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壹度便利「低投入」式社區拼團生意經

2019-07-18     龍商網

核心提示

安徽壹度便利是社區拼團賽道上後來居上者的代表,旗下拼團平台壹度易購與壹度拼拼始於2018年12月份,卻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就將「低成本」投入模式玩轉:其區域性拼團項目壹度易購曾一天內就賣出了200多萬元的黃金飾品,且上線一月便收回前期投入成本;而全國化拼團平台壹度拼拼取得日均愈40萬的銷售額,上線兩天後即開始盈利。


「低成本、提銷量」是壹度便利拼團實戰快速成功的最佳註腳,也再一次證明了「沒有不好的商業模式,只有不好的企業運營」。

社區團購進入門檻雖低,但要做大規模或是維持商品品質長期穩定以及與團長、消費者打好關係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宿州為基點、300公里為半徑畫弧的壹度便利起步雖晚,卻在藉助原有便利店資源下做得風生水起。「區域性的社區平台壹度易購就是隨著線下社區門店跑,店開到哪,群就建到哪,實現店群一體化與線上線下流量互通。」安徽壹度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譚輝告訴龍商網&超市周刊記者。



壹度便利大本營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也就是極具商業基因與活力的新興淮海經濟區域,人口密集,貿易發達,300公里半徑範圍內能覆蓋2.1億人口,達到中國人口的15%。目前,成立於2012年7月的壹度便利旗下擁有480多家社區便利店,門店面積在60至120平米,3000個單品左右。

01

社區店「新增量」


壹度便利做社區拼團業務的初衷就是為線下門店賦能。就像譚輝說的那樣,「這個市場我們不做,別人也會去做,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與一二線大城市不同,小縣城有著濃厚的社區商業屬性,很少有所謂選址層面的「黃金地段」說法。因為小縣城寫字樓、商業街等人流密集區域少,反而受益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棚戶區改造,再加上國人聚集而居的固有習性,形成了一個個社區。所以,壹度便利就瞅准了社區居民一日三餐以及配套生活服務的生意,以店帶群,以群實現二次引流,鑄就良性循環生態圈。

壹度易購與壹度拼拼分屬兩個不同的團隊在運作,壹度易購實際操作人員有31人,而全國性平台壹度拼拼是將近32人,分工明確,既有負責運營、平台、發貨,也有負責選品、直播等。「社區拼團主要依託於便利店的供應鏈、流量資源,但社區拼團業務與線下便利店是分開運營的,是線下便利店裡的『新增量』,可能我們模式跑出來以後,會將這兩塊融合在一起。」譚輝表示。

半年多時間裡,壹度便利旗下兩個社區拼團體系累計團長人數為6000人。壹度便利社區拼團業務團長組成主要有3個渠道,一是藉助於其線下480多家便利店7年多來累積的流量資源;二是與社區其他的一些門店合作,比如攜手夫妻老婆店;三是與社區物業建立聯繫,由物業推薦出團長。

面積60至120平米不等的壹度便利店日均銷售近5000元,700至800戶(以每戶3人算,共計2000多人)的社區一般是設有1家門店,而像7000多戶比較大的小區來計,一個小區周邊就分布有9家壹度便利店。「高密度的門店布局能解決生鮮商品兩個固有的痛點,一是新鮮,二是退貨,次日達解決生鮮商品久放不夠新鮮的問題,而一旦顧客對商品不太滿意,只要進入後台申請,然後把貨送到團長那邊就可以,已支付的費用會直接返回至消費者微信帳戶。」譚輝說道。


據壹度便利董事長繩惠展透露,壹度易購目前客單價在30元左右,日均銷售約為20萬元至30萬元,壹度拼拼客單價會略高些,約為70元至80元,日均銷售額為49萬元。

02

兩大利器:選品與營銷


在選品上,壹度便利拼團業務團隊也頗下了一番功夫,他們認為社區拼團不是推動衝動性購買,而是要滿足周邊社區居民的真實需求。

他們遵循4個選品原則,一是區別於便利店傳統商品結構的剛需性單品,比如說蔬菜、水果、油鹽等非便利店爆款單品,但卻是社區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是選取一些爆款網紅商品,像網上一些達到10萬+的熱銷品,比如貓爪杯等;三是經過市場檢驗,但在四五線城市相對稀缺的國外商品,例如泰國乳膠枕等;四是引導類商品,主要集中於家政服務、家電黃金等具有區域化特色、接地氣的商品。

壹度便利一共有20多個買手,遍及全國各地及日本、東南亞等國家,採回時下受歡迎且品質上佳的新品。壹度便利有兩個倉庫,一是面積達5萬平米的總倉,還有就是1萬平米左右的分揀倉,買手把商品採購回來後便會入駐總倉,拼團平台下單過後次日便送至門店,最終由團長送至消費者手中。「倉庫里累積沉澱幾千個單品數據過後,然後這些商品每天輪流上架,由此保證消費者新鮮感,比如今天賣柳橙,明天就賣獼猴桃。同時,在外買手每月末位淘汰與新進商品的數量都要嚴格遵循公司的採購標準。」譚輝表示。

繩惠展表示,價格是可以操作的,壹度便利通過團長或會員引流,與廠家簽訂供貨協議,就可以將大半成本節省出來,其中10%以上給團長分成,留足自身利潤,餘下約20%可讓利於消費者,這樣價格優勢就非常明顯。

在營銷上,壹度便利主要是在微信小程序上進行現場直播,讓廠家幫忙「背書」以此俘獲消費者的信任與好感。像一些全球性商品,比如泰國的安娜貝拉麵膜和一些休閒食品,以及日本的藥妝品等,團隊平均每個國家每月得去一次,找廠家談合作。一開始量少,廠家不願合作,壹度便利團隊便另尋他途,找中國代理商拿貨,後面規模上來後,再找廠家合作與背書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為了更好地踐行直播策略,壹度拼拼20多人團隊打造了兩個IP,以人為單位去往全球選商品,然後對各國的商品採集選購現場進行直播,讓廠家「發聲」。在譚輝看來,找廠家背書,一是貨真,二是消費者買得也比較放心。

目前,社區拼團這一塊壹度便利的重心會放在激活原有團長的增量上,主要採取兩方面舉措,其一是依據考核標準,及時更換團長;其二是把做得好的團長(月銷售5萬元以上)升級為師長,讓其培訓10個左右的團長,提升他們的銷售與營銷技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eTfQmwB8g2yegND_taN.html






















「惡戰」買菜

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