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壇》大愛中華 情系武漢(6)

2020-02-25   羽君


《中華詩壇》執行主編:羽君


母親是我的海

文/根源

海是我的母親

母親是我的海

我早已經感覺到

海和我聯繫在一起了

我輕輕地走近她

呼喚她

她波光粼粼

一回一迴向我微笑

和煦的陽光

引領我迷茫的視線

丈量她寬廣的胸懷

我狹隘的心思

頓時

豁然開朗

夜深人靜

我翹望天空

發現一滴淺白晶瑩的淚珠

懸掛在一朵雲上

我就知道

你此刻正在思念你可愛的兒女

海呀,母親

我和你究竟是什麼緣

我的思念

我的愛

我的委屈

你用那海浪微笑的折皺

一件一件收下

2020年2月22日

--大江

你是雨後的彩虹

總怕把你丟在雨中

於是

搭一座珠簾的橋

壓在心裡

在夕陽下變得

失重

如果雨後有彩虹

那我做一層霧,

雨後

依然縈繞在天空

因為

沒有了雨

你就不是那

如夢一般的彩虹

在雨中

撿起那些水珠兒

做一個夢吧

於是我就天天等

雨季

想那如夢一般的彩虹

夢裡的彩虹

有雨

你就會在雨中

龍抬頭

~~南岸

龍抬頭,是還原遠方的凝視

春的回暖

春是冬天過後而湧泉般的君子

是瞬間中部武漢還在2020年戰鬥的姿態

龍抬頭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在冬眠後醒來

醒來是一種可以自由的榜樣

在遠古傳說中說蟄龍為思念死去的女兒而在這一天從大海中抬起頭來

武漢,這片土地可能傳說在千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洋是極度嚴寒的 季節

那個年代沒有冬春之分

冷冷的寒氣從天明延續到夜間

對暖的嚮往是對一個快樂的唯一等待

龍抬頭是介於雨水和驚蟄之間的

龍抬頭是對曾經春的禁忌的解脫

是該對一個災難性日子思考的時候了

經過一個邁開的時間

龍抬頭也記錄了武漢因疫情而封城的一個紀念

龍抬頭,我們記住了圍城的第三十一日

龍抬頭,讓我們忘記曾經的曾經

龍抬頭,讓冬去也也拌隨著不該有的痛楚和安逸

這一天我們想儘早忘記

或許我們都應該有回憶的傳統

龍抬頭將走在疫情的前方

糖詩人作於2020.2.24.

(二零二零年農曆二月初二疫情中的龍抬頭)

午後 恰遇一陣風

文/褚向平(河北)

午後 一陣風推著一朵雲

牽出浩瀚 遠山 從江頭至江尾

繞過流水 那一刻

我忽然反覆想到了慈悲

用眼淚擦拭眼淚

用鄉愁化解鄉愁

剛醒的春夢 碌碌無為

也無所事從

問起飛的白鴿 夜鶯

何時能打開久閉的柴扉 窗欞

阻擊邪惡盛行

你將自己的語言 為什麼

著上袈裟 塗層憐憫 便似大音

他把他的詩歌 穿上國王新裝

神色飛揚 而我無依無靠的文字

依舊在塵埃里流浪

一地雞毛的世界

春光乍泄 彩泡炫目

殘陽若血 唯有惴惴不安

的燈火 提醒著

迷亂的城市霓虹 如何

閃爍不定

2020、2、23

任時光流逝,不若我一曲長留

文/冰清(四川)

行走在街頭

看著,來來往往穿梭的人流

蒙塵的心已禁錮

又,怎能逃脫

忘卻,前塵往事

剪斷,過往

去,逍遙

任時光流逝,不若我一曲長留

能背負或不能背負

我都全然吞下

在來往的路上

滴血成曲

成就我的輝煌

笑看,風雲變幻

怎奈,淚殤的天模糊了四季

一條路,走在身後

2020.2.24

【曠代的安魂】

作者:雪豐谷

一滴淚該怎樣飛?才能成為雪花

好消息就要來敲門了呀

這遲到的疫苗,讓人泣不成聲

有人說,今春的雪花

每一朵都有水晶宮,你躺在裡面

就跟躺在自家的臥室一樣

苦難的人,被冠狀灰砸中的人

請靜靜地安息吧

天河的南風,已吹亮孔明燈

卑微的,抱屈的,沒合眼的魂

我的心一下子空空落落的

仿佛專為蔽體的衣冠

選好了風水,死要面子的一座墳

守 夜

文/龍巧玲(武漢方艙醫院護士)

每次夜班都遇見賓館值夜的大哥

窩在大廳沙發,縮成一隻繭

幾次想問,我和他到底誰的歲數大

真是的!現在了還問啥?

病毒已瘋了,不管是誰都侵噬

他手機反覆播唱韓紅的《天路》

一定是想讓武漢

和西藏一樣是一片凈土

每次叫起他鎖門,他總是道歉:

武漢對不起你們!連累了你們!

武漢大哥

迫在眉睫的不是計較對錯

捆在一起,我們吃一鍋飯

呼吸同樣的空氣,面臨一樣的生死

天氣預報說,武漢要降溫了

雷電,大風,冰雹,暴雪

你在軍大衣里縮緊身體

縮進內心的風暴,假裝

聽不見這個壞消息

半夜,我送去了一點食物

沙發里的身體發出鼾聲

讓我久久止步。是的

不要驚動一個人睡覺

讓他回到中年人的日常

讓他在夢裡享受子孫滿堂

宅在家中的人們

文/孤獨與快樂

如果說 閒下來是一種奢侈

無所事事的人們為何

焦灼得來不及思考明天

如果說舒適與安逸

是人類夢寐以求的詩和遠方

眼前的坐吃山空 絕不是

追求中的閒適與恬淡

被禁足的理由

可以正當到不容辯解

緘口的結局絕非

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心甘情願

當生命失去自由與空間

只會使創意枯竭 夢想湮滅

讓牢不可破的親情趨於平淡

生死相依的愛情在味同嚼蠟中老去

明天在前途未卜中不可預言

災難降臨 不可一世的人類

如此不堪一擊 惶恐不安

疫情當前 貪得無厭的生命

如何進退失據 手忙腳亂

寄望於英雄橫空出世 力挽狂瀾

祈求疫情早日散去 逃出生天

此時被禁足的生命有多麼渴望

走出疫情的陰霾 走向春天

此刻宅在家中的人們有沒有懺悔

用昨天無知為眼前的自由買單

七絕《庚子雨水時節感懷》十二首

文/輝叔(許日輝)

(一)

尋家燕子幾呢嚀,

雨水春來萬物青。

花信躍然枝上遞,

鶯啼窗外耳邊聽。

(二)

半湖煙雨掩樓台,

葉葉聲聲燕又回。

入盞春風誰與伴?

桃花只待一聲雷。

(三)

極目千山淺黛新,

一溪煙雨一溪春。

東風又綠江河暖,

十里桃源不染塵。

(四)

桃李多情久未開,

還寒乍暖我尋梅。

春歸雨水風扶柳,

小燕聲歡舊戶回。

(五)

自在嬌鶯戲弄人,

畫船聽雨一湖春。

煙花綠水鵝黃柳,

十里東風十里新。

(六)

竹影輕輕氣自涼,

鶯飛柳外占春光。

斜風淡淡煙花掩,

細雨微微草嫩黃。

(七)

朝雨晨風化彩霞,

小溪飛燕久尋家。

鶯啼草暖春聲動,

柳色含煙隱嫩芽。

(八)

柳泛鵝黃紫陌纖,

花迎綠雨水如煙。

東風一夜吹香夢,

滿腹春心寄杜鵑。

(九)

廊外青山草色新,

閒情雅品一壺春。

梧桐葉嫩三更雨,

處處沾花不惹塵。

(十)

春風一夜滿天涯,

雨醉山嵐草木斜。

紫燕低飛田野綠,

催耕布穀唱農家。

(十一)

今春不與去年同,

地北天南戰疫中。

雨潤山河消晦氣,

新顏且換轉東風。

(十二)

天規有序必遵循,

雨水風來綠了春。

小燕歸巢農事晚,

田間野草嫩芳茵。

感作於2020.02.21.庚子正月廿八日之夜

七律 詠虎刺梅

文/杜華(內蒙古包頭)

瑤枝鐵干翠玲瓏,一樹娉婷百朵紅。

冷質逼鳩生蒺刺,柔情逢客引身躬。

隔簾夜靜偷睽月,臨牖晨興熱吻風。

愁緒從無羞取媚,唯將辛辣賦於忠。

長相思 蘭花(外二首)

文/浙江朱守平

正月蘭。二月蘭。

蘭艷門前草木間。

香幽綠葉寬。

憶綿綿。惜綿綿。

惜在心頭何必言。

雅風將美殘。

黃鶯兒 黃鶯

五更窗外黃鶯詠。

韻入啾啾,神出悠悠,

七分清甜,三分明凈。

宣日出彩霞飛,雨沐夭桃靚。

果然林籟鄉音,玉潤珠圓,堪配春景。

天性。

歲歲為緣歌,日日催痴醒。

此時皆睡,儘是鼾咍,應無幾人聆聽。

憐未得嫂姑夸,已惹兒郎悻。

幸遇白髮秋翁,常有新詞贈。

滿江紅 戲說青蛙

小小池塘,就幾隻,青蛙喧鬧。

功夫淺、手垂低下,眼斜高傲。

獨愛人前夸技絕,也曾背後稱容妙。

肚吹破、腸漏怎翻身,如何好。

狂妄語,蓮譏笑。

陽春夢,風輕藐。

對非常冷落,十分煩惱。

坐井觀天驕底氣,濫竽充數憑紗帽。

成日忙,混水戲泥鰍,呱呱調。

七律.望武漢感懷。

文/麥進通

半百餘齡勵志身,

三番數度夢雄神。

孤窗散盡星燈夜,

滿室橫斜紙墨春。

憶在京華懷白雪,

情還故里孝嚴椿。

欲傾升斗為家國,

冠疫江城遠漢秦。

20200220

七律.匕首(押一東韻)

文/譚綠松

拯救蒼生傳劍術,當誅秦帝試吳鴻。

雖無遠擊戟矛利,卻有近身拳腳融。

對敵捕俘驚寇壘,沖圍斬將得軍功。

賽場少女武姿醉,雙匕翻飛勝俊雄!

文/中國玫瑰

風來風去舉青煙,春唱黃鸝夏唱蟬。

對鏡低眉常自省,腰身寧瘦不能彎。

作者/中國玫瑰

裊裊婷婷河岸邊,垂絲雖細恨趨攀。

距離不遠也不近,每到風來把手牽。

文/中國玫瑰

河邊對鏡巧梳妝,且待離席拂酒觴。

看慣風雲多變幻,見識更比髮絲長。

臨江仙:寄萬寧石梅灣

文/陶一

九里鳳凰椰風綠,心波海浪連連。

素箏激越向雲天。

燕飛知雨意,柳舞醉春顏。

疊翠東嶺摩涯刻,白雲攜字飄然。

幾時吟月做江仙。

側身問竹語,回首調聲旋。

七律//庚子雨水

文/霜凝

天有輪迴地有生,

東風早起漫千城。

放翁入巷聽春雨,

子美隨風品夜聲。

有燕曾經迎竹友,

無鶯不再別梅兄。

今年雨水天增淚,

飄向荊州灑做情。

無題

文/羽君

瘟疫殊狂感慨多,

居家鬥志不曾磨,

雖無妙手妖魔斬,

但舉詩心助戰歌。

七絕 冬去春來

(平水韻)文/彩旗

冬月雪飄寒料峭

消融待盡換新妝

山川初現桃花夢

玉柳搖枝百蕊香

(仄起:七陽)

生查子•新桃花源記

文/陳可征

半壁灼灼紅,

一片夭夭絢。

好客八方來,

相映和風羨。

年年幾日鮮,

歲歲秋收盼。

肥碩墜枝低,

凡塵蟠桃宴!

(2020.2.18)


簡介和機構成員

中華詩壇是發表詩詞、評論詩詞的開放交流平台。讓詩詞走向眾生。社長藍棠對古典格律詩詞有深刻研究,1991 年起主辦文學報,得到謝冰心等一批老前輩的大力支持。致力把詩詞當作時代的先鋒號角。總編輯根源獨樹一幟,是詩壇白雲藝術體系,「根源詩歌體"的主要代表。齊聚了非馬、桑恆昌等等中外詩界大家;齊聚了張福平、唐雙寧等名人領導;齊聚了今音、冪聞、柯羽、大明、吳垠、陳傳燕、蔣江華、陳實、張生等等當今著名文學詩評家;以及一大批海內外詩人。中華詩壇,有您更精彩!

中華詩壇

首席顧問:

非馬、桑恆昌

顧問: 張福平

美術顧問:柯林膠

書法藝術顧問:

許廣紀、史壽林

社長: 麥進通

總編輯:根源

執行總編輯:許向陽、

笑林強哥、薛迎春

首席詩評:今音

詩評委:冪聞、吳垠、陳傳燕、蔣江華、陳實、萬年、楊生偉、陳嬌娥

主編:

許向陽、陳嬌娥、趙雪梅

執行主編:

陳靜波、孫繼烈、徐家祥、袁書輝、劉顯英、張生、林文彤、楊碩、吳傑、張積榮、崔明之、譚綠松、楊澤、趙靖、陳玉元、羽君、李玲、李其新等

行政總監:

崔明之、陳嬌娥

公眾號執行主編:李玲(時光)

網詩執行主編:陳靜波、胡潔、素宏

同題執行主編輯:白月光

(華人頭條)執行主編輯:陳嬌娥

(今日頭條)執行主編輯:羽君

曾經在中華詩壇編委工作過的人士有:舞韻、小影、佛子、柯羽、袁赤、幽篁、白丁、大江東去、郭婭、齊紹亮、王曉華、青斌、喬玉峰、林文彤、吳傑、楊碩、等

《中華詩壇》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