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已經十幾天的時間了,這十幾天的時間迎來了一個「開門紅」,生豬價格持續上漲了半個多月,雖然最近幾天有所波動,但是豬價始終維持在18元/斤這一理想價錢上下。而隨著儲備肉的不斷投放,進口肉的衝擊,在豬肉消費高峰來臨之際生豬價格形成了新格局:北漲南跌。
1月12日今日生豬價格穩定為主,其中山東、安徽、江蘇、湖南、河北幾個地區迎來了上漲,而黑龍江、重慶、四川和雲南迎來了下跌,可以發現上漲地區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下跌地區集中在南方。導致這個價格規律的主要原因在於隨著北方天氣的好轉,北方的低價生豬和豬肉南下明顯增多,而且北方屠企的收豬積極性也提高了不少,這就使得北方生豬有所緊張價格迎來了一定程度的上漲。而南方在受到了北方低價生豬的衝擊,再加上南方的豬肉價格整體比北方高不少,使得南方的豬肉消費有所疲軟,再加上現在也是各地殺年豬的時間,市場上買肉的也少了不少,南方豬價呈下跌趨勢。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筆者認為在年前生豬價格大機率會以穩定為主,伴隨有局部地區的漲跌,但不管是上漲也好還是下跌也好,豬價都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大機率南方會維持在17-19元,局部地區可維持在20元左右,北方會維持在16-18元。
年前的生豬價格基本確定了,那年後的豬價怎麼走?2020年豬價最高點在幾月?
對於2020年一整年的生豬價格業內還是一致看好的,因為全國大面積缺豬,而且經過了2019年的消耗以後各企業的庫存凍肉也消耗差不多了,也將會是大面積缺肉,缺豬又缺肉豬價沒理由不高位運行。但是具體的豬價規律可能會同往年不同,出乎多數人的意料。
往年豬價的最高點都是在第三季度,而筆者認為20年的最高點可能會在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初。往年這個時間段可能因為春節後消費疲軟豬價是全年的最低點,但是2020年不同。
首先,有關部門對於生豬產能的恢復已經定下了目標,那就是2020年底產能恢復到80%,受生豬生產周期的影響,若是不在2020年第一季度打好基礎,做好母豬補欄,那麼年底很難完成這一目標。這樣來看第一季度的母豬基本不會用來吃肉,這就會導致生豬供應減少。
其次,為了在第一季度打好產能恢復的基礎,還會利用高額利潤來刺激養殖戶復養,而第一季度大家吃豬肉的積極性不高,豬肉價格高點其對CPI的影響也相對少一些。
最後,上文提到屠企等一些企業的冷庫凍肉基本消耗差不多了,很多企業也都有趁第一季度填補庫存的習慣,這就有可能改變往年第一季度的生豬價格格局。
綜合以上三點,2020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初生豬價格還是非常有保證的,甚至極有可能因為產能恢復不到位使得生豬價格成為2020年一整年的豬價最高點。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