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天嘍…中國結婚率創10年最低!敢不敢來聊點大實話?

2019-09-20     律師同城

哎,亂七八糟的事情先不去談了,來談談最近很多網友和我們聊的結婚的話題。這個事情也是大家討論的非常多。

我們一貫的文風就是拿實證說話,簡單粗暴,不搞那些雞湯文的東西。本文當然也沒有結論,這事情誰能說出個子丑寅卯?我們只是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雖然只是一個「結婚話題」,但是背後折射出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甚至人民日報都發文研究這個話題。

我們文章的討論範圍很簡單,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說白了人過日子不就是這幾樣。

縱觀報道,有些事情還是讓我們沉思的,比如因為結婚而分手的:

因為房子沒法結婚的:

官方的數據也是比較嚇人,10年最低,超過7700萬人獨居,這個數字幾乎是國外某些國家的人口總和了。

其實,我們這裡要補充一個「冷知識」。

早在去年的更早統計,其實去年的統計數據已經是6年最低了,只不過沒想到今年更低,達到了10年最低。

其中東北三省的離結比最高,看數據,幾乎達到了每3人結婚就有2人離婚,這是權威的數據分析。

而2019的結婚率數據則顯示「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就「越不想結婚」。

上海是全國最低的,怪不得囡囡身邊一大票單身的上海網友,看來這個數據的確是真實的。

顯然,同樣經濟發達的浙江為5.9,其實我們問過浙江的網友,都說浙江的某些地方是絕對拉升了這個數值,如果按照幾個浙江大城市的結婚率單獨列出來,可能比上海還低……

顯然,人民日報採訪專家的文章中,專家認為這是不正常的,因為後續的就是結婚率嚴重影響生育率,不結婚,孩子更加不生了,看看原文:

這是專家列的數據,專家甚至認為中國已經面臨所謂的人口危機了。

其實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人都會老的,時間是公平的,你人口出生越少,就離老齡化社會更進一步。

專家從自己的角度指出的問題的嚴重性。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基本上很多的報道也好,調查也好,都以女性為基礎,相關的數據也證明,女性的結婚意願越來越低。

根據每經的報道,90年代,30~35歲不婚女性是千分之6。

而今天,達到了千分之70,翻了十幾倍。

即使年齡擴大到40歲,也不婚的也翻了10倍以上。

看了數據才知道為何那些專家那麼著急了,結婚率持續走低也倒罷了,離婚率還上升了。

這個到底是為什麼?

我們的一個觀點先拋出來,這種事情沒有對錯,誰都講不出誰對誰錯,甚至可以認為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現象,但是拿出來討論一下還是值得的,因為大家都在討論到底為什麼?

這種事情無非就是2種,一個是物質,事實上這個占據了大頭。許多年輕人表示,不結婚是因為「窮」。一個「窮」字帶著一種戲謔,但其背後卻蘊含著更為複雜的社會因素。一方面,有時過高的物質標準讓年輕人對婚姻望而卻步。結婚需要的越來越高物質條件,是導致晚婚或者不敢結婚的重要原因。

到底多少錢才應該結婚?很多街頭採訪曾經做過類似話題,不妨來看看美女們對於30歲適齡男性的要求(城市不同要求不同,很多採訪中的「價格」應用到一線大城市還得往上去。)

很多美女認為30歲男性沒有50~100萬存款是別想提結婚的。(我們問了上海、北京的一些網友,這個數字還要乘以2~3,差不多200~300萬。),ok,文字結束,放點實例:

持百萬要求的美女超多,看來這個是一個普遍現象。

問題是,多少30歲的適婚男性可以存到100萬呢?我們問了幾個BAT的高薪碼農,都說難,估計對於大多數男人而言就更難了吧……

普遍是100萬打底,這個真的不是個人要求,而是一個普遍要求,30歲的男生們是否可以?

但是你僅僅認為100萬就夠了?不,美女們還有補充,不僅要百萬存款,還有有足夠的收入、穩定的工作,起碼能養活家裡的。

注意哦,不僅僅是工作要穩定,還要發展的好。

而對於很多年紀稍微大點的女生而言,顯然這個數字更高,達到了200萬存款。(我問了一圈辦公室的小伙子們,他們都沉默了。)

在另外的一個採訪里,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換個地方,也是非一線大城市,把年齡放寬至35歲,依然是這個價格。

看來美女們的百萬標準幾乎是統一的。

其他不同地區的採訪中也基本上都是百萬級別。

很多都是百萬起步。

當然,更高的要求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幾百萬。

持30歲男性必須有幾百萬存款的妹子還是很多的。

還有1000萬……百萬入門,千萬成功。

事實上,和前一個採訪一樣,不僅僅需要足夠的存款,還有有穩定的工作和房產……

美女們給30歲的「窮」男人幾乎都判了死刑……這個絕對是個人的問題。

我們看到,結婚成本越來越高,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讓一些年輕人對結婚望而卻步。結婚成本畸高,這是近些年來反映出的最大社會問題。一些父母為了孩子能夠儘早結婚,不惜賠上自己數十年的積蓄,滿足孩子在房子、車子上的物質需求。同時,還要搭上退休後照看孩子的時間和精力。結婚顯然已經成了兩代人的負擔。

談完存款談收入,而且相當多的女性還是希望男性收入比自己高(部分女性不介意自己比男性高。)

談及結婚的話,的確是對經濟收入有要求。

這是普遍觀點,路人的採訪證實了這一點。

說完收入再來說房產,路人的採訪中女生普遍認為男人30~40必須有房才能結婚,這個很現實,不知道男性會不會有扎心的感覺。

最晚的話是40歲。

很多女生都希望心儀的男生能夠3~5年內有車有房。

持這個觀點的人非常多,很多妹子都認為男性應該在這段時間內有車房了。顯然,婚姻背後的經濟成本越來越高。結婚、養娃的費用已經不菲,日後的醫療、教育、消費等更是一筆龐大的開支,這是每個年輕人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也是導致結婚率下降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當然,對於車房的檔次等等妹子們都表示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男性到了40歲還達不到要求,那就肯定不行了,妹子們的確說的是大實話,我們和粉絲們討論的結果也大多是這樣。

隨著網際網路和知識文化的普及,觀念的更新也很重要,年輕人忙著追求事業進步、追求個性發展、追求文化享受,不願意早早結婚,這應當說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說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傳統觀念一去不復返。

精神上的原因細究起來,造成結婚率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觀念上的轉變。現在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讀書、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和價值上,故此延遲了談婚論嫁的時間。再加上年輕人思想開放、信息交流通暢,他們不願意結婚,是不想受到婚姻的束縛,同時也沒有做好成家立業的準備,由此使得只談戀愛不結婚成為一種流行做法。

不過現在的戀愛也是由「快餐」的趨勢,愛的轟轟烈烈,分手也快,很多人情傷幾次後就對愛情失去了信心,客觀上造成了結婚率降低。

這點得到了很多粉絲的贊同,也得到了一些「扎心」的分手經歷,不知道你有沒有?剛談戀愛:

分手時:

這位也是,剛開始愛的死去活來:

分手時:

每次情傷都從甜蜜的海誓山盟開始:

然後在刺傷中結束:

表白時的甜蜜歷歷在目:

分手的決絕也是記憶猶新:

追求時他是那麼霸道:

分手時:

你喜歡我啊!

各自安好吧。

當初:可以和我在一起嗎?

現在:我再也不會談戀愛了。

當初的幸福語句字字扎心:

離婚時的語句也句句傷人:

即使分手多年,聊起來依然難受:

還記得當初全部刪光彼此照片的痛苦嗎?

可以看到,從婚姻的兩個大前提:物質、戀愛都給了很多人設置了重重關卡,無數人倒在了其中。再加上現在各類網上信息傳播,每次明星分手都能上熱搜,每次明星離婚隨時隨地可以讓伺服器癱瘓。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曾經長時間熱搜第一的一對。

當然,明星分手是她們自己的事情,但是長時間反覆這些新聞是不是會對很多網友有所刺激?曾經那麼甜蜜登對的一對現在竟然也分手?那我們普通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看看網絡的評論就知道了,多少網友因此失去了對愛情的美好憧憬:

而有些年輕人秉持:「沒什麼煩惱是刷手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刷一會兒」。時下,這句「網絡新一代」的所謂宣言很有市場。許多年輕人在手機螢幕前本著「及時行樂」的心態,將碎片化時間消耗在遊戲、短視頻和八卦花邊上。隨之而來的失去了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

而這些行為有些也是因為生活壓力,收入、租房、人際交往的壓力造成,生活都如此艱難,怎麼會去談結婚?知乎的這篇匿名的我覺得很有代表性:

各類抑鬱症的增多,很多人越來越自閉,網上和一群人發著「哈哈哈哈」,現實中一個朋友都沒有,結婚率的降低背後帶給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多到說不清。

不知道大家對於「結婚率創新低」是怎麼理解的?如果你還沒結婚,你覺得面前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如果你已經結婚了,你從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覺得結婚的最大阻礙又是什麼?

有空聊幾句吧~給更多人參考和啟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OHpUG0BJleJMoPMYG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