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石堂:癌症患者夏季飲食6大細則

2019-07-24     圭石堂

現在正值三伏天,外面悶熱得像蒸籠,人們出去一趟便會汗流浹背。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年,三伏天出現的日子更是長達40天!三伏氣候炎熱導致人體出汗過多、容易上火,而且夏季雨水多,是濕熱最重的季節。對於普通人來說,三伏天的日子不好過。而對於腫瘤患者,「三伏天」可不僅僅意味著濕熱,它隱藏的秘密可不少。

據資料顯示,夏季腫瘤患者的復發轉移率可高達四五成。夏季溫度高,濕氣大,潛伏在患者體內原本處於「休眠狀態」的中路細胞更容易變得活躍起來,因此容易造成腫瘤的復發轉移。


「濕氣」是腫瘤復發轉移的罪魁禍首之一!

肺癌患者該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氣過重,用什麼辦法才能安然度過三伏天呢?這想必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吧!

一、出現以下症狀提示你可能有濕氣!

1、疲勞頭暈打不起精神

飲食與運動與平時相差不多,但體重增加,常會覺得疲勞,頭髮暈,打不起精神,渾身不清爽。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氣。


2、大便濕粘

清晨方便後,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還一箱水沖不幹凈,不方便觀察馬桶,可以觀察手紙,正常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反覆擦不凈,基本可以判斷體內是有濕氣的。

3、舌苔粗糙厚重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說明體內有汗,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說明體內有濕熱。

4、其他症狀

早晨起來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早上刷牙會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這些也是濕的典型特徵。


二、該如何去「濕氣」?

1、「以熱制熱」,喝熱水熱茶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在「三伏天」尤為嚴重,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

常見的溫補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物有赤小豆、薏米 、萵筍、扁豆、冬瓜等。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2、按時睡好子午覺

患者應注意每天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子時是指晚11 點到凌晨,午時是中午11點到13點,既要晚上按時睡覺,午睡也不可少。通過睡眠,也有助於調節人體陰陽,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

3、堅持泡腳

在夏季,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促進排汗,增強汗腺功能,提高耐熱力。建議每晚臨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15~20分鐘,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本頭條號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以供參考使用或學習交流,我們不保證本頭條號上任何內容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且不對使用這些內容可能造成的任何後果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本站如有圖片、字體、文字等內容無意間涉及侵權,我們深表歉意,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fiFKGwBmyVoG_1ZqX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