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溢與郭敬明合作的《演員請就位》的宣傳片中,沙溢指責劇中妻子不把茶杯洗乾淨、不把拖鞋擺放好,並對妻子怒吼「你到底關不關心我?關不關心這個家?」
看著這一段老戲骨式的表演,導演郭敬明也在攝像機後,被感動地默默流淚。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里有這樣的台詞:「戀愛時,他們有說不完的話;結婚後,他們有吵不完的架。」
婚姻中,很多夫妻的感情都敗在了不會「好好說話」上,導致爭吵不斷、矛盾不斷,相互折磨與傷害,長此以往,致使婚姻出現無法挽回的大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帕瑞夏·埃文斯將以上這種情況稱之為「語言虐待」,這是一種精神暴力,帶給婚姻中另一方的精神傷害是極其嚴重的。
公交車到站,上來一對中年夫妻,妻子坐在我旁邊,丈夫沒有座位就找了個靠窗的地方站著,一會兒妻子對面的乘客下車了,剛好空出來一個座位。
妻子朝丈夫擺擺手說道「你過來坐這兒吧,這有座位了。」
丈夫一臉的不耐煩「哎呀,我知道啦,你就別管我啦,真囉嗦。」
妻子接著說「咱們那麼遠的路,站一道兒多累啊,你那老腰又該疼了,來,快來坐吧。」
丈夫一下子急了「你煩不煩呀,我愛坐就坐,不愛坐拉倒,你管我呢!」說著氣哼哼地走過來一屁股坐在妻子對面。
妻子也生氣地說「好心沒好報,誰多愛管你似的,愛坐不坐!」
兩人全程黑著臉,都沒再說一句話,真是感慨,夫妻之間,就不能好好說話嗎?這樣的溝通,真是朝著「逼對方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走啊!
想想他們肯定也是在婚姻之初甜言蜜語、你儂我儂的,但漸漸地在日復一日的「懟」與「怨」中消耗著彼此的感情。
可以想像,當有一天感情消失殆盡的時候,他們要麼過著「味同嚼蠟」的婚姻生活,要麼就會想方設法地逃離彼此。
唐代詩人朱慶餘的詩里有這樣兩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看看人家這對夫妻,妻子化好了妝,還要低聲細語地問一問丈夫我這眉毛畫的合不合時宜。
可見「好好說話」,真是夫妻之間最高級別的溝通,不僅能增進感情,更能讓彼此更深地感受到對方的愛。
中國婦女雜誌社曾發表過一篇《中國女性生活狀態報告》,這份調查報告指明:
最能促進夫妻關係的就是有效溝通,而最傷害夫妻關係的就是漠視。
同事總跟我抱怨她丈夫,人又笨,賺錢又少,家裡日子過得一點也不好。
最近丈夫正在競爭部門主管,同事說起這事就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就他那腦子,一點都不靈光,哪兒有當主管的命啊,趁早死了這份心!」
我給他講了美國作家納撒尼爾·霍桑的故事:
霍桑曾是一位海關的工作人員,一天,他難過地告訴妻子,自己被解僱了,沒有了收入,妻子非但沒有惡語相向,反而開心地說「你終於可以專心地寫書了!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寫出一部出色的名著。」
後來,霍桑寫出了美國文學史上的巨著——《紅字》。
有句話叫「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相信正是妻子對霍桑的好言安撫,才使他有了足夠的信心來完成寫作,也正是妻子充滿鼓勵的話語才給了他巨大的動力,可以說沒有妻子對他說的話,就沒有霍桑的成功,也就沒有《紅字》這部巨作的誕生。
可見,婚姻中,好好說話、有效溝通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最近閨蜜玲子總跟我抱怨,她和老公之間越來越沒話說,她一說話老公就挑刺兒,老公一挑刺兒她就氣不打一處來,常常是兩個人沒說幾句就得吵起來。
昨天又因為做飯吵了一架,玲子燉魚時問老公要不要放蔥,老公不喜歡蔥味兒說玲子是成心讓他不痛快,玲子覺得冤枉就「懟」回去。
兩人你吼我叫、臉紅脖子粗,一來二去,你來我往,就像打桌球似的吵了許多個回合,最後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都翻了出來,他們甚至忘了最初是為了什麼爭吵的。
老舍的《龍鬚溝》里有這麼一句台詞「說就說,別瞪眼,我就怕吵架!」
吵架對於夫妻感情的傷害最大,尤其是言語上的刺激,你嚷你的,我吼我的,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對,兩個人就像各自被困在不同的孤島上,不知道該怎樣發出求救信號。
有多少夫妻,在婚姻生活中,從「有的說」到「沒的聊」,都是因為架吵得太多多了,吵沒了耐心,吵光了信心,吵掉了隱忍,甚至把對方的優點也得吵得一無是處,非得把對方貶損得一文不值才肯罷手。
這樣的溝通簡直如同點燃了的炮竹,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夫妻間失去了「好好說話」的環境,又怎麼還會顧及到語言虐待的「度」呢,自然而然就是怎麼解氣、怎麼傷人怎麼說了。
情感專家塗磊說:「當你還停留在自私、耍橫,只知道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總理周恩來與妻子鄧穎超的書信來往中,兩人動情的交流震撼了許多夫妻:
周恩來:「望你珍攝,吻你千遍。」
鄧穎超:「情長紙短,還吻你千遍。」
總理日理萬機,無法與妻子每日見面,但即便如此,他還在用紙筆為對方訴說著悅耳的情話,做大事的人尚且如此,我們又為何不在普通的婚姻生活中多說一些好聽的話呢。
其實,妻子也好、丈夫也好,只要秉持著對彼此的尊重,與對方好好溝通,好好說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從而進行有效地溝通。
常言道「順的好吃、橫的難咽」,畢竟,我們都是因為愛而步入婚姻,願我們都能在彼此的溝通中,念及愛的美好而學會「好好說話」。
作者:吾鄉,湯小小寫作班學員,熱愛文字與生活,用文字記錄生活,願人生的路,來時花滿樓,歸時香滿袖。
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
湯小小:自媒體【湯小小】創始人,每天工作三小時的時間管理達人,寫作培訓師,提倡輕鬆高效寫作,至今已培訓學員上萬人,幫無數人實現了靠寫作月入過萬的夢想。私信我可以免費聽寫作課以及獲得價值萬元的投稿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