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別人不是討好別人,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
改變自己適應別人是一種修整,讓自己更加完美
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文章,說我們不要期望去改變別人,而是要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別人。有朋友說,我們為什麼要去改變自己討好別人,我就要做自己。這種觀點的人其實很多的,但是他們誤解了一個詞,「適應別人」和「討好別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我們這個年代的一些年輕人,他們往往認為適應別人就是討好別人。越來越年輕的一輩,很多人的自我中心觀念比較強,事實上與我們傳統教育的改變也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家中都是小太陽,都是家裡的中心,所有人都會圍著他們轉。
但是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的呢,如果誰都以自己作為中心,那麼所有人都是孤立的,發生碰撞摩擦是很尋常的事情。於是就有人不喜歡和別人交往,曾經有個調查說,有很多大學生畢業的時候想找的工作是少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但是我們都知道,人是社會的人,是社會的人就免不了與別人打交道,而這個打交道的過程就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而相互適應,並不只是別人的來適應你,而是你也要去適應別人。很多人認為我適應別人是拉低了我的身份,是拉下顏面去討好別人,其實那是不對的。適應別人是讓自己身上的稜角軟化,不要去和別人針鋒相對。因為每一個人如果都稜角分明的話,世界必然是充滿硝煙的。
只有用自己溫暖、柔軟的一面去和別人面對,才有可能有好的相處。所以適應別人就是要讓自己友好起來,用自己友好的一面去面對別人。當然適應也是相互的,在我們適應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適應我們,而且應該適應我們。只有雙方都以一種溫和的柔軟的方式來面對,那麼彼此相處就變得簡單了。
適應別人是有底線的,並不是以失去尊嚴為代價,而是在保持自己尊嚴的基礎上,去減少自己的稜角,這種適應實質上是對自己的一種修整,讓自己更加完美。這不但不會傷及自己的尊嚴,而且會提高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讓自己活得更加有尊嚴,和討好別人是不一樣的,討好是一種失去底線的行為。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是擅長於討好別人的,說一些話做一些事都有極強的功利色彩,失去自己的價值觀,失去自己的做人標準,這樣的行為是讓大眾所不齒的。所以在與人相處時,如何做到適應別人,而不提去討好別人,最主要的是在心中有正確的是非觀、正確的價值觀。
只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心中對的事,那樣就不存在討好一說。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是最好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不能去適應別人,那麼你所帶給別人的就是一種尖刻冷酷無情,即便是你做所從事的職業是不與人交往的,那麼你也會因此困難重重。
靜心簡語2020.3.24.7:24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