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級農業大國,不論是農業還是畜牧業美國都處於領先地位,雖然我國擁有著全球最多的豬,但是我國的養豬技術距離已開發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導致我國的生豬價格一直是全球最高的價格,尤其是從去年發生非洲豬瘟之後,我國的豬肉價格更是暴漲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在我國豬價上漲之際,國外的豬價卻面臨著暴跌,就拿我們的「老朋友」美國來說吧,據有關媒體報道,從3月底開始,美國生豬和豬肉價格就開始大幅下跌,到了4月底的時候生豬價格更是跌至35美元/美擔以下(按照1美元=7.16元,1美擔=45.36公斤計算,摺合成人民幣甚至還不足3元/斤。而同時期我國的生豬價格是多少?16元/斤,是美國豬價的5倍還多。
看到豬肉價格相差這麼懸殊,就有朋友問,既然美國豬肉那麼便宜,為何我國不大量從美國進口豬肉,來滿足國內的需求反而大「罵」美國豬肉呢?對此, 中國的豬肉買家是一臉無奈,聲稱不太敢過多進口美國豬肉,為什麼呢?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有腔調的養豬人都在這!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美國豬肉可能使用了瘦肉精
美國養豬同我國養豬,一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對瘦肉精的容忍程度, 在美國只要合法使用瘦肉精是被允許的,而在我國是堅決不允許在養豬中使用瘦肉精。所以美國的豬肉到了海關港口後會被再次檢查,一旦發現其中有瘦肉精,那這個市場基本也就不用做了,中國買家擔心買到帶有瘦肉精的豬肉也就不管大面積進口美國豬肉。
2)美國豬肉雖然便宜但是是凍豬肉,「沒人吃」
我國消費者的習慣是以熱鮮肉為主,凍豬肉並不是特別感冒,即使凍豬肉價格更便宜一些,大部分居民也願意花多點錢去買鮮肉, 凍肉只能供應到深加工和餐飲行業,而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餐飲行業沒有完全恢復,深加工企業復工不久對凍豬肉的需求也不高,「沒人吃」也就沒有市場,自然也就不能大量進口。
3)我國冷庫外來便宜進口肉爆倉
最後一點,其實我國的冷庫已經被外來的這種便宜豬肉擠爆倉了,據統計4月份我國進口豬肉創單月以來的最高記錄達到了40萬噸,而一季度還進口了95萬噸,也就是說前四個月進口了130萬噸,要知道去年全年進口218萬噸已經是歷史最高值了,這才四個月就已經進口進口了去年的60%左右,再加上第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響,豬肉消費不暢,導致 大量的凍豬肉都被積壓在冷庫中賣不出去,這樣中國買家也不敢進一步增加進口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