民盼望的道路、水利、河堤,讓村民實實在在看到了李秋生是在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他積極尋求上級部門的幫扶,新建了2個自來水沉澱池;把通往洋坑徑、河倉背、楊家坊等地的泥巴路,水泥硬化成3米寬、3公里長的水泥路;投入26萬元,新建洋坑村幸福院;還修建了河灘背、井水前的水圳渠道1000米,砌築了劉坊河沿線的河堤3000米。

李秋生為鄉親辦實事,做好事,受到了鄉親們的肯定和讚揚,也鼓勵了外出鄉賢積極為家鄉改變面貌出錢出力,作貢獻。外出鄉賢李福祥,在深圳開辦了一家企業,與一家大公司在非洲合作開採銅礦。他看到洋坑還沒有路燈,一到晚上黑燈瞎火,就毅然在今年中秋節前後投資30多萬元,安裝了120盞路燈。如今,一到晚上,洋坑村燈光璀璨,連著好幾里,讓鄉親們心裡亮堂堂呢!

通訊員 陳天長 童家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BlZtW4BMH2_cNUgqe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