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都中軸線

2019-08-29     成都Big榜

繼上次《在地圖上走了一顆心》之後,大榜丈量成都的腳步就沒有停下來。這次,大榜走通了能串起半個成都近代史的人民路,北起成都北站,南至成都南站,彎彎繞繞16公里,步行全程4個半小時,畢竟,大榜野路子領頭羊不是吹的。

要問為什麼選擇人民路,是因為有一天深夜,紅星路「易烊千璽」(成都本地人/90後/很酷)忽然找我聊天,他說:「我想到一個選題!」

所以我就第二天一早我就從成都北站出發了,對,就是這麼野。

人民北路二段

火車北站—金牛萬達

上午的成都北站人多車多,通宵客拖著行李身心疲憊站在二環高架橋下,每個過馬路的汽車都要對著他們狂按喇叭。一派生龍活虎氣象,完全沒有閉站改造的痕跡。

柱子上貼著「溫馨提示」,賣假充電寶的小販確實不多了,但拉客的火三輪還是不少,司機都在耍手機。看見你在旁邊拍他,喊你兩句「去哪裡去哪裡」,你擺擺手不理他,他就又低下頭耍手機。

南下不遠,一座老派灰黃的成都市圖書大廈立在對街,樓下一大排塑料隔斷帘子擋著,虛籠籠看起來可能還在賣書。

今天陰天,在樹蔭下走起路來清涼無汗,北成都給人一種自然的親近感,感覺像是回到了老地方,走在了老路上。

正好說起這首歌,來聽聽吧,稿子挺長的,邊聽邊看。


街道樹左側是懸鈴木,也就是法國梧桐。因為入了秋,地上有了些許的落葉,被清潔工掃成一堆,詩意一點地說:這就是一堆的秋天。

另一側種的是榕樹,法國梧桐是淺綠的樹葉,榕樹是深綠的樹葉,一邊深一邊淺喜結連理,構成了我現在走的非機動車道。

北站西二巷的十字路口,人民北路二段路牌後出現了一堵紅白砌的垣牆。牆裡探出重重疊疊的竹子,竹葉修長。我猜,前邊兒會看到公園的入口吧。

路口左邊,也第一次出現了玻璃閃閃的高樓,看慣了前邊老派成都氣質的短樓,突然出現一座大廈總覺得突兀。門口大字寫著「甲級寫字樓」,生怕路過的人不知道它是最高最好的等級。

那堵牆後面並不是一座公園,只是一條在修的路,兩邊雜草長到天上去。這時候一轉眼也看到了沒有肚腩的金牛萬達的金牛,這裡晚上會變成廣場舞的天堂,按地鐵位置,我應該已經走過了一站地。

人民北路一段

金牛萬達—萬福橋

前面一個路口,遇見了西藏飯店,方方正正的建築藏韻濃厚,磚紅與灰白的配色也很漂亮,再搭上綠色植物,讓人眼前清爽。

路過門口,門童「扎西德勒」脫口而出,門旁有一隻透雕花紋的籠子,飄出一股一股濃濃的藏香。

迎頭撞上了一幢很高的樓,抬頭90度都看不到它的頂。樓下寫著「府河之巔,N8為峰」,海報上面描龍畫鳳,連周圍的樹都圍了一圈是金箔紙,透出濃濃的豪氣。

一座橋在N8前方不遠,名叫萬福橋,我查網上說它是北門出城的要道,也叫人民北路大橋,建國前是一座木橋,後來下雨被衝垮掉了。

橋墩上刻著福字,簡單數一下做個乘法就知道一共有466個「福」,而且有九成的福字重複,不過好像也沒說這個福字不能重複。「萬福萬福」也就是取個吉祥的意思。

人民中路三段

萬福橋—文殊院

過了萬福橋就來到人民中路三段。

一江之隔,人民中路三段的街道樹變少了,細細弱弱的樹幹沒什麼葉子,倒是視野寬闊,看起來道路也寬敞,是標準的城市景象。

文殊院門口的宮廷糕點鋪,底色用的漂亮的大榜藍,前面那家聞酥園字體用的漂亮的大榜橙。兩家店人都不少,而且很多顧客都是先在這家買點,再去那家買點。

其實一點也不糾結「這兩家到底哪個好吃該買哪個」這種問題——都買就好了嘛。

一家絕色川椒牛肉麵門口掛著「四川名小吃」「中華小吃新銳品牌獎」的金招牌,但仔細看這個招牌寫的是「絕代雙椒牛肉麵」,根本不是一家店嘛,還掛著威風威風地唬人。

一家火鍋店門口的小櫃檯寫著「歡迎光臨」。最底下的「臨」字不知道為啥子寫得特別靠下,寬胖喜感,像是進來吃火鍋就會長胖的文字預警。

人民中路二段

文殊院—騾馬市

過了文殊院,就到了人民中路二段,也就地圖上那個45度優美弧線的折彎所在,只有走過了這個折彎,才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面向了成都的正南

往前,沿路建築都是灰撲撲的沉穩調,街道樹也第一次出現了市樹銀杏,枝幹張牙舞爪撐起來,不過,再過個把月就該黃了。

沒有了綠化帶,只好跟著風馳電掣的機動車一起走,送外賣的大箱子每次擦身而過都是懸之又懸。

這一個大大的轉彎,前後密集地開著5家銀行:中國銀行、哈爾濱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在民生銀行台階上,有位叔叔在認真讀一本醫療保健書(偷瞄到一頁有畫著經脈的圖。

拐過了這個彎,才終於看到了遠方的天府廣場——五顆大字:四川科技館。就算是背面,反著看也能看出筆底龍蛇的氣勢。

人民中路一段

騾馬市—天府廣場

走這一段路才真叫累,因為看著它離得很近,但走過去要很遠,就像遠遠地走向一座山,山隨人走。

路邊有一棟泛黃的成都地鐵宿舍樓,很古老的建築形式,就這麼緊緊貼著路建起來,每個住戶打開門就是無遮無礙的人民路,上個廁所都要被過路的幾萬行人盯著看,不知道他們每天過著怎樣的生活。

往前是成都市實驗小學,有位阿姨拿著手機和我一樣在拍。或許她的小孩子過幾天就開學了,作為媽媽要拍幾張好看的照片回去哄小孩,騙他乖乖上學,聽老師的話。

天府廣場科技館後門人民路分成了兩條,中間的三角形成一片草地花園,如果你接受不了人民路被分成兩半的現實,也可以理解成天府廣場科技館建在了人民路中間。

出入境檢查中心有一副不可侵犯的樣子,我就在邊上繞了過去,結果是個逆行。幸好沒開車,不然要扣分。

貼著牆壁逆著車流小心挪動,終於,走到了天府廣場!不走不知道,和坐地鐵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是真的!

從北門一路走過來,會發現天府廣場的很多風物在剛剛路邊都曾見過,比如渾樸的建築立面,深綠色葉子的高大榕樹。如果是坐地鐵前往,我只會覺得它們不過是矗立在這裡,甚至根本不會注意到它們。

走過天府廣場,也正好下去負一樓的通道里吃了碗面借了個充電寶。

店老闆在他的小推車鋪上放了一瓶哈爾濱啤酒,空閒的時候就抓起來猛咕嘟上一口,可能是借酒澆愁,或者和大榜一樣是純粹的愛酒之人。

酒足飯飽,接下來,就真的是一路向南了。

人民南路一段

天府廣場—蘭博中心

人民南路一段,和人民北路最大的不同是便道拓寬,行道樹也從榕樹換成了柏樹,兩側樹木高高直立生長,晴天在這裡散步沒有陰涼該是多麼惱火的事,還好今天陰天。

花壇里遇到了奇怪的狗尾草,每一棵的穗子都像真的犬只的尾巴,用手捋過心裡都毛躁躁的,不信你去捋一捋。

前走不遠,一條斜到路上的斑馬線,跟著它畫的線一直要走到馬路中間和汽車並肩一下,再拐回來。

人民南路一段是挺短的一小段,才走過一條街就到了末尾。末尾路口是蘭博中心,所以說蘭博基尼不僅賣車也賣房,二者的相同之處是我都買不起。

蘭博中心門前也有一頭金牛,儘管個頭比金牛萬達的前面的小,但是用料奢侈,保留了牛的全身,金燦燦的很饞眼睛。

人民南路二段

蘭博中心—錦江

錦江賓館這段路我來得很少,附近還看到了岷山飯店,該是成都富庶已久的寶藏區域。在市中心又挨著錦江,江邊人也不多,吹來浩浩蕩蕩的風。

順著錦江,植物變得異常豐富,不僅僅是種類變多了,長勢也蠻喜人。

路邊一側是卵葉秋楓,一側是香樟。綠化帶里有修剪得像小白雲的胖盆栽,和自己把自己捆成瓶子的花。

還發現了一種叫白千層的樹,樹幹一層層的,會自然脫落,古人就用它脫落下來的樹幹寫字。花壇里還種著銀葉菊,小小盆栽,整個葉子像落了霜,雪白雪白,但是摸一摸也不會沾到手上,美而無害,適合養在家裡。

路邊有工作人員在擺摩拜,擺了一排喜慶的紅,我也順手照了一張,他問我:「你在拍啥子?」我說看著好看就照一張嘛,他說:「哈哈哈,這有啥子好看的嘛。」「紅紅的多好看嘛……」

再向前,就看到了華西漂亮的角樓。

人民南路三段

錦江—省體育館

華西真的很大,走過華西二醫院,走過川大,走了半條街周圍還能看到帶華西的店招。也有可能是華西太出名,任何在它旁邊的店都想和它攀點關係。

比如這個小藥房,給自己起了個名叫「華酉(yǒu) XX」

半路殺出一匹「成都師範學院」敞開著一扇小門,怎麼看不都是一個小區?不如說是一棟小區門口掛著一副「成都師範學院」的招牌?

正琢磨著,就已經走到了省體育館,看到了來福士。熟悉的地方。

每經過一段陌生的場景再悠然見到熟悉的地方,會非常詫異和驚喜。

就像看電影讀文章,通讀全文跟只讀精彩段落摘選的體會完全不同。因為只有通讀了全文才能真正發現精彩段落真正的精彩。好了講大道理時間結束。

人民南路四段

省體育館—火車南站

人民南路四段,在人南立交遇到了二環路南高架橋。在這座橋底下,藏著一個世界……

什麼都有!!有賣字畫的商場,有民房,有公園,公園裡還有老人用薩克斯吹音階,有體育設施,還能喝茶,茶館半米之外就是車流,雖然空氣不是很好,但上座率還挺高,可見成都人是真的愛喝茶。

有家便利店應該二次轉手,轉讓給了睿哥。睿哥直接列印了自己的名字糊在原來的招牌上,也不肯單獨做個新的招牌。

這個睿哥是位性情中人,愛養點網紅植物,就是在路邊上尾氣太足,這個花兒啊葉啊怎麼也開不起來。

琴葉榕的大葉子還是枯了一半,尤加利葉死掉後被倒掛著做成了乾花,只有芭蕉樹還算勉勉強強,在配電箱前面找到了自己的避風港。

過了人南繁華的立交橋,在桐梓林,就能模模糊糊看到遠方的那幢凱德天府,預示著終點站火車南站就要到了。

走到這裡其實也不覺得有多累,邊走邊四處看,新奇感壓倒一切,甚至不覺得餓,算厲害了吧。

成都南站前,有一個小超市叫前站超市,門口貼著「手機好號」「手機特號」,我湊過去看了一眼,感覺特號也沒多好,「13908191522」是最貴,選號費1500元。我覺得平平無奇,沒多值得花大價錢去買。

最終,一小片封閉的停車場,結束了整條人民南路四段,也就是整條人民路的盡頭所在。

但這個盡頭只能說是地下道路的盡頭。看到頭頂的高架橋了嗎?那裡還可以往前走一段路,高架橋上的人民路盡頭在停車場的牆後面。所以為了走過去,還要繞一個回型的彎,很遠。

也有近路,經常要上高架橋的環衛工人,他們綁了三架梯子,可以直接爬到頂。看樣子挺危險的,我是不敢往上爬,所以乖乖繞路。

上到火車南站站廳層,再下到火車南站地鐵站出口,正好是高架橋的正下方。這個坐標,也就是人民南路的真正盡頭,再往南走,人民南路四段就變成了天府大道北段,完成了歷史性的交接。

至此,我穿越了成都中軸線。


END.

這趟其實沒有想要求證什麼,只想從北走到南,用步行的方式重新認識成都:每過一條街就多了幾種植物,拓寬了幾米的非機動車道,遇到了幾棟不一樣的建築等等。

用步行的方式重新認識成都,我發現了成都遠比我想像中要大,熟悉的地鐵站與地鐵站之間,曲曲折折藏著更多寶藏。彭主任肯定更能體會得到,所以才有了「亂逛」,才有了亂逛開篇的第一句話。

你們都在滴滴,摩拜,我在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_bg4WwBJleJMoPM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