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優秀的模具人,衝壓模具設計接刀及類型,你懂多少?

2019-12-02   坦嘉精密TANJA

一套連續模具的好壞主要看工藝。沒有好的工藝,再厲害的鉗工、再好的結構、設備都沒用。

連續模具的工藝直觀體現就是料帶。如下圖示,料帶中需要體現的東西很多,有大方向與小細節。大方向如:沖孔、成型、打凸包等。小細節如:引導孔大小、位置、接刀類型、分刀位置等等。

衝壓模具設計師在設計模具料帶前需要進行產品工藝分析,產品展開,放公差,確定步距,料寬,拆分成型工藝等,在這些當中每一個環節都很關鍵。

很多朋友自學模具設計,尤其是有點經驗的鉗工師傅。想像很美好,但是現實卻很骨感。就拿最簡單的接刀細節來跟大家學習一下。

接刀:

產品沖孔與且外形的過程中,因為強度、應力等原因不能一步完成就需要將刀進行拆分。而分刀時需要注意料帶穩定性,受力均勻程度,料帶強度等。

在刀與刀相接的位置因為存在斷差或兩次剪切容易產生毛刺。因此在設計時需追加凹位加工工藝, 但由於凹位尺寸的大小會影響產品的外觀和精度, 所以把接刀凹位做成標準,或採用不同的接刀類型以供設計者參考使用。

以上三種類型接刀,前兩種都屬於缺口接刀,優點是切口無多餘毛刺、粉屑,缺點是產生缺口影響外觀。第三種屬於圓弧過切接刀,優點為無缺口不存在毛刺,但會破壞圓弧尺寸。

其實,除這三種外還有一種直邊接刀「過切接刀」,因為不常用所以小編在這裡也就不過多解釋。關於工藝分刀中的接刀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