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指戰員遭受非人待遇,冤家路窄解放軍對馬家軍展開復仇之戰

2019-09-26     國家人文歷史

文|白孟宸

民國軍閥集團中,大多以封建宗族、師生關係和籍貫出身維繫,這點無論是舊軍閥還是新軍閥都無法克服。當然,由於民國時期政治和軍事形勢發展迅速,舊式封建割據勢力那種父死子繼的「家天下」做法在大部分軍閥集團中都未能實現。但有一支從清末便縱橫割據一方的強大勢力,能夠在五十年的發展中始終做到父子相繼、兄弟協力,並一步步將勢力擴展到甘肅、寧夏和青海三省。這便是著名的西北馬家軍。

馬家軍身上殘留的濃重封建割據軍隊陋習,使被俘西路軍指戰員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也讓中共從上到下記住了馬家軍所欠的滔天血債。直至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各部對於「青馬」從來是「另眼相看」,無論攻防歷來是死打硬拼,甚至不乏出現違反俘虜紀律和民族紀律的情況。

1949 年5 月底,第一野戰軍65 軍 194 師在歡送的標語中開始向大西北進軍

以至於中共西北局和第一野戰軍在1948年到1949年三令五申,先後下發了《關於敵軍工作的指示》《切實優待回民戰俘的守則》,1949年8月1日,第一野戰軍政治部發出《關於優待馬匪回民俘虜的補充指示》,明確指出:「在戰鬥中絕對禁止槍殺放下武器的回民官兵,如發現故意殺害俘虜者,應給予適當的處分;戰場上對於解除武裝的馬匪傷員,應進行救護,重者給予包紮後運走,輕者運回醫院醫療,以爭取改造。」

相比之下,進攻陝甘寧邊區甚至占了延安的胡宗南軍事集團,倒顯得不那麼「招人恨」。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北野戰軍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依靠打擊「胡兒」獲取武器彈藥甚至補給物資。據後來統計,胡宗南進攻陝北的一年多中,先後給西北野戰軍送去了11個旅的裝備,10萬國民黨軍被志大才疏的胡司令白白斷送。

馬步芳,時任西北軍政長官,掌握青海、甘肅等地軍政大權

1949年4月底,胡宗南面對西北解放軍的荔北戰役、西北冬季攻勢等一系列戰役,逃過涇河渭河,然後再於陝中戰役中丟了咸陽、武功、周至、扶風,到5月20日連西安都送給了彭德懷。眼看胡宗南一路西逃,青馬和寧馬認為再讓胡司令跑下去,馬家軍的青海、甘肅和寧夏三省也勢必難保,遂組成援陝兵團、隴東兵團和隴南兵團,準備幫胡宗南頂下去。第一野戰軍與馬家軍冤家路窄,加上華北18、19兩個野戰兵團入陝增援西北解放軍,中共終於展開對馬家軍的復仇之戰。

扶眉戰役為第一野戰軍「鉗馬打胡」策略的一部分,從7月10日戰役發動,僅用4天便殲滅胡宗南主力。胡宗南殘兵敗退陝南、川北,將西北戰場丟給馬家軍。8月,胡宗南進一步退到秦嶺一線,蔣介石此時根本不準備管馬家軍死活,而是命胡宗南沿秦嶺、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組成「西南防線」,甚至號稱是「中國的馬其諾防線」。結果這條防線也如真正的馬其諾防線一樣,因為來自側後的兇猛攻勢而不戰自潰,當然這是後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BNqbW0BJleJMoPMRN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