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怎樣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2021-05-15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怎樣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德)卡爾·H.G.威特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錫瀅澤

在卡爾的幼年時期中,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 從某個方面講,卡爾的學習熱情正是在這種親身體驗、接觸實物的過程中一步步培養起來的。

為了讓兒子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兒子2歲以後,不論走親訪友還是買東西,也不論參加音樂會還是看歌劇, 我去哪兒都帶著他,讓他從小就與身份各異的各階層人士交往、談話。

這樣做的結果是,兒子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從小到大從不怯生、不怯場,越是人多或越重要的場合,兒子就發揮得越好。後來兒子成名後必須出入一些正式場合,與貴族、王公大臣,甚至國王打交道,他都能表現得非常得體,給別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見過一些在學問上十分優秀的人,因為缺乏經驗,出入這類場合時就顯得畏縮慌張,實在不雅。

兒子3歲以後,我開始領著他到各方周遊。5歲時,兒子就已經在我的陪伴下,幾乎周遊的德國所有的大城市,在旅途中見聞和切身體會。

6歲時,兒子已經成了洛赫附近最見多識廣的孩子了。他的見識其至超過很多大人。你們在地理、歷史方面有什麼想知道的都去問他,或者想聽聽其他地方的新聞異事的,也會來找卡爾。 後來兒子乾脆寫了一本遊記,將自己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全部寫了下來,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當然了,有人說我這樣做不值得,是不必要的浪費,那些錢不如用來給孩子買書收穫更大;還有人說如果我不是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就不會弄到後來連兒子上大學的費用也負擔不起了。雖然我只是個窮牧師,收入微薄,為了能有出門的旅費,全家人都得省吃儉用,旅行時也只能住最差的旅館,但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從不後悔。

只要能滿足兒子的求知慾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我決不吝惜體力和金錢。為了向兒子公開魔術的秘密,我就曾不惜重金,請魔術師現身說法。類似這樣的事情還非常多。兒子生長在內陸地區,但他總在書中看到對大海、大洋的描述。他很喜歡看這一類的書,在看了麥哲倫、哥倫布等航海家的傳記以及《可馬.波羅遊記》這些書以後,他非常想去看看大海。

於是,我就帶他去了地中海海岸。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兒子興奮極了。我們在那裡拾貝殼,採集海澡,拾水母和海星等等。我對他講述了這些海產品以及海底生物的各種知識,他對神奇的海底世界十分嚮往。我們又在沙灘上做各種遊戲,比如堆山、鑿河、開湖、壘岬、修灣、築島和封島等等。 要使孩子形成地理概念,海邊真是最有利的地方。

我把地球儀帶到海邊,告訴他地中海就在這裡,越過地中海就能到達非洲,非洲大陸的兩邊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越過太平洋就可以像馬可.波羅那樣到達中國,而越過大西洋就可以像哥倫布那樣到達美洲就這樣,兒子逐步了解了地球的概念,學會了世界地理。

《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爾·H.G.威特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年:2003年1月

-作者-

兒童早期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實證方法證明了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開創了影響東西方几個世紀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無數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成為世界上現今仍然被使用的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

-朗讀者-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網小記者 | 錫瀅澤

座右銘: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張青青(實習生)|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fl2c3kB-4LL0rMdRH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