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甘甜味美,是深受歡迎的食品,也是隱藏在廚房裡的好藥材。中藥學裡將大歸於補氣藥,其性味甘溫,歸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等功效。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張利水消腫的名方、名喚「十棗湯」,就是要「先煮大棗肥者十個,送服藥物、以緩和藥性,體現了「祛邪不傷正」的治病理念。中醫方劑里也經常出現「與大棗煎同服」或「大棗湯送服」等煎藥法。雖然棗通常不是「主角」,但卻是「百搭」的藥材和食材。
在中醫方劑學裡經常搭配使用大棗和生薑,比較典型的是出自《傷寒論》中治療虛性腹痛、虛性發熱的小建中湯,將生薑的溫里與大棗的補脾相結合,共奏溫胃益氣,調和營衛之功。由於小建中湯治療虛性疾病非常有效,後人又在此方基礎上,發展出來治療中焦虛寒的黃芪建中湯及治療產後腹痛的當歸建中湯等。
姜棗茶
組方:紅棗10枚,生薑30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生薑洗凈、切片,紅棗去核,加紅糖和水,熬煮至姜棗變軟即可。
功效:此茶有健脾和胃、理氣止痛、溫陽散寒、活血通經之效,可緩解各種虛寒性疼痛疾病,如胃痛、痛經、胃腸痙攣等,也適用於緩解虛寒性腹瀉、慢性胃炎、營養不良性疾病等。
提醒:紅糖可根據個人口味增減用量,有陰虛內熱、出血性疾病、痰濕重者不宜服用。
「男易傷氣,女易耗血」,女子因為生理原因,尤其容易耗傷陰血,出現心煩、失眠、多夢等症狀。甘麥大棗湯是一帖比較古老的中醫方劑,出自漢代《金匱要略》,主治「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髒躁」指的是女性因情志不舒或思慮過度導致的悲傷抑鬱、神疲乏力、心煩失眠等症狀,以甘草、小麥、大棗三味合治,可養心安神。
紅棗小米麥仁粥
組方:紅棗10枚,麥仁一小把,蓮子一小把,小米適量。
製法:將麥仁、蓮子洗凈後,浸泡1小時。小米淘洗乾淨,紅棗剖開去核。所有食材一併放入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熬至粥成。
功效:益氣養血安神,尤其適合婦女更年期出現心煩失眠等症,能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提醒:紅棗多吃可致消化不良,不可過量食用。紅棗含糖量偏高,血糖高者應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