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標導向推動正面輿論宣傳引導工作

2020-04-15     中國社科馬克思主義

輿論是民心的反映,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面輿論宣傳引導就是順應民意提出正當主張和號召,主動引導社會輿論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對推動任務目標完成和社會事業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時代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強調做好輿論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強調以正面輿論宣傳引導為主,牢牢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標

目標決定方向。堅持正面輿論宣傳,首先要明確正確的宣傳輿論引導方向,引導公眾輿論向著正確方向發展。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遠大理想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丟失遠大的理想目標就會迷失前進的政治方向,黨領導下的輿論宣傳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的,宣傳引導的正確方向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目標和黨在各時期提出的奮鬥目標。輿論宣傳引導具有強烈的前瞻性,相對於各時期、各領域的具體目標,共產主義理想目標具有關鍵性決定作用。

共同的目標成就偉大的事業。「有了共同的目的,就會齊心來做」,明確的共同目標可以凝心聚力,從而形成統一的行動,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不走彎路、少走彎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取得史無前例的偉大成就,關鍵就在於有契合民心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標和切合實際的各時期奮鬥目標指明方向、凝心聚力,在正面輿論宣傳上,發揮著其他黨派不可比擬的引領作用。在前進的道路上,黨領導的輿論宣傳工作始終面向目標開展正面宣傳引導,喚起民眾自覺,激發群眾力量,在目標指引的方向和道路上持續奮進。黨領導的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同黨的事業一樣,總能在遠大理想目標指引下,總結經驗教訓,指明前進方向,團結帶領人民從實際出發,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宏偉的目標引領新的時代。當今世界,國內外形勢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和話題層出不窮,傳播媒介和方式複雜多樣,我國輿論宣傳工作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把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提升到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層面。新時代堅持正確導向的正面輿論宣傳引導,一方面,必須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標和新時期奮鬥目標、發展方略,結合時代話題轉化為社會輿論正面傳播到人民群眾中去;另一方面,必須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目標為引領,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為來自於群眾的自發話題樹立正確目標,引導社會輿論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提升正面輿論宣傳引導力

目標是對活動預期結果的主觀設想,擁有天然的凝聚力和激勵作用,與正面輿論宣傳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不謀而合,殊途同歸。黨在新時代的奮鬥目標高度歸納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形象地闡釋了黨的奮鬥目標與人民期盼的一致性,充分發揮各項奮鬥目標和政策策略的凝聚作用、激勵作用,將大大提升正面輿論宣傳引導力。

第一,目標方向的正確性為輿論評價提供公平正義的支撐力。黨的遠大理想目標和新時代奮鬥目標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客觀現實基礎上的,為輿論評價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導和思想武器。實事求是、人民立場的價值取向,能夠保障客觀、公正、全面、真實地反映人民大眾的意見和態度,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更易於透過表象看本質,用真相提升輿論評價的說服力。正面輿論宣傳要善於明辨是非,敢於亮劍交鋒,勇於揭露陰謀和謠言,搞清輿論的本來面目,為人民大眾提供科學正確的輿論評價意見。正面輿論宣傳要以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己任,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文化宣傳,要旗幟鮮明地反映黨的政治意志和政治主張,始終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第二,目標利益的一致性為輿論意見和行為的正向集中提供持久的凝聚力。輿論的形成和發展與公眾的利益訴求密不可分,正當的共同目標利益有利於引導公眾的意見和行為向著正確的方向集中統一。「善於把黨的政策變成群眾的行動」被毛澤東同志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藝術」,在充分肯定輿論宣傳強大引導功能的同時,也強調了目標利益對群眾行動的激勵作用。開展正面輿論宣傳引導,不僅要讓民眾了解我們的行動,還要讓民眾了解行動目標,「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目標利益的激勵作用可以調動民眾的智慧、熱情,使民眾的正確言行成為自覺,使更多的群眾自覺成為正面輿論宣傳引導者。面對新時代輿論引導主體多元化、內容碎片化、媒體多樣化和模式交互化的挑戰,在各種紛雜的事件和輿情面前,應及時從正面提出目標,釐清公眾與目標利益的關係,為人民大眾指明前進的正確方向,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凝心聚力的正面引導力。

第三,目標行為的示範效應為正面輿論宣傳提供最直接的推動力。確立目標和為實現目標採取的行動可以直接影響和改變公眾的態度和看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黨和政府採取的實際行動壓倒性地直接引領了輿論導向,而一些輿情危機,往往是因為處置行為偏離正確方向引發的。正面輿論宣傳應當多宣傳報道為實現民眾共同目標而湧現出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應將各地典型的好人好事加以調查分析和表揚,使全黨都向這些好的典型看齊,發揚正氣,壓倒邪氣」。

為實現民族復興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在全媒體時代,除從事新聞信息服務、具有媒體屬性和輿論動員功能的傳播平台外,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輿論的發起者,且傳播速度更快,影響範圍更廣。在全媒體傳播格局對輿論宣傳引導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形勢下,職能部門對輿論宣傳的監督管理由「管陣地」向「管天下」轉變,貫徹落實黨管媒體原則,加強黨對輿論宣傳的領導,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創新思路和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對輿論宣傳的監督管理水平。

第一,加強前瞻性研究和目標標準建設,強化對輿論宣傳導向的監督管理。加強對黨在新時代奮鬥目標及政策策略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制定輿論宣傳引導目標及標準,明確正反兩方面界限及事項清單,強化方向性標準指標的權重,自上而下進行層層分解,明確相關單位的責、權、利並適當公開,為開展輿論評價和進行監督、考評提供依據。定期對政策策略落實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將監督檢測貫穿輿論宣傳全過程,及時匡正糾偏。加強對公眾關注熱點和思維傾向分析預判,及時研究提供正確的目標方向和引導策略,制定輿情危機應對預案,積極主動地防範和化解「黑天鵝」「灰犀牛」事件。

第二,加強輿論宣傳機制和效能建設,強化主流媒體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全媒體視域下的以提高效能為目標的內部運營機制和外部監管機制建設,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優化程序、配強人力物力資源,切實提高主管部門和職能單位的綜合能力和運行效率。明晰權利和責任,主流媒體必須敢於直面問題,善於輿論評價,以評論等形式旗幟鮮明地闡明觀點和主張,不能人云亦云、模稜兩可,甚至發表錯誤觀點,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示範帶動作用。強化主流媒體對社會各界和其他媒體的監督職責,善於發現各種問題、不足和錯誤言行,善於客觀報道並進行正面評價,善於同一切錯誤言行和敵對宣傳做鬥爭。

第三,加強全媒體監督管理體系和問責機制建設,懲防並舉營造健康輿論環境。針對全媒體時代輿論主體、內容和傳播方式的特點,建立健全以機構、法規、隊伍和技術為保障的全方位監督管理體系。嚴厲監督監察各種違反黨和國家政策法規和政治方向錯誤的言行,迅速阻止不當言論的傳播,控制影響範圍和化解不良影響。健全和優化問責機制,明確違規事項和責任清單,區分輿論主體,明確不同的問責方式和懲戒措施,公開問責依據、過程和結果。同時建立健全輿論主體正當言行的保護機制,支持和鼓勵輿論主體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發布正面信息和正確導向評論,開展健康向上的學習、培訓和娛樂等活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素霞 趙雪飛

(作者系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q6nfHEBrZ4kL1Vid0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