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最慘烈一戰:一個連迎戰2000叛軍,寧死不降僅7人倖存

2020-01-28     春秋史館

車臣戰爭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面臨的最大挑戰。車臣共和國在西方勢力支持下公然與俄羅斯對抗,切斷裏海石油通道,侵入俄羅斯西南邊疆區,炮製了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從1994年底到2000年,俄羅斯政府同車臣武裝進行了慘烈的戰爭,終於獲得了勝利,但在平叛過程中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傷亡。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傷亡2萬餘人,都未能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普京上台後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同時改變戰術,派內務部特種兵參戰,僅用不到半年就控制了車臣大部分地區。由於一次失誤,一股叛軍趁亂突圍,退入南部山區繼續作戰。此時大雪封山,俄軍的軍事行動更加困難,頻頻被車臣武裝伏擊,期間爆發了震驚世界的烏魯斯克爾特戰鬥。

2000年2月28日,一股車臣叛軍向東南方向突圍,俄軍第76近衛空降師第104團6連奉命向烏魯斯克爾特地區挺進,搶占705.6、626、787三個高地,阻止叛軍突圍。但是,當地居民把他們的動向告知了車臣叛軍,6連剛剛急行軍進入阻擊陣地,還沒來得及休整,車臣叛軍就開始攻山了。

6連只有91人,攻山的叛軍卻足有2000多人,實力懸殊巨大。戰鬥剛剛開始,連長莫洛多夫少校就被狙殺。叛軍指揮官通過無線電向俄軍喊話,勸他們投降,但得到的回應是密集的彈雨。勸降不成,叛軍開始用重火器強攻,而6連在急行軍時沒有攜帶重武器,只能靠步槍和榴彈發射器還擊。山中大霧瀰漫,俄軍米-24直升機無法為6連提供火力支援,唯一能提供支援的104團的直屬炮兵營。

104團自行火炮營發射了900多發炮彈,依然無法阻擋叛軍的進攻,戰鬥持續兩天兩夜,6連彈藥全部打光,最後還爆發了激烈的白刃戰。最後,6連通訊員要求對己方陣地進行火力覆蓋,與叛軍同歸於盡。戰鬥結束後,6連包括連長在內的84人陣亡,僅7人倖存,其中4人重傷。為紀念他們,普京簽署了第484號總統令,授予他們俄羅斯英雄稱號和勇敢勳章。每年3月1日,104團都要舉行紀念儀式,以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pWn-G8B3uTiws8KSoH9.html