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試馬上就要來了!
時間越來越緊迫,
考生在情緒上容易出現較大的波動,
逐漸對備考失去信心,
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
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沒有複習好的內容,
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備考上。
且慢,
聽說有一種藥,
可以幫助提高學習專注力,
一夜變「學霸」?
吃了就能變聰明、無副作用、能增加免疫力……
近年來,每逢全國性各類考試前夕,一種號稱「聰明藥」的藥品便在網絡走俏,一些家長、學生、考證族、公考族熱衷購買服用。
今年5月,廣州番禺警方偵破一宗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社交平台推銷、販賣名為「聰明藥」(含有哌醋甲酯成分的「利他林」藥品)的精神科藥品的案件。抓獲涉案人員7名,繳獲管制類精神科藥品約7000顆。據調查,該銷售團伙主要利用微博、微信和QQ添加陌生人好友,對象多為青少年,他們聲稱該「聰明藥」能幫助集中精神,並且都是通過微信、支付寶平台進行收款銷售。
今年2月,新京報一篇報道《會上癮的「聰明藥」》震驚眾人,高三女生田靜(化名)為提高學習成績,服下媽媽給她的「聰明藥」——利他林(Ritalin)後逐漸成癮,在被強制停藥後,她甚至親自找藥,卻購買到「假藥」搖頭丸服用,最後住院治療。
此前有媒體報道,大四直博男生小黃從印度網購所謂「聰明藥」——「阿莫達非尼」,他在學校快遞站自提包裹時被警方一舉拿下。小黃明知「阿莫達非尼」是國家管控藥品,但「因為效果很好」,忍不住頂風從印度購買。偵查員隨後在他的宿舍里發現了大量「阿莫達非尼」藥品。
吃藥真的能使人變聰明嗎?
這種猶如「外掛」般的存在,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別急,就讓禁毒君為你科普所謂的「聰明藥」吧!
電影《永無止境》截圖,主人公在吃「聰明藥」
1
毒可以是藥,藥也可能是毒
所謂「聰明藥」實際是一些中樞神經系統興奮類精神藥物,服用後短期內能讓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清醒,在此期間對所學所看的東西印象深刻。但它對正常人的智商和記憶力提升沒有任何幫助,而且藥的時效性有限,藥效一過人就被打回原型,甚至狀態更差,因此需要長期服用,很容易形成依賴性。
服用「聰明藥」大腦活躍度(左邊紅色區域)與未服用「聰明藥」大腦活躍度對比
市面上常見的「聰明藥」有吡拉西坦、阿得拉(Adderall)、利他林(Ritalin)、莫達非尼(Modafinil)等。這類藥物都屬於「處方藥」。
吡拉西坦
臨床上用於治療急、慢性腦血管病、腦外傷等多種原因所致的記憶減退及輕、中度腦功能障礙,也可用於兒童智能發育遲緩。它可以促進腦代謝,增加腦血流量,提高學習記憶及思維活動的能力。
圖:國藥網
濫用後的不良反應:
它可以導致興奮、頭暈、頭痛、睡眠障礙等症狀。這些症狀就足以影響到學生上課時的精力集中問題。除此之外,吡拉西坦還可以引起胃腸道不適,更甚者可能出現暈厥、間質性腎炎等嚴重的情況!
試想一下,一名學生每天精神混亂、頭疼、腸胃不適,如何能在課堂上清醒地接受老師的授課內容?
阿得拉(Adderall)
阿得拉是一種被批准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症(ADHD)以及發作性嗜睡症的處方藥,其中含有天東門酸安非他明和安非他明硫酸鹽。目前,阿得拉已經被列入我國管製藥物。
橙色小膠囊阿得拉
濫用後的不良反應:
一位濫用阿得拉的網友在網上評論道:「我在美國讀書,現在在吃這個藥。阿得拉有很大的藥癮性,我現在才高中而已,已經明顯感覺到它的副作用。吃了之後沒幾次我就明顯感覺到心理上的負擔,而且不想與人交談,有嚴重的抑鬱傾向,而且已經離不開那藥了。雖然我天天抑制在只吃一粒以內,但還是感覺得到它的副作用,而且我已經每天只睡三小時,如行屍走肉般」,濫用阿得拉的危害可見一斑。
這效果都比得上毒品了,怎麼可能使人聰明呢?
利他林(Ritalin)
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用於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症,以及緩解嗜睡症和慢性疲勞症等疾病。服用利他林會引起大腦興奮,促進和提升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提升患者的精神專注力。哌醋甲酯和古柯鹼在結構和藥理上有相似之處,但哌醋甲酯的效力低於後者,藥效長於後者。這一藥品在全球範圍內基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在中國,利他林屬於第一類精神藥品,與麻醉藥品一樣被強制管制。
利他林的外盒包裝
濫用後的不良反應:
濫用利他林,用會使人服用利他林會產生胃腸道不適、嗜睡、心慌、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嚴重時會影響中樞神經,長期服用還會產生成癮性。有網友自稱曾在高考數學考試前一個小時吃了半片(大概5mg)利他林,考試時明顯感到心跳加快,臉上也有發燒感,並開始出汗,呼吸加速,甚至感覺喘不過氣來,最後考出來的成績反而不理想。
帶著這樣的狀態去考試,還能拿高分?
莫達非尼(Modafinil)
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發作性和自發性嗜睡症,或者輪班工作導致的睡眠障礙,以及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相關的白天過度嗜睡等紊亂症等。市面上的阿莫達非尼則是其加強版藥物。在中國,莫達非尼屬於第一類精神藥品,被嚴格管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濫用後的不良反應:
莫達非尼還有一個中文別名——「不夜神」,其「提神醒腦」的效果可見一斑。但早在2011年,韓國就已要求人們立即停止把莫達非尼當成「學習強藥」來服用。另據韓聯社報道,1561名患者在服用在莫達非尼後,約21%的人出現情緒不穩和頭痛症狀,還有部分患者出現精神錯亂和障礙,甚至自殺衝動等一系列問題。
運動健身也可以提神醒腦,何必依賴藥物呢?
所以說,毒可以是藥,藥也可能變成毒!
2
毒性比搖頭丸更厲害
有數據表明,在歐美一些高校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曾使用過「聰明藥」。其中,15%的學生有成癮現象。
紀錄片《藥癮》截圖
雖說服用藥物後,每個人的副作用不同,再加上目前為止,醫學界對這類成癮藥品的副作用還在研究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濫用這些藥物,輕則嘔吐、眩暈,重則成癮、情緒波動、抑鬱,甚至讓大腦認知和記憶受阻,引發心臟驟停。
如果產生依賴性,它們的級別接近古柯鹼、冰毒,比搖頭丸的危害還要大!
無論從依賴性和生理傷害哪方面來說,聰明藥都要高於搖頭丸。
「聰明藥」或許讓你耍了一時小聰明,也可能摧毀你的腦瓜子!
最可怕的是,一旦成癮,「聰明藥」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誘導性毒品,讓人墜入更大的深淵。
視頻:《考前謹防「聰明藥」》 廣州市禁毒辦製作
3
藥物濫用與吸毒有什麼關係?
「藥物濫用」是指反覆、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賴性特性或依賴性潛力的藥物,這種用藥與公認的醫療需要無關,屬於非醫療目的用藥。「藥物濫用」一詞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採用的專有名詞,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藥物濫用可導致藥物成癮,以及其他行為障礙,引發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
藥物濫用的範圍包括:
(1)麻醉藥品。如阿片類、古柯鹼類、大麻類等。
(2)精神藥品。包括中樞抑制劑,如鎮靜催眠藥;還有中樞興奮劑,如咖啡因;此外還有致幻劑,如麥司卡林、LSD等。
(3)揮發性有機溶劑。如汽油、打火機燃料和塗料溶劑等,有抑制和致幻作用,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賴性。
(4)煙草。其主要成分尼古丁長期使用也可致癮。
(5)酒精。長期酗酒也會產生生理依賴和心理依賴性。
注意:一些治病的藥品若被濫用,極有可能變成「致命」的毒品!(如復方止咳藥水、感冒藥,因其含有阿片、咖啡因、麻黃鹼、苯巴比妥等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成分,長期連用可有積蓄並產生依賴性。)
禁毒君說
天上不會掉餡餅!
努力才能夢想成真!
如果微信群、朋友圈有人告訴你,
吃了進口的「聰明藥」就能拿高分,
千萬別上當,
果斷舉報吧!
(來源:廣東禁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az1Fm8BMH2_cNUghW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