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減少固定垃圾桶,今起多了40台「遊動果皮箱」

2020-05-01     北京日報客戶端

「礦泉水瓶您扔這兒吧!」一把剎車,一輛萌萌的綠色小三輪車停在了遊客面前。車後的藍色垃圾桶蓋打開,遊客將手中的空瓶子扔了進去,「正說要扔,您就來了!」保潔員王師傅點點頭,接著到前面巡視路面衛生情況。

」您已進入廣場地區,請將手裡的垃圾按分類要求投入相應垃圾箱,共同愛護廣場環境。「今天一早,走進天安門廣場的遊客都會聽到這樣一段提示語,提醒大家注意垃圾分類。幾台萌態十足的電動保潔清運車在廣場上有序穿梭,車後掛著藍色或銀色的分類垃圾桶,成為一個遊動的小小保潔員。

「早上到現在已經跑了4個多小時了,挺乾淨的,大家對廣場環境都特別愛護。」天安門地區環衛管理中心保潔員王師傅帶著「遊動垃圾桶」在他負責的轄區里轉了一圈回來。今天是五一假期首日,天安門廣場花壇錦簇,不少遊客趁著好天氣來廣場參觀遊覽。

天安門地區環衛管理中心副主任安浩傑介紹,今天是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第一天。按照相關要求,地區已重新規劃分類垃圾桶布設點位,通過更新、減量、分類,垃圾桶從115個減到103個。同時,地區還根據全市統一要求,對垃圾分類收運車輛進行改裝、噴塗。

而且,該地區還增加了40台「遊動果皮箱」,將以前的保潔三輪車改造更新,掛上「可回收垃圾」或「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桶,由工作人員在各自負責轄區範圍內不間斷巡邏,隨時清撿垃圾。遊客有需要投放的垃圾也可以隨時「招手停車」。

如果您細心看,會發現廣場上的垃圾桶悄然換了新裝。兩隻灰色的方形桶身,黃色的立柱頂蓋,大氣典雅。

因為廣場上不會產生太多的餐廚剩餘物等垃圾,所以該區域的垃圾桶仍和以前一樣,每處共兩隻,分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保潔人員正在清運的垃圾中,記者看到有一些飲料瓶、遊客吃剩的麵包等。據介紹,遊客在廣場吃東西的情況越來越少,不過有時還是會有些麵包、火腿腸等方便食品的垃圾。工作人員會先收到工作區,在後台進行人工分揀,分類後由專業的清運機構拉走。

垃圾桶減少了,遊客會不會不方便?安浩傑表示,天安門地區正通過多種方式打造「無垃圾廣場」。近年來,廣場地區的垃圾量持續下降,每年遞減10%,去年地區垃圾產量為1600立方。一方面是地區在不斷落實「垃圾不落地」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遊客文明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在宣傳告知等方式的帶動勸導下,遊客也會儘量減少垃圾入場量,並主動帶走垃圾。

此外,「有害垃圾桶」則設置在廣場安檢處,比如鋰電池、打火機,尤其是疫情期間戴過的口罩等,都會引導遊客在此正確投放。之後,同樣由保潔人員將其收回到工作區,再進行整理,由專業機構進行轉運。

據悉,天安門地區實行「雙三」標準,即垃圾落地時間不超過3分鐘,塵土殘存量不超過3克,遊客席地可坐。條例實施後,該地區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倡導無垃圾廣場建設,垃圾清運標準向世界看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金可 安旭東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王夢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st8znEBnkjnB-0zA-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