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這幾年水產養殖業好像變得越來越難?

2020-01-17     中國水產頻道

目前,水產養殖貌似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難。相信我們很多人之前都會聽到別人這樣說,在以前搞水產養殖,只要我們願意投資,並且把這些魚類養好,那麼掙錢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如果放在今天的話,我們在說這樣的一句話恐怕就不太行了,因為目前水產養殖貌似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難。

現在水產養殖業面臨的問題可以說很多,尤其是在一些養殖過於密集的地區,面臨的很多問題應該是比較明顯的。

養殖環境,在變化

首先,經過多年的養殖,養殖戶不斷的喂料用藥等等,加上各種污水污染的影響,時間一長,養殖環境應該是越來越不好了,要不然現在都建議養殖戶要適時地清塘曬塘。

養殖成本,也在變化

其次,養殖集中的地區塘租成本、人工成本、飼料成本、漁藥成本等等都處於上升的趨勢。而且好的塘口、好的人工越來越難找了,市面上的飼料動保產品也是種類繁多的,選擇難度越來越大。

水產養殖,靠天吃飯

再次,水產養殖都是靠天吃飯的,很大程度上要考慮到天氣的因素,就是所謂的靠天吃飯,很多時候,養殖戶計劃的再好、考慮的再周全,到時候老天爺不給臉,還是會吃大虧。這幾年各種各種的天災挺多的,高溫、暴雨、颱風等等。

以上這三個方面或許是為什麼很多人感覺水產養殖這一行越來越難搞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會頻繁的轉換養殖品種

為什麼很多人要頻繁的轉換養殖品種,如果養殖環境很好的話,養殖過程中的就不會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就改善塘口質量了,如果養殖某個品種掙錢的話,很少有人會考慮大面積轉養的,再加上養殖成本的增加,養殖戶要不斷地想辦法增加塘口產量,要不然增加的產值都跟不上成本的增加,還養什麼呢?而很多時候高密度高產值的養殖模式又不可能避免地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塘口更加難以管理了,發病更多了,用藥更多了,養殖環境可能會更差了。

養殖的發展

雖然說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養殖戶投入的增加,出現了一些新的養殖模式,新模式會達到一種又有高效益又不破壞環境的生態平衡,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高精尖」的技術和投入,對於很多養殖戶來說,這些新模式的門檻應該還是很高的,不是誰都能搞得起這樣的新模式。

當然大家需要認清楚目前養殖的一種發展現狀,並不是說所有高檔養殖的人都不掙錢,目前我們看到那些更多掙錢的人往往是搞個性化水產養殖的人,也就是說他們能夠讓自己的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從而更多的吸引消費者關注。(本文轉自【一路凱歌】。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環境成本市場行情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gSiu28BUQOea5OwCi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